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19290203 上传时间:2020-01-1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 文 试 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自然美与自然丑朱光潜中国人欣赏自然,和西方人欣赏自然有一个重要的异点。中国人的“神”的观念很淡薄,“自然”的观念中虽偶杂有道家的神秘主义,但不甚浓厚。中国人对待自然是用乐天知足的态度,把自己放在自然里面,觉得彼此尚能默契相安,所以引以为快。陶潜的“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诸句最能代表这种态度。西方人因为一千余年的耶稣教的浸润,“自然”和“神”两种观念常相混合。他们欣赏自然,都带有几分泛神主义的色彩。人和自然仿佛是对立的。自然带着一种神秘性

2、横在人的眼前,人捧着一片宗教的虔诚向它顶礼。神是无处不在的,整个自然都是神的表现,所以它不会有什么丑恶。在卢梭看,自然本来尽善尽美,有人于是有社会,有文化;有了社会和文化,丑恶就是跟着来了。诗人华兹华斯也是这样想,他在一首诗里向书呆子们劝告:“站到光明里来,让自然做你的师保”“自然所赋予的智慧是甜蜜的,好事的理智把事物意义弄得面目全非,我们用解剖去残杀。”这种泛神主义的自然观决定了艺术家对于自然的态度。大部分西方人认为,自然既是尽善尽美,最聪明的办法就是模仿自然。“模仿自然”本身西方艺术史中一个很古老的理想,古希腊人的艺术的定义就是“模仿”,柏拉图反对艺术,就因为它只模仿感官世界。这种艺术观在

3、历代都有攻击者和拥护者。近代作家中拥护“艺术模仿自然”说者以罗斯金为最力。依他看,人工造作的东西无论如何精巧,都不能比得上自然。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一座希腊女神的雕像,有一个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最自然的就是最常见的,最常见的就是最美的。“凡是美的线形都是从自然中最常见的线形抄袭来的。”例如希腊有栋无墙平顶式的建筑是模仿剪去枝叶的树林,“哥特式”尖顶多雕饰的建筑是模仿连枝带叶的树林,罗马圆顶式的建筑是模仿天空和地平线。因此,罗斯金劝建筑家们到树林里去从自然研究建筑原理。自然既已尽美,所以艺术家模仿自然,最忌以己意加以选择。罗斯金的论调并不是孤立的,19世纪法国雕刻家罗丹在罗丹论艺术一

4、书中写道:“第一件要事就是坚信自然全美,记住这个原理。人在这个世界里所能成就的最伟大的事业,就是睁着眼睛去看,然后把所见的东西老老实实地说出来。”他还说:“完美的艺术都能返照全体自然,不完美的艺术才有所不屑,有所取舍。”在罗斯金、罗丹和一般自然主义者看,自然本来就尽善尽美,艺术家唯一的成功捷径就在模仿整个自然,丝毫不用选择。这种理论有许多难点,美丑是相对的名词,有比较然后有美丑。如果把自然全体都看成一样美,就没有分别美丑的标准,就否认美丑有比较,那么,“美”也就漫无意义了。艺术的功用如果在忠顺地模仿自然,既有自然,何须艺术呢?妙肖自然并不是艺术的最高的成就,所以摄影不能代图画,蜡人不能代雕刻,

5、电影不能代戏剧。如果妙肖自然是艺术的最高的成就,则艺术纵登峰造极,也终较自然为减色。 (选自朱光潜文艺心理学,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欣赏自然时,中西方人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那就是对“神”的观念,中国人的“神”的观念很淡薄,西方人则带有泛神主义的色彩。B大多数西方人认为自然尽善尽美,既然如此,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模仿自然,“模仿自然”在古希腊时成了一个很古老的理想。C古希腊人的艺术的定义就是“模仿”,这种观点虽然得到不少西方的艺术家的赞同,但也有人反对这种艺术观,柏拉图就是反对者之一。D罗斯金是“艺术模仿自然”这种艺术观最有力的拥护者,他人为,自然

