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申云霞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921814 上传时间:2017-10-1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2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申云霞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申云霞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申云霞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申云霞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申云霞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申云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申云霞(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长宁学区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学校 审核人 授课教师 时间 科目 语文 年级 六 编写人 申云霞 课题 10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学 案 导 案学习目标1、学会十个生字,并能正确的读写相应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 捕时和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重难点1、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2、理解 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预习任务1、自主收集李大钊的资料。2、掌握本课生字,能读准字音,记准字形、会组词。3、识记本课重点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难懂词的意思。导入新课,展示强化目标自主学习1、看拼音写词语。 Jn f

2、 jin ru kng b fi t ( ) ( ) ( ) ( ) sh j chu t m gu k xng ( ) ( ) ( ) ( ) 2、填写查字典的有关情况。“魔鬼”的“魔”字是 结构,应该查 部下。 “魔”可以组成词语( ) 、 ( 3、从课文中找出和下面的句子照应的句子。1927 年 4 月 28 日,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走进学生,了解学情 读完这些词语,你的眼前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4、我不知预习课文后,同学们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写下来。合作探究1、用较快的速度略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课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试

3、着归纳并以此划分部分。3、小组自主汇报讨论结果。4、集体概括,形成脉络。(1)默读课文,从每一部分的内容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找出使你受启发或感动的句子,画出来,有感情地朗读,想想从这些句子中,你知道了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有什么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5、小组自主组织学习。6、自主汇报与全班交流。7、明确:李大钊是一个对革命忠诚、勇敢、不怕死的人,他镇定、从容,是个英雄。深入小组,点拨指导达标检测一、看拼音写汉字:sh j c xing jn f yn ji lo y j li su二、用“”选出正确读音被难(nnnn)僻静(pb) 抽屉(tt)棉袍(pobo) 宪兵(xinxin)新夹

4、衣(jiji)待了一会儿(didi)三、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脚步 ( )的喊声 ( )的态度( )的眼光 啧啧的( ) 出神的( )测评反馈,及时矫正盘点1、学到这里我明白了: 长宁学区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学校 审核人 授课教师 时间 科目 语文 年级 六 编写人 申云霞课题 10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收获。2、学到这里我懂得了: 。 总结归纳学 案 学习目标1、练习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和主要内容。2、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3、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重难点本课的学习重点

5、认真读课文,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和高贵品质。难点是理解文中的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预习任务1、我会读书籍 含糊 尖锐 抽屉 恐怖 粗暴 魔鬼 肥胖 苦刑 残暴 匪徒 拘留 窝头 乱蓬蓬(二)、我知道1.本文作者是( ),写于( )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文章写的是导入新课,展示强化目标( ),主要写了李大钊同志牺牲前后的事,按照( )、( )、( )、( )顺序记叙。条理清晰,结构严谨,采用了( )的写作手法。自主学习1、轻声读这一部分:2、讨论:(1) “那年春天”指的是哪一年春天?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承接第一节,引起下文的回忆)(2)李大钊被捕之前

6、局势非常危急表现在哪些地方?(1、烧掉文件书籍;2、张作霖要派人搜查;3、工友阎振三突然被捕)(3)李大钊同志是怎样对待这严重的局势的?按以下要求从文中找出句子:a、李大钊同志夜以继日地为革命忘我地工作。b、李大钊同志不顾个人安危,一心只想到革命工作。c、李大钊同志为了革命事业,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3、说说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李大钊被捕经过的。4、思考:(1)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李大钊同志被捕时的紧张气氛?(2)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我”的惊恐?(3)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敌人的凶残?(4)文中哪些词语写出李大钊同志的沉着和对敌人的蔑视?5、思考讨论:(1) “我”在法庭上见到父亲是,父亲是什么样子的

