浙江省湖州市高中联盟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37775 上传时间:2020-01-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1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湖州市高中联盟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中联盟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中联盟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中联盟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江省湖州市高中联盟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湖州市高中联盟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湖州市高中联盟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州市高中联盟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联考物理试题卷一、选择题 1.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谷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 牛顿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C. 库仑最早用实验测得了元电荷e的数值D. 法拉第创造性地用“电场线和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电场和磁场”【答案】D【解析】【详解】A.开普勒根据第谷的观测数据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A错误B.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错误C.密里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得了元电荷e的数值,C错误D.法拉第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形象的描述电场和磁场,D正确2.下列器件中是电容器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

2、】A是滑动变阻器;B是电容器;C是电阻箱;D是定值电阻;故选B.3.下列式子属于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A物体运动的时间与位移成正比,与速度成反比,则A不是比值定义的物理量;B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则B不是比值定义的物理量;C电容器的电容是由本身结构决定的,与两端的电压U与所带的电量Q无关,但是可以用带电量Q与电压U 的比值来量度,则C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D导体的电流与加在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则D不是比值定义的物理量;4.如图所示为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牛顿所画草图。他设想在高山上水平抛出物体,若速

3、度一次比一次大,落点就一次比一次远。当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就不会落回地面,成为人造地球卫星。若不计空气阻力,这个速度至少为( )A. 7.9km/sB. 8.9km/sC. 11.2km/sD. 16.7km/s【答案】A【解析】【详解】要想成为地球卫星,最小的发射速度就是进入近地轨道的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7.9km/s, , BCD错误A正确5.在物理学的研究中用到的思想方法很多,下列有关各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采用的是放大的思想方法B. 采用的是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C. 采用的是猜想的思想方法D. 采用的是放大的思想方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图采用光放射的方法显示微小形变;图采

4、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图采用扭秤装置放大静电力的作用效果;图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静电力大小与距离和电荷量的关系;图采用等效替代法研究力的合成与分解;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考点:科学研究方法【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常见的物理方法,我们要清楚一些物理概念的形成和定义方法和研究物理问题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思想。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方法,如理想实验法,微元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等效替代法、放大微小变化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等。6.如图所示,“蹦蹦跳”杆中的弹簧向上弹起,从图中1到2回复原长的过程中,关于小孩的重力势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

5、的是( )A. 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加B. 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减小C. 重力势能增加,弹性势能减小D. 重力势能增加,弹性势能增加【答案】C【解析】【详解】小孩高度升高,重力势能增加,弹簧形变量减小,弹性势能减小,ABD错误C正确7.2018年6月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风云二号H星”,假设该卫星的质量为m,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为()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为:,故选D.8.一对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的电场线(实线)和等势

6、线(虚线)分布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点场强EA大于B点场强EBB. 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C. 某一点电荷在A点时的电势能EPA大于在B点时的电势能EPBD. 将某一点电荷从A点移至B点,路径不同,电场力做功也不同【答案】A【解析】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判断场强的大小,所以A点场强EA大于B点场强EB,故A正确;顺着电场线电势降低,B点电势高于A点电势,故B错误;若把一正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所以正点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EPA小于在B点时的电势能EPB,若把一负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所以负点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EPA大于在B点时的电势能EP

7、B,故C错误;根据电场力做功特点可知,将某一点电荷从A点移至B点,路径不同,电场力做功相同,故D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9.真空中两个完全相同、带等量同种电荷的金属小球A和B(可视为点电荷),分别固定在两处,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用一个不带电的同样金属球C先后与A、B球接触,然后移开球C,此时A、B球间的静电力为(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库仑定律求解库仑力,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接触后,电荷电量平分,从而即可求解。【详解】两个相同的带等量的同种电荷的导体小球A和B,设它们的电荷量都为Q,原来它们之间的库仑力为:一个不带电的同样的金属小球C先和A接触,A和C的电

8、量都为,C再与B接触后,B、C分电量均为:,这时,A、B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F.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要清楚带电体相互接触后移开,同种电荷电量平分,异种电荷电量先中和再平分。根据库仑定律的内容,找出变化量和不变量求出问题。10.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v0离开桌面,如图所示,以桌面为重力势能参考面,不计空气阻力,当它经过A点时,所具有的机械能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小球机械能守恒,抛出时机械能为,A对;11.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两导体均为正方形截面的柱体,柱体的高均为h,大柱体柱截面边长为为a,小柱体柱截面边长为b,当两导体通以如图所示的电

