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导学案教师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926316 上传时间:2017-10-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Q正传》导学案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阿Q正传》导学案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阿Q正传》导学案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阿Q正传》导学案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阿Q正传》导学案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Q正传》导学案教师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阿 Q 正传导学案(教师版)年级:高一 编写:龙漂骠 审定:朱佩琳 日期:2010-6-20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把握故事情节,体会主题思想。 2、欣赏人物形象,了解阿 Q 的性格特点和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 3、分析理解精神胜利法。 4、品味小说讽刺性的语言特色。过程与方法:1、 借助导学案的“知识链接”和课本以及参考书独立完成学案。2、 课堂讨论交流质疑展示解决疑难问题。3、 课后总结归纳小说的有关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课文主旨,分析评论我们身边的阿 Q 精神。 【知识链接】1、 阿 Q 正传简介:阿正传于年月日至年月日在晨报副刊上连载,署名为巴人。后收入第一部小说集呐喊 。

2、阿 Q 正传 出版后,深受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现已被译成几种文字,在世界上广泛流传。小说共包括九章的内容,课文节选的是小说的第二章“优胜记略”和第三章“ 续优胜记略”。2、创作背景及创作意图:阿 Q 正传为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现实,一个病态的社会和病态社会下的畸形的中国人,这部不朽著作的诞生,有着其深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领导这次革命的中国资产阶级没有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一起参加革命,并且没有从根本上震动封建制度,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只是形式上的胜利。鲁迅先生以锐利的、深邃的眼光,深刻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对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进行了历史性的总

3、结。总结了其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教训。【学习过程】一、基础过关1、给加点字注音:(A 级)舂( chng )米 伶仃(lng dng) 鄙薄(b)癞疮疤(lachu ng b) 口讷(n) 虫豸(zh) 托庇(b) 小觑(q ) 敌忾(ka)二、整体感知(B 级)本文选自阿 Q 正传的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优胜记略)追述往事,刻画阿 Q 的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 第三章(续优胜记略)继续写阿 Q 的精神胜利法。在这两章中总共向我们描绘了关于阿 Q 的八个生活片段,请你找出来,并加以概括。(1)自吹生活“阔多了” ;(2)讥笑未庄人“不见世面” ;(3)癞疮疤的故事;(4)押牌宝的故事;(5)蒙赵

4、太爷的巴掌;(6)与王胡厮打;(7)挨“哭丧棒” ;(8)调戏小尼姑。三、内容探究(一)阅读第二章(优胜记略)1-29 段,思考以下问题:班级: 姓名: 学号: 组别:21、每当阿 Q 被人欺负之后,他总是会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之类的话或是在心里想 “我总算被儿子打了” ,这些表现了阿 Q 怎样的心态?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阿面对现实的穷困感到无奈,用虚无飘渺的阔气来安慰自己,同时压倒别人,妄自尊大以取得精神上的胜利。我总算被儿子打了:阿实际上失败了,但有不愿意面对失败,而找些借口来安慰自己,同样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2、 “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 Q 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

5、几乎失败了。 ”这一句中“不幸” “倒” “几乎”这几个词的意思怎样理解?表面来看, “不幸”与“赢”是矛盾的,但实际表明阿输钱是幸运的,赢了反而成了不幸的根源了,可见那是这样一个颠倒黑白的世界!“倒几乎失败” ,阿这一次是面临失败的真正的考验,但实际上他的精神胜利法又一次神奇的发挥了作用。作者这句话意在表明,连这样的失败都没有使他的精神胜利法失效,可见他已经“病入膏肓” ,无可救药了。3、第 29 自然段中, “他睡着了”有何深意?是指阿已经麻木,没有思想了。(二)阅读第三章(续优胜记略)30-最后,思考以下问题:1、自从阿 Q 蒙赵太爷打他嘴巴之后,让人意外的是,阿 Q 此后倒得意了许多年

6、,阿 Q 为什么能够得意?阿 Q 的“得意”是因受了赵太爷的打而换来人们对他的“格外尊敬” 。也因为人们的趋炎附势心里,怕阿 Q 真是赵太爷的本家,于是对阿 Q 尊敬一些。作者此处用反语,乃意在说明阿 Q 的可悲。2、阿 Q“十分得意地笑” ,店里人“九分得意地笑” ,这是为什么?这揭示出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作者在这里这样写,是要揭示出“酒店里的人”缺乏同情心,心灵卑微。他们虽然没有亲自动手调戏小尼姑,却也不比阿 Q 好多少,只少一分,是九分。四、主题探究1、阿 Q 有很多恶习,如骂人、赌博、耍流氓等,打人是其中的一种。那么,当阿 Q 动手打人或被人打时,他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呢?其实质就是屈服和