7、?他走进学生,了解学情说明了什么?“没戴眼镜,乱蓬蓬的头发”李大钊经受敌人的残酷折磨。“平静而慈祥的脸”说明父亲对敌人的无所畏惧和对亲人的爱。(2)李大钊在法庭上见到妻子和孩子都被捕了,但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说明了什么?(一方面说明李大钊对亲人被捕早已预料,更重要的说明了他对革命事业的爱,超过了对亲人的爱,正是对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使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种力量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这种力量支持着李大钊同志跟敌人斗争,使他表现的无比坚强、沉着。 )(3)说说“安定” “沉着”这两个词在课文中的意思。(1、 “安定”不动摇。文中表现出李大钊不为私情所动摇。(2、

8、 “沉着“从容镇定、不慌不忙,文中表现出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无所畏惧、镇定自若。6、画出文中写李大钊同志被害后,全家无比悲痛的句子。7、 “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昨天是四月二十八“这两句表达了母子俩什么样的感情?(未在悲痛中倒下,不会忘记敌人欠下的血债,要问反动派讨还血债,继承先烈的遗忘革命到底)8、最后三段与开头有和关系?(前后照应,首尾连贯)9、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到被害时的表现是怎样的?10、通过李大钊的表现,反映了李大钊具有什么样的精神总结与反思: 品质?a)对亲人充满慈爱。b)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c)对敌人顽强斗争、坚贞不屈。11、读完课文,你受到哪些教育?(1)革命先烈英勇献身

9、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2)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完成未完成的事业,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达标检测1、读下面的句子,再找出课文中和它相联系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1)、 1927 年 4 月 28 日,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2)、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3)、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2、用几个词语概括你眼中李大钊: 。 测评反馈,及时矫正盘点收获1、学到这里我明白了: 。2、学到这里我懂得了: 。 总结归纳长宁学区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学校 审核人 授课教师 时间 科目 语文 年级 六 编写人 申云霞课题 *11. 灯 光 课时安排 一

10、课时学 案 导 案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战地、突击、歼灭、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重难点1、理清课文表达的顺序。2、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关系。预习任务1搜集解放战争时期的战斗英雄的故事。查阅资料,了解故事背景。2、掌握本课的主要内容,积累词语。3、我的质疑。导入新课,展示强化目标自1我会用心把课文读两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主学习通顺.流利。2我会正确

11、认读下面的词语,并给带点字注音。憧憬( ) 璀璨( ) 郝副营长( ) 皖南( )围歼( ) 沉着( )通过自学生字,我认为易读错的字有 3请同学们走进课文,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1).课文讲了年的,负责没想到。在这时刻,郝副营长。战斗胜利了,但。(2).课文哪些地方写现在?哪些地方写往事?文章的表达顺序是什么?(可以按照这篇课文先写然后结尾的方式回答)走进学生,了解学情合作探究1、快读课文,想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 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把有关语句画出来,再深入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2、找找文中写“灯光”的句子,想想从

12、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3.集体交流,精讲点拨。4、体会写法深入小组,点拨指导读读课文开头和结尾自然段,体会文章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5、在这星火光中,在华灯照耀的今天,我们似乎还能看到郝副营长那张年轻的脸,还能见到李大钊那张什么的脸?(平静而慈祥的脸)还能见到谁的脸?达标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憧憬( ) 漆黑( ) 歼灭( )阻击( ) 点燃( )2.联系全文,选择词语,完成小诗。电灯 火光 这次战斗的胜利 一个光明的世界 全国人民的解放一星( ) ,就是你的生命,一盏( )就是你的追求。为了( ) ,为了( ) ,你点燃了心爱的书本,也点燃了生命的火光。战友啊,亲爱的战友,是你用生命点亮了( ) 。(可以有感情的读给你心中的英雄-郝副营长听一听。 )3、品读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填空。“多好啊!”在文中出现过次。第一次是在时发出的由衷赞叹,由此引出第二次是在时自言自语说的,他当时可能会想.第三次是跟谈话时说的,他当时可能会想。4、文中一定有很多你喜欢或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