6、最完美,人工造作的东西无论如何精巧,都不能比得上自然。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3分)A陶潜的“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这几句诗就表明了中国人对待自然是乐天知足的态度。B卢梭与华兹斯都认为自然原本尽善尽美,没有丑恶,之所有有丑恶,是因为有人而产生了社会和文化,而社会和文化又使得丑恶产生。C“凡是美的线形都是从自然中最常见的线形抄袭来的”中的“抄袭”是“模仿”的意思,这句话体现了罗斯金的“艺术模仿自然”的思想。D“完美的艺术都能返照全体自然,不完美的艺术才有所不屑,有所取舍。”罗丹用这句话告诉人们,成功的艺术取决于模仿自然的程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

7、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国人把自己放在自然里而,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感到快乐;西方人常把“自然”和“神”两种观念相混合,因而“自然”带着一种神秘性。B.泛神主义的自然观决定了许多西方艺术家对自然的态度,如柏拉图、卢梭、华兹华斯、罗斯金、罗丹等都是泛神主义自然观的拥护者。C对自然尽善尽美的观点,作者其实并不认同,因为这样就没有分别美丑的标准,也就否认美丑有比较,使“美”失去了意义。D文章反对艺术忠顺地模仿自然,认为艺术的最高成就不是对自然模仿得惟妙惟肖,登峰造极的艺术相比于自然应是要增色的。(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永恒的文赤壁 曹矞 熟悉文

8、史的人皆知,赤壁有文赤壁、武赤壁之别。武赤壁,自然指的是史上曾发生赤壁之战的武昌赤壁;文赤壁,指的是北宋大文豪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误把黄州赤壁当作赤壁之战古战场,曾于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写下不朽的诗赋名篇“一词二赋”的地方。文赤壁自古素有“风景如画”之美誉。至于为何称之为赤壁,说法不一。或许因其山崖陡峭,壁如刀削,犹如城壁一般,且呈赭红色,故称之。或许当年苏轼见当地人把黄州的赤鼻矶叫作“赤鼻”,误把“赤鼻”当“赤壁”,再观其地形酷似,就不曾深究,误认为它是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于是,他排遣愁绪,赤壁怀古,寄情于山水之间,撰妙文于笔端,方有了后人击节赞叹不已的千古绝唱。这真是黄州百姓之荣

9、光,实在是个美丽的错误!如今,慕名而来游览文赤壁的观光客,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驱车到武汉,向东走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了湖北黄州的文赤壁。一下车,就可远远望见儒雅文豪苏东坡,那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为他铸造这么一尊高大石雕,是应该的,苏东坡理所应当是这里的主角。大家纷纷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彪炳千古的大文豪,高兴地和苏东坡合影存照。我凝视苏东坡良久,他英俊洒脱,气宇轩昂,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无不溢出文人雅士的睿智和大度,仿佛他正在拂袖挪步,缓缓走来。正欲上前与之搭讪时,不禁一愣,哑然失笑。迎面一座山,不高,随同众游人拾级而上。居高临下,山壁下面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

10、的长江。在宋代,长江就在这座山脚下拍壁奔流的啊,几百年后已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已盖满了密密麻麻的房子。遥想当年,苏轼就在此地与友人一起两度泛舟游玩,怡情山水,饮酒作乐,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试想,他第一次秋游之后,写下赤壁赋;仅仅三个月后的冬天,重游赤壁再写赤壁赋时,就曾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何况他去世九百多年后的今天呢?早已星转斗移,时过境迁,江山易改矣。而今虽依然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去,古时东坡赤壁以及泛舟游览情景,唯有梦里再现了。黄州之于苏轼,简直太重要了。黄州是苏轼做官时间最长的地方,有四年零两个月之久。他大体上做了四件事:躬耕东坡、放浪山水、修身养

