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土知识培训班讲话稿-范文精品

上传人:杰猫 文档编号:119324685 上传时间:2020-01-1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国土知识培训班讲话稿-范文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最新国土知识培训班讲话稿-范文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最新国土知识培训班讲话稿-范文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最新国土知识培训班讲话稿-范文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最新国土知识培训班讲话稿-范文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国土知识培训班讲话稿-范文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国土知识培训班讲话稿-范文精品(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土知识培训班讲话稿认清国土资源形势与任务构建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市委组织部举办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维稳暨国土知识培训班,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六部门关于开展全国县(市)、乡(镇)、村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的通知精神,保证我市各县(市、区)、乡(镇)、村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扎实有效开展的重要举措。举办这次培训班十分必要,意义重大,通过对基层领导干部培训教育,在广大农村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紧紧围绕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将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村基层干部依法依规、节约集约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的观念意识,全面提升基层

2、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水平,增强广大基层干部依法依规处理与国土资源相关的各项工作的能力,明确乡(镇)基层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职责,使广大基层干部及群众牢固树立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和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的意识,强化国土资源的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理解支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并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和和谐稳定。 国土资源是富国安邦的基本条件,是国计民生的根本依托,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深入分析和正确认识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形势是我们做好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前提。为了使基层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国土资源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全社会形成理解、支持国土资源工作,构建保护国土资源的

3、共同责任机制,下面,我就当前国土资源的形势和任务讲几点意见。 一、什么是国土资源 国土资源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般认为国土资源是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全部自然资源的总称。它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自然景观资源等。按照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能是对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调查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目前的管理体制,省以下国土资源部门管辖的职能范围主要是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两个方面。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母,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矿产资源是工业的“血液”和“粮食”,矿产资源在经

4、济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可以概括为“9873”,也就是90%左右的一次性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和30%以上的生活用水都来自矿产资源。 二、当前我国国土资源形势 (一)土地资源 1.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土地少(尤其是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土地资源少。 首先是总量多,我国土地总面积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7.2%,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 截止20xx年,在土地利用现状中,耕地18.26亿亩,占全国土地面积12.81%。接近世界耕地面积的十分之一。 其次是人均土地少。我国人均土地面积

5、11.65亩,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39亩,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0%。 与世界主要国家比较,我国人均耕地仅相当于加拿大的1/18、俄罗斯的1/10、美国1/8、印度的1/2。而且由于各地区人口、耕地分布的不均衡,各地区耕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全国有666个市(县)的人均耕地已经不足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6省市的人均耕地已经不足0.8亩。 第三个特点是土地资源质量不高,在土地资源中具备优质耕作条件的少。在全国国土面积中,65%属于山地或丘陵,33%属于干旱地区或荒漠地区。 55%不适宜人类

6、生活与生产。35%受到土壤侵蚀或沙漠化影响。全国大于25度的陡坡耕地有600多万公顷,也就是9000多万亩。 从耕作条件来看,我国大多数地区的耕地耕作条件差,存在水源缺乏、干旱退化、水土流失、污染严重等问题。 我国水资源充沛、热量充足的优质耕地仅占全国耕地的三分之一,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这些地区多是经济发展快、建设占地多的地方。 第四个特点就是后备资源少,严重不足。据测算,全国耕地后备资源总潜力约为2亿亩,而这些资源60%以上分布在水源不足和水土流失、沙化、盐碱化严重的地区,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很多。 我国土地开发潜力最大为1亿亩左右,土地整理潜力最大约8000万亩;土地复垦潜力近1400万亩

7、。但是,这仅仅是潜力,要把潜力变成现实的耕地资源,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还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有些潜力根本不可能变成现实的耕地资源。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土地垦殖率12.81%,复种指数约为158%,利用程度均处于世界较高水平,进一 步提高耕地资源利用程度的空间十分有限。所以从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来看,形势是相当严峻的。 2.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从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看,总的说是粗放、浪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建设用地十分粗放;二是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产出效率低;三是农村空闲住宅、空心村多,人均用地还在逐年增加;四是违法违规用地屡禁不止。 一是建设用地十分粗

8、放,利用效率不高。不少地方宽马路、大广场、大校园等用地浪费现象仍然较为严重。 二是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产出效率低。我国工业用地产出率非常低,不到发达国家的2%。同时,不少大型交通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占地偏大。农村的建设用地也存在这种情况。 三是农村空闲住宅、空心村多,农村人均用地还在逐年增加。 四是违法违规用地屡禁不止。 第一种形式是“以租代征”,即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规避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通过出租(承租)、承包等方式非法占用农地搞非农建设。 第二是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突破开发区范围,擅自扩大开发区面积,有的甚至以各种名义新设各类开发区、

