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教学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9140502 上传时间:2020-01-06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生素教学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抗生素教学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抗生素教学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抗生素教学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抗生素教学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生素教学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生素教学培训课件PPT(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章 抗生素,一、-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红霉素、罗红霉素、 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三、氨基糖甙抗生素: 链霉素、庆大霉素、 (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 四、广谱抗生素: 四环素、氯霉素 五、其它: 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一、-内酰胺类抗生素 (b-lactam Antibiotics),、青霉素类: 天然青霉素(PG) 半合成青霉素 、头孢菌素类(共4代); 、-内酰胺酶抑制剂; 、非典型-内酰胺类。,-内酰胺类抗生素分类,History,Paul Ehrlich :建立选择性毒性概念; In 1928,Sir Alexander Fl

2、eming: 苏格兰生物学家,发现 Penicillium notatum可使培养的葡萄球菌裂解、死亡。 但感染创口涂抹、染菌鼠喂食培养物均无效。健康动物注射:仅仅观察了毒性。 停止进一步研究,但在1929年的论文中提及。,Flemings Petri Dish,Sir Alexander Fleming,抑菌圈(Zone of Inhibition),在青霉菌周围无细菌生长 抑菌圈无细菌生长是由于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扩散造成,Penicillium notatum,Staphylococcus aureus,In 1939 Florey及Chain: 分离获得青霉素。并证实注射Fleming的

3、培养物有效。二战中应用。 In 1945 Fleming、 Florey及Chain三人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但是,青霉素对结核病无效。 193944 A. Schatz:分离出链霉素streptomycin In 1952 S. Waksman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b内酰胺类抗生素 (b-lactam Antibiotics),青霉素G,头孢菌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膜上的细胞壁肽聚糖合成酶(又称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活性而阻碍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和交联,使细菌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死亡。 各种细菌PBPs数目、分子量不同,对-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也不同。 哺乳动物无细胞壁,不受-

4、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影响,故对机体的毒性极小。,(一) -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机制,(二)细菌的耐药性机制: 1产生水解酶: 细菌能产生-内酰胺酶(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等)使-内酰胺环裂开而失去活性。 2酶与药物牢固结合: -内酰胺酶可迅速牢固结合广谱青霉素和第二、三代头孢菌素,使药物滞留于细胞膜外间隙而不能到达靶点(PBPs)发挥抗菌作用,此种耐药性又称“牵制机制”。,3PBPs的改变: 耐甲氧西林金葡球菌(MRSA)具多重耐药性就是由于PBPs改变引起。 4胞壁和外膜通透性改变: 使药物的透入减少而耐药。 5自溶酶缺少,(三)天然青霉素:青霉素G (Penicillin G),青霉素G(peni

5、cillin G)水溶液不稳定,室温中逐渐分解失效,生成抗原性降解产物或聚合物(过敏原),应用时需临时新鲜配制成水溶液,需皮试。 抗G球菌:高效 青霉素G对大多数G球菌如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多数金葡球菌等作用强大。,1抗菌谱:窄谱抗菌素(narrow spectrum),抗G杆菌:高效 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 均对青霉素G敏感。 抗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百日咳杆菌 (G 菌) :高效。 抗梅毒、钩端螺旋体:高效。,优点: 对G菌的强大杀菌作用; 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 毒性极小。 缺点:口服无效(不耐酸),需 iv 或 im; 抗菌谱窄; 过敏; 不耐-内酰胺酶。,、青霉

6、素G特点:,、青霉素G药动学: 不耐酸,口服吸收少,需注射给药。 分布广泛: 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能分布于各种关节腔、浆膜腔、肝、肾等组织。 脑脊液中的含量较低。但炎症时,透入脑脊液的量可提高并达有效浓度。 基本以原形经尿排泄,约90经肾小管分泌,10经肾小球滤过。,、青霉素G临床应用: 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 心内膜炎; 大叶肺炎; 流行性脑膜炎。 治疗放线菌病、钩端螺旋体病、梅毒、 回归热的首选药。 与抗毒素(抗血清)合用治疗破伤风杆菌、 白喉杆菌、炭疽杆菌感染。,、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呼吸、循环、中枢、胃肠道症状)、药疹、溶血性贫血及粒细胞减少等。 过敏性休克及其救治:发

