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中特(含答案)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9291514 上传时间:2020-01-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生中特(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研究生中特(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研究生中特(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研究生中特(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研究生中特(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研究生中特(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生中特(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是什么?指导思想。 第一: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第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第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目标任务 第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第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人

2、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第三: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第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第五: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第六: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第七: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第八: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第九: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对于我们怎么做,这个问题就应该切合实际,并针对上面的

3、基本原则,落实到位,到实际行动,多写点就可以了。2、简述我国当前道德建设的基本策略。 道德是一定社会用以调节人与人之间包括个人与个人、集体、社会之间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就是要确立一套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为主要内容开展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一)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二)集体主义的基本内涵是: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重视、保障、发展个

4、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一心为公是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和先进分子的道德目标;先公后私、先人后己是较高道德觉悟者的道德目标;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是普通公民的道德目标。3、为什么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怎样理解融入的含义?生态文明建设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就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而是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四者既紧密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又有各自

5、的独特地位和发展规律.其中,经济是基础,只有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为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对于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只有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为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对经济和政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才能为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提供精神支撑.社会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在社会领域的综合体现.只有大力加强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十八大强调

6、,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不仅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战略,也意味着我国现代化发展理念的根本转变。之所以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由生态文明的本质和内涵所决定的。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国家建设的全过程切实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务院已颁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好这一规划,有利于整体把握和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当前要加强顶层设计,逐步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快形成人口、资源

7、、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生产方式转型.只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才能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过度和污染排放问题,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形成文明生活方式.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看似小事,实则是全社会的大问题,每时每刻都会对资源环境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会间接影响生产方式.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着力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营造良好生态环境.生态既要保护又要修复,要加大对已遭到破坏生态的修复和对生态脆弱地区的投入,促进形成自然生态和人居环境的良性循环.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支撑生态文明建设.解决资源环境面临的问题,归根结底要靠科

8、技进步,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的控制能力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能力.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依赖于一个规范的、长期的、稳定的制度环境,形成“硬约束”的长效机制.4、建设美丽中国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2、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

9、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是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 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5.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完善?1.存在的问题(1)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不合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艰难。国有经济布局不合理、职能错位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一是国有资产仍大量分布于一般竞争性领域,严重制约了国有经济竞争

10、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国有资产仍大量分散于中小企业之中,户数比例高、资产规模小;三是在基础设施、基础研究、基础教育等方面需要国有资本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国有资本却投入严重不足。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仍不平等,无论是在行业准入方面,还是在资源获得方面,都受到程度不同的歧视。 (2)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社会信用严重缺损市场秩序比较混乱。 市场交易行为不规范,无论在商品市场还是要素市场,都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和违法、违规行为,如地区封锁,部门垄断等,社会信用严重缺损,政府、企业、个人的信用体系残缺不全,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引起的诚信缺失,比企业或个人的诚信缺失更有害,不仅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11、,而且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国家整顿市场秩序的努力,往往受到部门垄断和地方政府保护行为的干扰,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制度和执法监督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3)投融资体制改革进展缓慢,金融体制存在较大缺陷。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制度不健全,非公有经济面对的投资审批过于繁琐,相关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投资服务体系也不完善,制约着国内民间投资的进一步扩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不高,潜在亏损较大,主要是其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不健全,直接融资不发达,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问接融资,特别是银行贷款;金融体系不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需要。(4)收入分配制度问题突出,社会保障制度漏洞较多。目前,

12、我国收人分配制度中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农民和城镇部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有些群众的生活还很困难;国有单位之间收入差别过大和内部平均主义严重的局面并存,有的收入分配约束不力,部分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失控,公务员与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调整未能真正分离,职工工资外收入过多、过滥,职务消费不受制约,分配秩序混乱;个人收入的透明度不高,监控体系不健全,政府运用税收杠杆调节收入差距的力度不够,在社会保障方面,对国有企业老职工的原有欠账还未完全弥补,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5) 政府职能转换滞后,社会公共管理的职能明显薄弱。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与职能仍然存在着

13、明显的不适应:在发展观念上,存在着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发展,忽视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偏向;在政府职能上,直接干预市场较多,项目审批职能较多,战略导向和创造外部环境的职能相对薄弱;在组织结构上,存在纵向管理层级多,横向部门相互分割和掣肘现象,管理成本高,效率低;在约束和激励机制上,有些责任不明确,存在权力与利益挂钩、权力与责任脱钩的现象,激励和约束机制尚不健全;在决策方法上,公众参与度和透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亟待建立;在工作作风上,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现象,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和个别腐败行为的影响比较恶劣。2. 完善途径(1)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14、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首先,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行以股份制为主的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其次,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转变观念,摈弃所有制“唯成分论”,以生产力为标准,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以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通过财税体制、户籍制度等方面的深化改革,要按照中央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要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

15、管体系,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机制,要积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要大力推进市场的对内对外开放,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按照市场经济和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3) 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管理职能,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严格限制各级政府参与竞争性领域的投资活动,财政性投资(包括国债投资)要严格界定在社会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领域,提高透明度,接受公众审议和监督,并尽可能引进竞争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培育全社会投资的自主成长能力,减少投资审批程序,放宽产业准人限制,切实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4) 实行效率与

16、公平并重的收入分配政策,切实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践证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政策在反对平均主义的同时,也导致了两极分化。今后应实行效率与公平并重的收入分配政策,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5)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紧迫任务。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研究和制定,加强重要领域的政府监管,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站在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角度,全面加强能力建设。6.中国经济新常态下问题与出路何在?1.新常态下的问题(1)来自外部的问题:一是世界经济游戏规则正面临深刻调整。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积极推进 TPP、TTIP,以美联储为中心的六国实行货币互换,对中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和产业分工带来新挑战。二是世界正在酝酿新的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