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271195 上传时间:2020-01-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7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内蒙古(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内蒙古(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内蒙古(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内蒙古(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第卷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56分,地理15道题,政治12道题,历史12道题)悉尼某考察船,对南北极地区进行科考,途经图(世界地图)中的M、N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M地位于( )A. 西半球B. 高纬度C. 北温带D. 极昼极夜区2. 科考船从悉尼出发沿最短航线航行前往N地途中的航行方向是( )A. 东北B. 东南C. 西北D. 西南3. 考察船到达M地时,依次向正西、正北、正东、正南方向分别航行200千米,对其附近海域进行勘察,最终位置在( )A. M地正北B. M地正东C. M地正西D. M地正

2、南【答案】1. C 2. D 3. B【解析】【分析】该题组考查经纬网及其应用。【1题详解】据图及其轮廓可知,M位于西欧地区,经度为0,为东半球,A错;纬度为60N,位于中高纬度分界线上,B错;处于北温带,C正确;该地没有极昼极夜现象,D错。故正确答案为C。【2题详解】根据经纬网判断,图中N地位于悉尼的西南方向,因此科考船从悉尼出发最短航线前往悉尼的方向应为西南,故正确答案选择D。【3题详解】纬度越低,同纬线上每隔1经度的距离越长,因此最终位于M地的东侧,正确答案为B。【点睛】经纬网的应用:1.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1) 方格状经纬网图:图上经线和纬线呈直线。如上图。A在B

3、的西北方向。(2)弧线时经纬网图:如上图为南半球极视图,根据自转方向判断,B位于A的正东方;B、C位于同一条经线上,根据距离极点的位置远近判断,C位于B的正南方;C、A既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根据以上原理分别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可确定C在A的东南方。2.定“距离”:(1)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2)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千米(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3)上图中BC的距离可根据勾股定理大体估算出。3.定“范围”:(1) 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2) 跨经纬度数相同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

4、小;(3) 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4.定“最短航线”:(1) 确定最短距离球面最短距离是一段弧,该弧线的确定可依据下面两个步骤进行: 确定“大圆”:“大圆”即球面两点所在过球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如右图甲所示。a. 在地球上,三种情况下“大圆”是确定的:b. 非赤道的纬线上两点,所在“大圆”具有以下特征:北半球大圆向北极方向倾斜;南半球大圆向南极方向倾斜。 确定“劣弧”:大圆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具体应该是哪一段弧线,由“劣弧”来决定。所谓“劣弧”即两点间的弧度180,如图戊中PQ间的劣弧为上侧一段弧,PQ间的劣弧为下侧一段弧。(2)

5、 沿劣弧的行进方向即为最短航线。5. 对跖点的确定(1) 对跖点,就是我们站在地球上,和我们“脚对脚”的地方。换句话说,也就是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和地表的两个交点。(2) 计算某点关于地心对称点的坐标对称原理。 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B(40S,20W)。 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A(40N,20W)与C(40N,160E)。 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反, 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D(40S,160E)。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图示区域内河流落差可

6、能是 ( )A. 78mB. 98mC. 128mD. 148m5. 图中m、n、p、q四地中 ( )A. m地位于阴坡坡度较其它三地陡B. n地位于鞍部。地势较其它三地高C. q地位于山谷,在m地的东北方向D. p地位于山脊,处于盛行风的迎风坡【答案】4. B 5. A【解析】【4题详解】图示等高距是40米,河流源头最高处海拔范围80-120米,最低处海拔0米,区域内河流落差范围是可能是98m,B对。A、C、D错。【5题详解】图示位于北半球,根据等高线形态,图中m、n、p、q四地中,m地位于阴坡,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其他三地陡,A对。n地位于谷地,地势较其他三地低,B错。q地位于山脊,在m地

7、的西北方向,C错。p地位于山谷,图示位于欧洲西部,P处于盛行风背风坡,D错。点睛:图示河流落差,从图示源头最高处到入海口处。入海口处海拔0米。图示位于欧洲西部,m地位于阴坡,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其他三地陡。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 m),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A. 从东流向西B. 从西南流向东北C. 从西流向东D. 从东北流向西南7. 若X数值为500 m,沿图中经线的地形剖面为()A. B. C. D. 【答案】6. B 7. C【解析】【分析】该题考查等高线的应用问题。6题详解】据图可知,

8、L为河流,位于山谷,山谷等高线特征是凸向高数值,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根据图中方向判断可知,山谷等高线凸出方向为西南方,则河流L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流,故正确答案为B。【7题详解】根据等高线原理,图中等高距为100米,若X数值为500米,则Y为400米,A应在500-600米之间。沿ab剖面线的特征应为,靠近a处高于500米,靠近b处地域400米,ab中间有一小凸起,高于500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点睛】1.等值线判读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9、 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 远大于2 000毫米B. 约为2 000毫米C. 约为210毫米D. 远小于210毫米9. 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 坡面B. 洪积扇C. 河谷D. 湖盆10. 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A. 湖盆蒸发量增多B. 盐湖面积缩小C. 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 湖水盐度增大【答案】8. C 9. A 10. B【解析】【8题详解】注意题干的关键词,“该流域”而不是“湖面”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盐湖面积变化取决于该流域的蒸发和降水,蒸发量大,则水域面积减小,降水量大,则水域面积增加。题目中提到盐湖面积多年稳