7、生率0.0040.04%。可用0.1%肾上腺素注射液0.5ml sc或im急救,严重者加用氢化 可的松和抗组胺药物。 赫氏反应 治疗梅毒或钩端螺旋体病时发生。表现:全身不适、寒战、发热、咽痛、胁痛、心跳加快等,加重病情,危及生命。 肌注局部可发生周围神经炎。,青霉素过敏原因: 青霉素具有不稳定的-内酰胺环,水溶液 不稳定,可发生: 、降解反应:生成青霉噻唑酸、 青霉烯酸等降解产物; 、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聚合物。 这些致敏原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形成抗原,引 起变态反应。,(四)半合成青霉素,耐酸青霉素类 : 品种: 青霉素V(苯氧甲青霉素)、非奈西林(苯氧乙青霉素)、叠氮类青霉素、环青霉素。 特点

8、: 耐酸可口服,但不耐酶。 抗菌谱与青霉素G相同,活性较青霉素G弱,故不宜用于严重感染。,耐酸耐酶青霉素类 品种: 苯唑西林(oxacillin)、氯唑西林(cloxacillin)、 双氯西林(dicloxacillin)、氟氯西林。 特点: 耐酸、耐酶,口服有效。 抗菌活性不及青霉素G。 主要用于耐药金葡菌感染以及需长期用药 的慢性感染。,广谱青霉素类 (broad spectrum) 氨苄西林(ampicillin)、阿莫西林(amoxycillin)、 匹氨西林(pivampicillin)。 特点:耐酸可口服,不耐酶。 对G和G菌均有杀菌作用。 但是对绿脓杆菌无效。 临床用途:氨苄西

9、林主要用于伤寒、副伤寒,尿路和呼吸道感染。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不如阿莫西林。,抗绿脓杆菌广谱青霉素类 羧苄西林(carbenicillin)、磺苄西林(sulbenicillin)、 哌拉西林(piperacillin)、替卡西林(ticarcillin)、 阿洛西林(azlocillin)、呋苄西林(furbenicillin)、 美洛西林(mezlocillin) 特点:不耐酸,不耐酶,不能口服。 广谱且对绿脓杆菌作用较强。 临床用途:主要用于治疗绿脓杆菌、大肠 杆菌及其他肠道杆菌的感染。,(五)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cephalosporins),第一代头孢菌素,药物:头孢噻吩(先锋霉素

10、号)、 头孢噻啶(先锋霉素号)、 头孢氨苄(先锋霉素号)、 头孢脞啉(先锋霉素号)、 头孢拉定(先锋霉素VI号) 。,第一代头孢药物特点: 抗菌谱: 对G菌高效,包括产酶金葡菌,作用小于PG,优于第4代头孢; 对部分G菌有效,作用小于第24代头孢。 对绿浓杆菌、厌O2菌无效。 对G菌的-内酰胺酶稳定性差。 有肾毒性 。,第二代头孢菌素,药物:头孢孟多,头孢呋新,头孢克咯。 特点: 抗菌谱:抗G菌作用 第1代头孢。 但对绿脓杆菌、厌O2菌无效。 对G菌产生的-内酰胺酶稳定。 肾毒性 第1代头孢。,第三代头孢菌素: 头孢噻肟、头孢曲松、 头孢他定、头孢哌酮 第三代头孢菌素特点: 1、抗菌谱:抗G菌

11、作用 第2代; 对绿脓杆菌,厌O2菌有效。 头孢他定:最强的抗绿脓杆菌抗生素。 2、对-内酰胺酶稳定性 第1代头孢。 3、基本无肾毒性。 4、可进入脑脊液。,第四代头孢菌素: 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匹胺 抗菌谱和特点: 1、对G 、 G均高效。对耐第三代 头孢菌素的 G杆菌仍有效。 2、对金葡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克雷 伯菌、流杆、嗜血杆菌性肺炎等高效。 3、透入脑脊液。 4、无肾毒性。,头孢菌素临床应用:抗严重细菌感染 第一代: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 口服用于轻中度呼吸道,尿路感染。 第二代:用于G菌感染。 第三代:用于尿路感染和危及生命的败血症、 脑膜炎、肺炎等严重感染。 第四代:对