9、流时,大柱体的电阻R1与小柱体的电阻R2的大小关系是( ) A. R1R2B. R1=R2C. R1R2D. 无法比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电阻方程可得:,同理:,所以 R1=R2,ACD错误B正确12.如图所示,a是静止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是探测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它们在同一平面内沿不同的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均沿逆时针方向绕行。若某一时刻,它们正好运行到过地心的同一条直线上。则再经过6小时,图中关于a、b和c三者位置的图示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同步卫星相对地面静止,所以过6小时,c仍在a的正上方,根据,b卫星半径小与c卫星

10、,所以b卫星线速度大,转的快,b转到a、c的前方,ABC错误D正确1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在与竖直方向成角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一段距离L。在此过程中,小车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f,则( )A. 拉力对小车做功为FLcosB. 支持力对小车做功FLsinC. 阻力对小车做功为-fLD. 重力对小车做功mgL【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做功方程可知,拉力做功为:,A错误B支持力始终与位移垂直,所以不做功,B错误C.阻力与位移方向相反,做负功,所以阻力做功:,C正确D.重力与位移方向垂直,不做功,D错误14.如图甲所示为一款儿童电动汽车,该款电动汽车的部分参数如图乙所示,则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源规格中的4.5 Ah,Ah 是能量的单位B. 电 机 的 输 出 功 率 小 于24WC. 电 机 线 圈 的 电 阻 为6 D. 行驶过程中电机突发故障,被卡住无法转动,此时通过电机的电流为 2 A【答案】B【解析】【详解】Ah是电流与时间的乘积,是电量的单位。故A错误;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UI=122=24W,可知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一定小于24W故B正确;只知道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与额定电流,不能由欧姆定律求出电动机的电阻值。故C错误;知道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不知道电动机的电阻值,所以若电机突发故障,被卡住无法转动,不能求出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值。故D错误。故选B

12、。15.据报道,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首先探测到宇宙射线能谱在1.41012eV处的异常波动。1eV表示一个电子经过1V电压加速后增加的动能,则1.41012eV约为( )A. 141012JB. 2.210-7JC. 1.610-19JD. 8.81030J【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所以1.41012eV约为,ACD错误B正确16.在同一高度将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以相同的速率分别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从抛出到落地关于三个小球判断正确的是A. 运动时间相同B. 落地时的速度相同C. 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D. 落地时的动能相同【答案】D【解析】A、落地

13、的时间不同,竖直上抛时间最长,竖直下抛时间最短,故A错误;B、小球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末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B错误;C、落地时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根据可知,重力的瞬时功率不等,故C错误;D、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到落地时动能相等,故D正确。点睛:本题关键在于沿不同方向抛出的小球都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同时速度是矢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速度才是相同,要有矢量意识。17.在某一闭合电路中,电源路端电压U随电源输出电流I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分别是( )A. E=1.0 V,r=5.0 B. E=10 V,r=2.5 C. E=2.0 V,

14、r=5.0 D. E=2.0 V,r=2.5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图象的意义可知电源的电动势为2V,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内阻解:由图象可知电源的电动势为2V,r=k=2.5,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明确UI图象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正确读出电源的电动势,知道图象的斜率表示电源内阻18.如图所示,一根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座猴山的A、B处,A、B两点水平距离为16m,竖直距离为2m,A、B间绳长为20m。质量为10kg的猴子抓住套在绳上的滑环从A处滑到B处。以A点所在水平面为参考平面,猴子在滑行过程中重力势能最小值约为(绳处于拉直状态)A. B. C. D. 【答案】B【解析】猴子的动能最大时重力势能最小,猴子的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此时猴子受力平衡则可以得到下面的几何关系:绳长AC+BC=AF=20m,又MF=16m,由勾股定理得AM=12m,而AB竖直距离为2m,则BF=10m,D为BF中点,BD=5m,C和D等高,则A、C的竖直高度差为7m,此时猴子的重力势能为:,与B最接近,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19.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纸带连接的重物。则(1)图中操作不合理的地方是_(2)除了图中器材外,下列器材中还必须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