11、性、激情创作。黄州优美的山水风景,他自身特殊的人生经历和境遇,给了他无穷的创作源泉。谪居黄州期间,苏轼以挥洒自如的笔力,创造了具有开拓意义的新的生活和新的艺术形象,冲破了艺术樊篱,开拓了诗词歌赋反映现实生活的新路子。他一生中最有影响的作品多出自黄州,他艺术上的顶峰是在黄州。据悉,在数量上,在黄州写了753篇作品,其中诗歌214首,词79首,散文457篇,赋3篇。在质量上,文学上的代表作有“一词二赋”,书法上的代表作是寒食帖。平均每两天一篇,每周3.3篇。乃至饮食上的东坡肉、东坡饼、东坡羹等名菜也都是他在黄州时发明的。这些都是黄州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啊。哦,对了,包括苏轼的号“东坡居士”,也是

12、他躬耕于黄州东坡之时取的。东坡是营地,长期无人耕种,是瓦砾之场,不适合耕种。又因当年大旱,从未躬耕的苏轼饱尝了开荒种地的艰辛,但是他仍然很乐观,很豁达。一个月夜,苏轼拄着拐杖,走在东坡的田间小路上,诗兴大发,写下著名的小诗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道:“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反而为他营造了创作名篇佳作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这真是逆境出成果,逆境造就人才的典范。苏轼个人之不幸,命运的阴差阳错,反而成就了黄州赤壁之大幸,更是中国文学之大幸!苏轼遭遇贬谪,遇厄运而不悲观消沉,失意而不失志,胸襟开

13、阔大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怎不让人敬佩万分?他文如其人,直抒心灵,率直本真,赤壁怀古之赋、之词,皆于悲愤之中更见其旷达情怀。永远的苏东坡,永恒的文赤壁。苏东坡传的作者林语堂曾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作为后人的我们,崇敬仰慕苏东坡如此。我们这些后人的后人,自然还会如我们一般敬仰于他,甚或有过之而无不及。苏东坡千古流芳,文赤壁亦随之而名垂千古。(摘自中国散文家,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苏轼把黄州的赤鼻矶称作赤壁,是因为苏轼见当地人把赤鼻矶叫作赤鼻,再看它的地形酷似城壁,于是将错就错,把赤鼻矶当成赤壁之

14、战的古战场。B.作者说苏轼误把黄州赤壁当武昌赤壁是个美丽的错误,是因为苏轼为此写下不朽的诗赋,并使本来默默无闻的黄州赤壁成了游览胜地。C.文章叙议结合,先叙后议,即叙述了作者游览文赤壁的经过,又叙写了苏轼被贬黄州的生活场景,时空转换自然,使得文章事、理、情融为一体。D.余秋雨认为苏轼个人之不幸成就了黄州赤壁和中国文学之大幸,使黄州名扬天下,并写下了许多在苏轼一生中最不影响且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极重的作品。5.文章用了不少笔墨写苏轼的雕像,有什么作用?(5分)答:6.余秋雨说:“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结合文本,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答:(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

15、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宫颈癌疫苗的联合研发者英年早逝令人唏嘘日前,宫颈癌疫苗在中国获准上市,使周健这个名字在媒体和朋友圈“刷屏”。这位宫颈癌疫苗的联合研发者,他的科研故事让人感动,他的英年早逝令人唏嘘。宫颈癌疫苗是世界上第一个癌症疫苗,它的成功研制,是人类医学史上一项重大突破。而周健的故事,他的科研人生,蕴涵着科学家的勤奋、执着、合作、机遇、发现,还有爱和悲伤、友谊、善良等,正是这些美好而伟大的精神,指引着无数科学工作者默默奉献,为人类的福祉和真理而努力奋斗。在社会环境和科研环境日益浮躁的年代,在不少科学工作者热衷“赶场走穴”和为项目经费而劳碌奔波的大环境下,周健的故事,像一面明镜,让人们看到,科学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值得有追求有理想的人为之献身。而真正的科学家,注定会被人们永远铭记。(摘编自“中国青年网”)材料二:他成功研发宫颈癌疫苗,却意外早逝宫颈癌是由病毒感染而引发的癌症,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信息显示,全球每年约有50万女性被诊断为宫颈癌,其中一半死亡。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发现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导致宫颈癌的“元凶”。但是,寻找解决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