7、逃避、麻木和健忘,就是愚昧和怯弱。无聊,狭隘,善于忘却、受人欺凌、却又欺凌弱小。 是羊而同时又是凶兽。可悲可怜,可憎可恨 !“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坟。灯下漫笔)2、 阿 Q 正传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的“精神胜利法” 。你能结合前面所学谈谈什么叫“精神胜利法”吗?在遇到失败或处于不利的情况下,用自我安慰等手段来获取精神上的优胜,掩盖实质上的失败和痛苦,以便在黑暗的社会继续苟且偷生。五、素材积累陈玉蓉 母爱齐天3【事迹】:陈玉蓉的儿子叶海滨 13 岁那年被确诊为一种先天性疾病 肝豆状核病变。这种肝病无法医治,最终可能导致死亡。为挽救儿子的生命,陈玉蓉请求医

8、生手术将自己的肝移植给儿子。可是她患有重度脂肪肝,无法捐肝救子。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陈玉蓉从医院出来后,当晚就开始了自己的减肥计划 每天走 10 公里。在随后的 7 个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走破了四双鞋子,脚上的老茧长了就剐,剐了又长。当她再次去医院检查时,奇迹出现了:脂肪肝没有了。医生感叹:“从医几十年,还没有见过一个病人能在短短 7 个月内消除脂肪肝,更何况还是重度。”2009 年 11 月 3 日,这对母子在武汉同济医院顺利地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她赋予了孩子第二次生命。2009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陈玉蓉的颁奖词:这是一场命运的马拉松。她忍住饥饿和疲倦,不敢停住脚

9、步。上苍用疾病考验人类的亲情,她就舍出血肉,付出艰辛,守住信心。她是母亲,她一定要赢,她的脚步为人们丈量出一份伟大的亲情。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 彭长城这样评价她:她疾走的照片,强烈地震憾了我的心灵。这种姿态,如此心酸、如此美丽。王晓晖:为了孩子,母亲可以奉献多少?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答案。陈玉蓉暴走七个月,朴素的母爱愈发沉甸。( 2) 李 灵 心 灵 放 歌【事迹】:2002 年,李灵从河南省淮阳师范学院毕业。她回家后看到农村有大量留守儿童辍学在家,便萌生了在家乡办学的念头。在父母和亲朋的支持下,她用家里 20 多万元的积蓄办起了周口淮阳许湾乡希望小学。在学校,她是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在她的辛

10、勤操劳下,这个学校有了 7 个班,300 多名学生。由于所有学生学费全免,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7 年来,李灵为了办学已经欠了 8 万元的外债。为了自己学校的孩子能坐在宽敞的阅览室里看书阅读,李灵趁着放暑假,向父亲要了200 元只身来到郑州。她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沿街收购各种书籍。烈日下,李灵骑着破三轮车穿街过巷,拿着秤一斤斤地回收旧书本。她用汗水载回了孩子们的“精神食粮” 。2009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李灵的颁奖词:一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算术开始。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作。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她是

11、八零后。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 刘姝威这样评价她身旁是 300 多名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背后是那些在外打工父母们心中的挂念与寄托,这位乡村女教师赢得众人尊敬。4张瑞敏:为了孩子四处奔走,眼角有了皱纹,双手不再细腻,但是她把爱与温暖带进了乡村学校的课堂,她是让全国人民尊敬的“80 后最美乡村女校长 ”。(3)张正祥 勇者无敌【事迹】:张正祥今年 61 岁。30 多年来,他把心血都花在了滇池保护上。最多一周,他就会绕滇池一圈,检查滇池的污染情况。绕滇池一周的长度是 126 公里。至今,张正祥已经绕滇池走了 1000 多圈。这 12 万多公里的行走都是为了阻止对滇池的污染和破坏。在过去的 30 多年

12、里,张正祥花光了所有积蓄,卖了家里的养猪场。妻子无法忍受,离他而去。他的子女也经常受到不明身份人的恐吓,小儿子因此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张正祥自己更是经常遭到毒打。2002 年深秋,当张正祥去一家私挖私采的矿场拍照取证时,矿主的保镖开着车就向他直冲过来,张正祥当即晕倒在地。两个小时后,一场大雨把他浇醒。这次挨打,使其右眼失明,右眼眶骨折。不理解的人称他为“张疯子 ”。张正祥说:“不是我疯了,是那些人疯了。是那些人不知天高地厚了,疯得只知道钱了。”他用牺牲整个家庭的惨重代价,换来了滇池自然保护区内 33 个大、中型矿、采石场和所有采砂、取土点的封停。2009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张正祥的颁奖词: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个,他把生命和滇池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他是一个战士,他的勇气让所有人胆寒,他是孤独的,是执拗的,是雪峰之巅的傲然寒松。因为有这样的人,人类的风骨得以传承挺立。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 陈锡添这样评价他:一个农民,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了保护滇池,他不惜牺牲全家的利益,更不惜付出骨髓身残的代价,这精神何等宝贵!濮存昕:面对贪婪、愚昧和凶残的困境,他坚持信念,用勇敢不屈不挠的斗争证明,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不是一句空话,他是中国真正的环保大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