10、定,说明蒸发量和降水量应一致,所以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和降水量数值差不多,约为210毫米,否则会引起盐湖面积的扩大或缩小。【9题详解】此题需要区别理论蒸发量和实际蒸发量,理论蒸发量大小与气温关系密切,实际蒸发量与下垫面关系密切。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地势最高,坡度最大,下渗少,也最不利于截留地表水,地下水少,地表水向低处流走,故坡面地表水也最少,因此实际蒸发量最小;且由于该流域气候干旱,坡面没有植被生长,缺乏植物蒸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坡度大,岩性硬,地表与地下水储存条件差,下渗少,地下水埋藏深,此处的实际蒸发量最小。【10题详解】耐旱植物只能在坡面、洪积扇和

11、河谷三地种植,不论在哪种植均会拦截到达盐湖的水量,破坏原有平衡,使湖水减少,但由于此湖水盐度已成饱和状态(材料中有关键信息:盐度饱和),所在湖水盐度并不会增高,只能使湖面缩小。而湖水富营养化与氮磷物质相关。故正确选项为B。【点睛】由于气温高,理论上可蒸发量很大,但实际上,受到下界面影响,如岩性硬,地表水少,地下水埋藏深,实际蒸发量可能远远小于理论上的可蒸发量。从该流域看,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该流域多年实际蒸发量与该流域降水量相差不大。作物需水量中的一部分可由降雨供给,降雨供给不足的部分需由灌溉补充。作物生长过程中需依靠灌溉补充的水量即作物的净灌溉需水量。下图示意我国冬小麦作物多年平均需水量等

12、值线。完成下面小题。11. 丙地冬小麦多年平均需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 太阳辐射强,作物生育期长B. 降水变率大,水分蒸发旺盛C. 地形较陡峻,水土流失严重D. 日照时间长,气温年较差大12. 下列四地中,冬小麦净灌溉需水量较少的地方是( )A. 甲地 乙地B. 乙地 丙地C. 丙地 丁地D. 甲地 丁地【答案】11. A 12. C【解析】【11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丙地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的南部地区,该地海拔高,太阳辐射强,水分蒸发快,而且由于该地海拔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较长,灌溉期较长,因此导致该地农作物的需水总量大,A正确;根据题意可知,农作物的需水总量包括降水部分

13、和灌溉部分,因此降水的季节变化会影响灌溉水量,而不会影响总需水量,B错误;地形较陡峻,水土流失严重对需水量影响不大,C错误;该地为青藏高原日照时间长,但气温年较差较小,D错。据此分析选A。【1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作物生长过程中需依靠灌溉补充的水量即作物的净灌溉需水量,净灌溉需水量的大小是该地降水量的补充,区域的降水量越大,需要补充的灌溉用水就越少。读图分析,甲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地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农作物主要靠灌溉用水,故净灌溉需水量大;乙位于我国的华北地区,总降水流量较小,尤其是在小麦返青生长的春夏季节降水较少,灌溉用水较多;丙地位于我国的雅鲁藏布江谷地,由于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再加上地形

14、的抬升作用,该地降水较多,可以基本满足农作物的生长,故需要的净灌溉水量较少;丁地位于我国的淮河流域,降水较多,雨季较长,需要净灌溉水量较少。故丙地和丁地的净灌溉需水量最少,据此分析选C。罗瓦涅米市被认为是圣诞老人的故乡,其主要景点是圣诞老人村。每到旅游旺季,圣诞老人村便热闹起来。在圣诞老人村,“圣诞老人”住的房子十分醒目,屋顶一直倾斜到地上。下图示意罗瓦涅米市圣诞老人村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3. “圣诞老人”住的房子屋顶一直倾斜到地上,是为了( )A. 固定房顶防止地基融陷B. 防止厚重积雪压塌房顶C. 方便圣诞老人爬上屋顶D. 增加墙壁厚度防寒抗风14. 圣诞老人村的旅游旺季是( )A.

15、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15. 推测在圣诞老人村可以欣赏到的景观有( )A. 夏至璀璨极光B. 冬至午夜阳光C. 北极圈标志线D. 雪地摩托车厂【答案】13. B 14. D 15. C【解析】【13题详解】房子屋顶一直倾斜到地上,说明房屋屋顶坡度大。该地纬度高,冬半年以降雪为主,屋顶坡度大利于积雪下滑到地面,有利于防止厚重积雪压塌房顶,B对;屋顶倾斜到地面不能起到防止地基融陷的作用,防止地基融陷应加固房屋地基,A错;圣诞老人爬上屋顶是童话中的说法,C错;增加墙壁厚度防寒抗风不是主要原因,D错。【14题详解】该地纬度高,冬季降雪量大,可以观赏到独特的雪乡景观,同时圣诞节也在冬季,在圣诞老人村过圣诞节对游客吸引力大,能极大地增加游客数量,因此该地旅游旺季为冬季,D对。其他季节旅游景观少,也不易体现其旅游特色,A、B、C错。【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