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尹鲁平)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9291543 上传时间:2020-01-1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尹鲁平)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尹鲁平)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尹鲁平)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尹鲁平)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尹鲁平)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尹鲁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尹鲁平)(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氧化剂和还原剂 三维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能力目标:能熟练从价态的角度分析相关概念; 熟练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情感态度目标:善于从不同角度分析解决问题, 养成善于探究的习惯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造纸工业常用Cl2漂白纸浆。漂白后的纸浆要 用NaHSO3除去残留的Cl2,其反应为: Cl2 + NaHSO3 + H2O = NaCl + H2SO4 + HCl 。在这个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 的量之比是 A 1:1 B 2:1 C 1:2 D 2:3 C 知识回顾知识回顾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规律探寻规律探寻 1、氧

2、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根据强强生弱(强制弱)规律 氧化剂与还原剂在一定条件下若能反应,一般是生 成相对弱的还原剂和相对弱的氧化剂,即可用氧化 性强的物质制取氧化性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强的 物质制取还原性弱的物质。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I- Fe2+ Br- 【例1】 :根据反应式: (1)2Fe3+2I-=2Fe2+I2 (2)Br2+2Fe2+=2Br-+2Fe3+, 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变式1: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具有还原性 ,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强弱的顺序为: Cl-Fe2+H2O2H2 B、氧化性强弱:Cu2+

3、 Fe2+ H+ C、得电子越多的物质,氧化性越强 D、夺电子越强的物质,氧化性越强 D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特别提醒: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 易程度,而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 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电子 后就越难得电子。 反应难易比较法 从反应所需条件来比较。一般来讲,一组反应中, 反应条件越简单,对应反应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 强。 【例3】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反应来制 取氯气;用高锰酸钾跟浓盐酸在室温下也可以制氯 气;历史上还曾用“地康法”制氯气,这一方法是用 CuCl2作催化剂,在450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跟氯 化氢反应制氯气。比较以上三个反应,可以认为氧 化剂的氧化能力

4、从强到弱的顺序为: _ KMnO4 MnO2 O2. 2、价态规律 (1)价态与性质 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如Fe3+ 最低价只有还原性: 如Cl- 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如Fe2+ (2)价态归中规律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产物 价态居于二者之间,且高价对高价,低价对低价。 只靠近,不交叉。 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若不存在中间价态,则不 可能发生氧化原还反应。如SO2 与浓H2SO4不会反应 。因此,浓H2SO4 是可以用来干燥SO2的. 元素的最高价只有氧化性,但 不一定有强氧化性,如Na+, 最低价只有还原性,但不一定 有强还原性,如Cl- 【变式4】 用双线

5、桥法表示下列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并指出氧化剂及对应还原产物,还原剂及对应氧化 产物。 Na2S + 2H2SO4 (浓) Na2SO4 + SO2 + S 2H2O 【例4】在KClO3+6HCl(浓)= KCl+3Cl2+3H2O的反 应中,被氧化的氯与被还原的氯的原子个数比为_ 。 A.16 B.61 C.15 D.51 失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2+6 +40 得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3)歧化规律 同种物质中同种价态的同种元素一部分被氧化、一部分 被还原的反应称为歧化反应(这里的“三同”缺一不可 ) Cl2+2NaOH=NaCl+NaClO+H2O 3Cl2+6NaOH(浓

6、)=5NaCl+NaClO3+3H2O 3NO2+H2O=2HNO3+NO 说说下列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是如何变化的 例5、w、x、y、z、G均为含氯的化合物,尽管 不了解它们的分子式(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 定条件下具有如下关系: Gw+NaCl w+H2OX+H2 y+NaOHG+w+H2O z+NaOHw+x+H2O 则这五种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 GYWZX 3、电子守恒规律 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 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得电子总数=失电子总数。 应用:该规律用来巧解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题、配 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例6】120个Na2SO3分子恰好与40个

7、K2Cr2O7分子 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_ +3 变式6 R2O8n-离子在一定条件下能把Mn2+氧化为MnO4- ,若反应后R2O8n-转化为RO42-。又知反应中氧化 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有关叙述正确 的是( ) A.n值为2 B.B. n值为3 C. 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 AD 氧化剂+还原剂 = 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1、强弱比较方法 2、价态规律 3、守恒规律 完成课本、 非常学案 相关练习 课后作业:

8、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配配 平平 步步 骤骤 n n 1.1.标变价标变价 n n 2.2.列变化列变化 n n 3.3.求总数求总数 n n 4.4.配系数配系数 n n 5.5.细检查细检查 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Cu+ HNOCu+ HNO3 3 Cu(NO Cu(NO 3 3 ) ) 2 2 + NO + H+ NO + H 2 2 OO 标变价标变价 标出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化合价,不变不标标出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化合价,不变不标 。 Cu+ HNOCu+ HNO3 3 Cu(NO Cu(NO 3 3 ) ) 2 2 +

9、 NO + H+ NO + H 2 2 OO 0 +5 +2 +20 +5 +2 +2 列出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即某元素一列出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即某元素一 个原子化合价升高或降低的绝对值。个原子化合价升高或降低的绝对值。 列变化列变化 Cu+ HNOCu+ HNO3 3 Cu(NO Cu(NO 3 3 ) ) 2 2 + NO + H+ NO + H 2 2 OO 0 +5 +2 +20 +5 +2 +2 2 2 3 3 求总数求总数 n n 求化合价升降的最小公倍数求化合价升降的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使化合价 升高和降低的升高和降低的总数相等总数相等。 Cu + HNOCu + HNO3 3

10、 Cu(NO Cu(NO 3 3 ) ) 2 2 + NO + H+ NO + H 2 2 OO 0 +5 +2 +20 +5 +2 +2 2 2 3 3 33 22 配系数配系数 先配变价元素,再用观察法配平其它元先配变价元素,再用观察法配平其它元 素原子的系数。素原子的系数。 Cu + HNOCu + HNO3 3 Cu(NO Cu(NO 3 3 ) ) 2 2 + NO + H+ NO + H 2 2 OO 0 +5 +2 +20 +5 +2 +2 2 2 3 3 33 22 3 33 3 2 22 2 8 8 4 4 细检查细检查等号两边各种元素的原子总数是否相等。等号两边各种元素的原子总数是否相等。 C+ HNO3 NO2 + CO2 + H2O 0 +5 +4 +4 4 1 1 4 4 42 三、配平原则三、配平原则 1. 1. 质量守恒原则质量守恒原则 即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即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2.2.电子守恒原则电子守恒原则 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与氧化剂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与氧化剂 得到的电子总数相等得到的电子总数相等( (即化合价升降总数即化合价升降总数 相等相等) ) 练习练习 NH3+ O2 N2+ H2O C+ H2SO4(浓) CO2 + SO2 +H2O Cu+ HNO3(浓) Cu(NO3)2+ NO2 + 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