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真意切释猜嫌》教学设计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914998 上传时间:2017-10-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真意切释猜嫌》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情真意切释猜嫌》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情真意切释猜嫌》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情真意切释猜嫌》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情真意切释猜嫌》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情真意切释猜嫌》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真意切释猜嫌》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 辽宁省东港市 第三中学 授课人 温长军 学科 语文 课型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题 情真意切释猜嫌教学设计知 识 与 能 力 理解文意,激发学生兴趣,希望他们重读红楼梦 。结合个性化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过 程 与 方 法表演课本剧:感受文本内容。 筛选信息:把握关键信息,分析人物思想情感。细节品析: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掌握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教学目标 情 感 态 度与 价 值 观 树立竞争不等于一味对抗、友爱利于互助进步思想。教学重点 理解“情真意切”利于融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教学难点 筛选并概括文章的关键信息,理解文章主旨;结合细节分析,

2、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的方法教 学 环 节 教 学 内 容(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一、交流导入 同学们喜欢小说吗?那么,同学们喜欢古典长篇小说红楼梦吗?你看过吗?你对红楼梦了解多少?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曹雪芹写红楼梦 , “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因贫病交困,加之爱子夭折悲伤过度,全书未尽即与世长辞。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为清人高鹗所续。研究者一般认为高鹗在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上以悲剧结束,还是遵循曹雪芹原旨的,但写贾府的结局为“兰桂齐芳” ,家道复初,却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

3、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官僚家庭由盛而衰的过程,歌颂了青年男女对封建伦理道德的叛逆精神教 学 环 节 教 学 内 容(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二 红楼梦知识小测试和追求个性自由的美好情感,抨击了黑暗腐朽的封建统治,为封建末世唱响了一曲哀婉的悲歌。(板书)人亡红楼梦家散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红楼梦是一部集园林、绘画、服饰、饮食、医药、歌词诗赋为一体的文学巨著;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是古代白话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材料:红楼梦的影响有人说,若在璀璨的文学遗产当中,只选一部必读,那么,只有红楼梦了。开谈不说红楼梦 ,谈尽诗

4、书也枉然。得硕亭草珠一串毛泽东一次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紧接着自言自语道,还有一部红楼梦 。后世评价:“中国第一奇书” “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 “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中国三门“显学” (显赫的学问红学、甲骨学、敦煌学)之一 世界文学史上为一个作家专门成立的文学研究会只有两个:一个是红学会,一个是莎学会。黛玉是贾母的 A.孙女 B.女儿 C.外甥女 D.外孙女王夫人是黛玉的 A.舅妈 B.嫂子 C.姑妈 D.外婆 黛玉和宝钗是 A.表姐妹 B.无血缘关系 C.堂姐妹 D.亲姐妹“一语未了,只听后院有人笑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

5、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 (第三回)这是黛玉进府的一段。请判断,来人是A.王夫人 B.贾探春 C.贾 宝玉 D.王熙凤“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这首西江月说得是 A.贾雨村 B.贾政 C.薛蟠 D.贾宝玉有一次史湘云劝宝玉会官员,谈仕途,被宝玉抢白,并说有一个人从不说这种混账话,这个人是A.袭人 B.黛玉 C.宝钗 D.探春“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这诗句摘自林黛玉的A.葬花辞 B.哭花阴诗 C.桃花行 D.咏白海棠 在大观园里,宝玉、黛玉共同为一本书吸 引,两人一同欣赏,这本书是A.牡丹亭 B.西厢记 C.诗

6、经 D.唐诗三百首“两弯似蹙非蹙卷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描写的是A. 贾迎春 B. 李纨 C. 林黛玉 D.薛宝琴她穿着“不见奢华,惟觉淡雅” ,她“罕言寡语,安分随时” ,她“品格端方,容貌美丽” ,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教 学 环 节 教 学 内 容(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三林黛玉和薛宝钗她是A.袭人 B.黛玉 C.宝钗 D.探春三林黛玉和薛宝钗红楼群芳中异彩高标的两奇葩师:请谈谈你所了解的林黛玉和薛宝

7、钗?林黛玉 薛宝钗 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理解:“停机德”指的是出自战国时代燕国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贤淑之德的故事。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 ,这里是赞叹宝钗。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咏絮才”这里喻指黛玉应怜惜 。 玉带林中挂倒过来是指 “林黛玉” 。好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的写照。 金簪雪里埋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林黛玉林如海与贾敏的女儿,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扶养。虽然

8、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敏慧真纯,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宝玉有着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封建势力残忍地扼 杀了。林黛玉泪尽而逝, “魂归离恨天”。 薛宝钗薛姨妈的女儿,家富貌美,举止娴雅。她恪守封建妇德,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被贾府认定与宝玉是“金玉良缘” 。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骗娶薛宝钗为妻。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与林黛玉的“木石前盟” ,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教 学 环 节 教 学 内 容(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四文本