12、G 、 G均高效。用于金葡 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嗜血杆菌性肺炎、 败血症等。,头孢菌素作用特点小结: 、头孢菌素类对-内酰胺酶一代比一代 稳定; 、肾毒性一代比一代低; 、抗G+菌作用一代不如一代, 抗G菌作用一代比一代强; 、第四代对G 、 G的抗菌力都很强; 、第三代和第四代都能透入脑脊液; 、与青霉素类有协同抗菌作用; 、与青霉素有部分交叉耐药现象。,(六)-内酰胺酶抑制剂 ( Beta-lactamase inhibitors),常用三种: 克拉维酸( Clavulanic acid,棒酸); 舒巴坦( Sulbactam,青霉烷砜); 三唑巴坦(Tazobactam) 。 特点:

13、1、抗菌谱广,但抗菌活性低。 2、抑制-内酰胺酶。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合用有协同作用,使不耐酶抗生素的抗菌谱增广,抗菌作用显著加强。,b-lactamase Inhibitors: 药物协同作用的范例,Augmentin = amoxicillin + clavulanate Unasyn = ampicillin + sulbactam,Drug Synergism:1+1 2,协同作用机制(Mechanisms of Synergism): 1. 抑制破坏药物的酶(inhibition of drug-destroying enzyme); 2. 连续阻断作用(sequential bl

14、ocking); 3.抑制其他代谢途径的酶( inhibition of enzymes in different metabolic pathways); 4. 共同作用于同一靶点(multiple drugs for same target).,go,(七)非典型的-内酰胺类,一、碳青霉烯类(泰宁/泰能)的主要特征: (1)抗菌谱最广的一类抗生素(G+、G菌、需氧菌、厌氧菌均有抗菌作用); (2)对绿脓杆菌外膜通透力强; (3)最低抑菌浓度 (MIC) 与最低杀菌浓度 (MBC) 接近; (4)对大多数-内酰胺酶稳定,对超广谱 -内酰胺酶 (ESBL) 亦稳定; (5)有的结合GABA受体

15、,有一定CNS毒性。,亚胺培南(亚胺硫霉素,泰宁/泰能): 特点:高效、广谱抗菌、耐酶、不耐酸。 泰宁:本品在体内易被去氢肽酶水解失活。所 用者为与肽酶抑制剂西司他丁(cilastatin) 的复方,称为泰宁/泰能(tienam),稳定性 好,供静脉滴注。仅少量进入脑脊液。 抗菌谱:G+菌(包括MRSA),G菌(包括绿脓,军团菌等),厌O2菌均极有效。,泰宁临床应用: 多种细菌、需氧/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尚未确定病原菌前的早期治疗。 G+菌、G菌、厌氧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泌尿系统和腹腔感染、皮肤软组织、骨和关节、妇科感染等。 泰宁副作用: 1) 过敏反应:药疹、瘙痒、荨麻疹。 2 )

16、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 3 )肝脏副作用:ALT升高等。,二、单环-内酰胺类抗生素,氨曲南(噻肟单酰胺菌素): 1、窄谱: 对G菌作用强,对绿脓杆菌 有效,但军团菌,厌O2菌耐药。 2、耐药性: 耐药菌发展慢。 3、应用:G杆菌所致严重感染,-内酰胺类抗生素要求: 1掌握-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机制及 耐药机制。 2掌握天然青霉素的主要抗菌谱、体内过程 的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3掌握各类半合成青霉素的抗菌作用特点。 4掌握一四代头孢菌素的抗菌作用特点及 相互区别。 5熟悉-内酰胺酶抑制剂的作用特点。,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Macrolides),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代表药物:红霉素(Erythr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