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政治5月月考试题(等级班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37036 上传时间:2020-01-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政治5月月考试题(等级班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政治5月月考试题(等级班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政治5月月考试题(等级班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政治5月月考试题(等级班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政治5月月考试题(等级班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政治5月月考试题(等级班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政治5月月考试题(等级班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5月月考试题(等级班,含解析)第卷 基础题(共76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易混易错总结2分,总计32分。1.有研究表明,“暗物质”和“暗能量”约占宇宙物质总质量的96%。科学家预计,如果我们对暗物质和暗能量有了突破性的认识,人类的宇宙观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人们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等的看法也将和过去有所不同。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发展B. 哲学可以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C.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的认识属于具体科学,人类宇宙观、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的看法属于哲学研究的范围。材料强调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目主旨。答案为A。【点睛】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世界,揭示的是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某一特定领域,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观点一:美学中的“移情”说法人们高兴的时候,就觉得

3、太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在点头;悲伤的时候,又觉得雨如泪,风如烟。观点二: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之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这两种观点分属于不同的哲学派别,划分它们的标准是()A. 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B. 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C. 对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的不同理解D.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不同回答【答案】D【解析】【详解】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不同回答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一认为环境决定事物变化,属于唯物主义;观点二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所以都是对思

4、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故D正确;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何为本原,二是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而材料体现的只是思维与存在何为本原,没体现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故A不符合题意;B选项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可见,材料没体现,故B不符合题意;对世界是怎么样的根本观点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1)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一切哲学的始终。(3)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哲学的基本

5、性质和方向,决定着他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3.东汉著名思想家王充认为:“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下列观点与之哲学立场完全相同的是()A. 万物都从火产生,也都消灭而复归于火(赫拉克利特)B. 意志是世界的物自体,是世界的本质(叔本华)C. “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程颐)D. 人归根结底是一些在地面上直立着爬行的机器而已(拉美特利)【答案】A【解析】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合。“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

6、这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A适合题意;B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不合题意;C是客观唯心主义,不合题意;D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合题意。【点睛】本题属于名言名句选择题,做好这类题目,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阅读理解题好题干所表达的意思,同时也需要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排查,从中抽取出符合题意的知识点加以分析对照。可见,这类型题目在高考中是算难度较高的题型,但通过同学们有意识的去整理、储备以往书本练习考试中出现的同类型题目也能做到熟能生巧,提高答题正确率。4.2018年9月7日20时,台风“山竹”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截至2018年9月18日17时,台风“山竹”已造成广东、广西、海南、湖南、贵州5

7、省(区)近300万人受灾,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52亿元。对此,有人认为:台风是天灾,天命不可违!下列观点与这一观点代表的哲学派别根本对立的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理在气先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哲学的基本派别的相关知识。“台风是天灾,天命不可违”这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与之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应是唯物主义。“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属于唯物主义,符合题意;“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属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排除;“理在气先”认为“理”是世界本原,属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排除;“天地之

8、变,阴阳之花”强调自然界的变化有其自身规律,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决定,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点睛】哲学的基本派别1.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2)局限性: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1)进步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2)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不彻底性)(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

9、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2.唯心主义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意识。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观念、感觉、经验、心灵夸大为唯一实在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概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哲学史上的斗争;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

10、学“两个对子”,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所以从基本派别来看,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5.2018年9月13日,以“学以成人”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会议在北京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哲学学术会议首次在中国举办。今天,更加重视哲学的原因是A.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为人们提供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B.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 哲学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能够推动时代的前进D. 哲学能指明社会发展方向,为社会变革提供巨大物质力量【答案】A【解析】【详解】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正确和错误之分,哲学并不是“科

11、学之科学”,B观点错误,应排除;真正的哲学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能够推动时代的前进,C观点错误,应排除;真正的哲学能指明社会发展方向,同时哲学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D观点错误,应排除。A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6.党十九大以来,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习近平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导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一个又一个新胜利。这表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A. B

12、.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基本特征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习近平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导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一个又一个新胜利。这表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强调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不符合题意,排除;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点睛】组合选择题可以采用先题肢后选项,先可能后确定的方法解决,提高解题的

13、效率。可以从最简单的容易判断的题肢入手,确定正确的题肢,确定包含该题肢的选项,本题可以先确定题肢正确,确定A和B可能入选;在A和B中排除A,因为“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确定选项B入选。7.著名科学家斯蒂芬霍金在他的大设计一书里说,宇宙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由于存在万有引力等定律,因此宇宙能够从无到有、自己创造了自己。霍金的观点说明世界的本原是客观的 否定宇宙之外存在创造者不承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符合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题中认为宇宙不是上帝创造的,也就是说明世界的本原是客观的,符合题意;

14、材料中“宇宙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由于存在万有引力等定律,因此宇宙能够从无到有自己创造了自己”这一观点否定宇宙之外存在创造者,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世界是否可以被认识,不符合题意;霍金的观点认为宇宙不是上帝创造的,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客观的,属于唯物主义,说法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组合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一般有三种:1、排除法。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依次排除错项的方法。2、代入法。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3、组合法。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

15、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8.脑科学研究成果显示,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从而为“大脑越用越灵”的观点找到了确切的科学依据。“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表明A.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B.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材料中强调的是运动的重要性,没有涉及物质是运动的主体,A不合题意;题中”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表明了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符合题意;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错误;材料没有说明静止,D不符合题意。故选B。9.荀子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意思是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智者那里就不会再流传下去。这启示我们认清流言要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统一要坚持把科学理论作为鉴别流言的标准坚持用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发挥意识的自觉选择性,回避无用流言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