9、研析请说说你印象中黛玉和宝钗两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开始后来解题节选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回目:金兰契互剖金兰语文题:情真意切释猜嫌问题:文题来处我们知道了,可是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什么问题呢?有这样三个问题“猜嫌”从何而来?如何“释”?怎见得“情真意切”?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我们就基本上完成了对文本的研习,下面,我们就从这三个问题入手对文本进行研析具体研习知心话。 易经:“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比喻情投意合的知心朋友“猜嫌”从何而来?标题中的“猜嫌”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材料:薛宝钗之“奸”薛宝钗的为人,早已获得贾府上下的普遍赞许,她又格外用力地

10、取悦贾府的统治者。元春从宫里送出的灯谜本不新奇,她故意只说难猜;贾母要她点戏点菜,她就专点热闹戏文和甜烂食品;金钏被逼自杀,她为了安慰王夫人,反说金钏糊涂。起嫌教 学 环 节 教 学 内 容(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林黛玉进贾府(第三回)薛宝钗进贾府(第四回)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

11、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红楼梦第五回 如何“释”?宝钗怎样做,才能释“猜嫌”呢?明确:满怀真切情意对待黛玉筛选关键信息:望候体 谅,从不苛责; 谈论病症,提出建议;推心置腹,排遣烦闷;赠送燕 窝,解决 烦难; 离开之时,答应再来。林黛玉 薛宝钗身体:素犯嗽疾,今秋加重 “望候”性格:“禁不得一些委屈” “体谅”心情:“闷” “厌烦”表现:“接待不周,礼数粗忽” “都不苛责”林黛玉 薛宝钗心灰意冷“不中用” “死生有命” 说病问医感动 同情怜惜素日误解对方 前日得教导宽容 提出建议今日明

12、白知音 “燕窝粥”袒露心扉诉“心里的烦难”寄人篱下的辛酸 推心置腹伶仃孤女的凄凉 “我也和你一样”一无所有的难堪 “也算同病相怜”希望日后多来往倾谈通过对以上细节的分析,你可以看出薛宝钗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明确:宽容体贴、善解人意(恪守礼教;圆滑世故;温和端正)教 学 环 节 教 学 内 容(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怎见得“情真意切”?林黛玉:生性孤傲,却坦率认错,可见实在是被对方折服了。禀性高洁,此番却坦陈寄人篱下的痛苦心声,多么难得!薛宝钗:时时宽容大度;处处关心体贴;语语设身处地;真诚能释猜嫌。课文中,哪里可以看出“猜嫌”已“释”呢? 情态变化:叹笑忙笑对宝钗

13、的态度变化:感激道歉倾述高兴补充:40 回之前,林黛玉对薛宝钗是十分嫉妒的,不时尖刻的挖苦她和宝玉的关系(尤其薛宝钗刚来之时) ,但薛宝钗一直不以为意,逐渐自己也不好意思,继而在不断冲撞中黛玉逐渐认识到薛宝钗的见识、处事、学识确实都比她要高,而且很有度量,就开始由妒到敬到服(45回薛宝钗告诫她不要看那些艳诗杂书,黛玉心中暗服足以证明) 。事实上到 50 回之后,两人的关系已经很好,形同姐妹,已经完全没有了宝钗刚来时的那种水火不容的状态。通过对以上细节的分析,可以看出林黛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明确:坦率真诚(多愁善感;聪慧率真;口齿伶俐)分析人物个性化语言本课时我们通过筛选并概括文章的关键信息,理

14、解文章主旨;结合细节分析,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本文细节描写主要是个性化语言描写。人物身份相吻合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特定环境相吻合人物性格相吻合人物思想相吻合林黛玉:敏感多疑、孤高傲世、超凡脱俗、曲高和寡、尖刻小气、谨慎小心。教 学 环 节 教 学 内 容(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五、难句解析六、拓展延伸薛宝钗:知书达理、行为豁达、举止得体、深得人心。总结:老舍先生说“文学是语言”。红楼梦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塑造出一批批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是得力于人物语言的精妙安排,人物语言是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法之一。比如若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的;你竟不介意, 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那个”指什么?“那些话”指的是什么?明确:“那个”:行酒令时黛玉所说牡丹亭西厢记中的 “良辰美景奈何天”等“艳词” 。(四十回)“那些话”:“既认得了字,不 过拣 那正经书看也罢了,最怕见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等话。 (四十二回)“我再不轻放过你的”表现了林黛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明确:尖刻小气材料:周瑞家的进来笑道:“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来与姑娘戴。 ”宝玉听说,先便说:“ 什么花?拿来给我!”一面早伸手接过来了。开匣看时,原来是两枝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