9、工业集中区等。 第三是未批先占先用,即没有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审批手续,就擅自先行征地、供地、施工建设。 3.土地资源的供需形势 从未来供需形势来看,土地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一是粮食安全对耕地的压力大。一方面看,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地从1996年底我国第一次土地详查结束时的19.51亿亩,减少到20xx年底的18.26亿亩。11年之内,全国就净减少了1.25亿亩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量的6.63%。另一方面看,我国人口高峰日益逼近,到20xx年和2020年,我国人口总规模将分别达到13.6亿和14.5亿。 根据国家统计局提出的我国粮食消费标准,按人均粮食需求量880斤计算,到20

10、20年全国粮食需求总量6.4亿吨。但是从国际市场看,全球粮食贸易量每年才2亿吨,所以我们要实现基本能够自已解决粮食问题,对耕地的压力非常大。 二是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近几年,全国建设用地的需求每年都在1200万亩左右,但只能满足50%。到目前为止,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广东还有部分的省会城市已经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到20xx年的控制指标都用完了。土地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十一五”期间及今后一段时间,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都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刚才从粮食安全的角度来考虑,到2020年18亿亩耕地不能减少,现在是18.26亿亩,还有2600万亩,到20

11、20年每年可以占用的耕地面积只有200万亩左右,前面已提到每年我们建设用地要1200万亩,耕地供应只占六分之一,所以建设用地的供给将面临很大的压力。 (二)矿产资源 1.矿产资源的国情 矿产资源可以总结为总量多,人均少,开发利用难,资源分布区域差异大,优劣势并存。 一是总量多。我国现已发现171种矿产资源,查明资源储量的有159种,矿种齐全,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和20多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从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对比来看,我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跟土地资源总面积一样居世界第3位。 二是人均少,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主要矿产探明人均储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

12、的1/4。石油和绝大多数金属矿产供需缺口较大,金刚石、铂、铬铁矿、钾盐等矿产资源严重短缺。 矿产资源是经过漫长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耗竭性和不可再生性,开发一点就少一点。这个特点决定了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的长期存在。 三是开发利用难,特别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矿产,如铁、锰、铝、铜、磷、钾盐中,大型矿床和容易选冶的矿产地少,中小矿和共生伴生矿多;探明矿产中,可直接开发利用的少,需要进一步提高勘查程度和经济技术评价的多,三分之一的矿产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难以利用。 四是资源分布区域差异大,我国石油资源除海域外,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煤矿主要分布于北方和东中部地区,主要是华北一带。钨、锡等优势

13、资源则主要分布在湘、赣、桂、滇等省(区)。 五是优劣势并存,从优势矿产看,我国的煤炭储量占世界的20%,而稀土占74%,钛矿占82%,在世界上具有绝对的优势,不仅探明储量可观,且资源质量高,开发利用条件好,在国际市场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另外一些重要的战略资源劣势也很明显。比如石油、铜、铝土矿、铬铁矿(生产不锈钢的重要原料),还有钾盐(生产化肥的重要原料),我国都是非常短缺的。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从开发利用现状来看,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大宗矿产品消费持续增长,二是资源总回收率和综合利用水平低,三是单位产品资源消耗高,四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违法违规问题突出。 第一,大宗矿产品消费持续增长。

14、20xx20xx年,石油的消费平均增长率为8.1%,天然气的消费平均增长率为19.2%,煤的消费平均增长率为15.4%。 第二,资源总回收率和综合利用水平低。我国现在的矿产资源采选冶综合回收率及共伴生综合利用率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只有3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全国煤矿资源回采率也只有40%左右,国有重点煤矿的回采率一般为50%左右,地方国营为30%,而乡镇矿以及小煤矿一般只有10%15%。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不到2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发达国家再生有色金属的产量一般占有色金属总产量的3040%,而我国仅为15%20%。 第三,单位产品资源消耗高。与

15、世界主要国家进行比较,我国主要产品单位产量的能耗、水耗和矿产资源消耗等,均大大高于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比美国、欧盟、日本分別高2.5倍、4.9倍、8.7倍;我国7个行业石化、电力、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纺织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 。 第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违法违规问题依然突出。通过多年持续治理整顿,矿产开发秩序出现了明显好转的势头。但近几年,由于煤、石油及许多矿产资源供求紧张,价格上涨,在利益驱动下,一些地方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问题有所反弹,矿山布局和结构不合理,矿业集中度较低,一矿多开、大矿小开等违法违规现象严重。 3.矿产资源的供需形势 总的来看,我国矿产资源供需面临的形势是:一是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二是国内供应形势不容乐观,三是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 第一是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矿产资源需求量快速增长,而勘查开发跟不上需要,使得供需缺口不断增大,对外进口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大。 第二,国内供应形势不容乐观。在近千个国有骨干矿山中,有2/3进入中晚期,20xx年前后将出现金属老矿山关闭高峰,将失去37%以上的生产能力。400多座矿山因资源枯竭而难以为继,这不仅威胁到资源供应,由此带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