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及论述复习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9014605 上传时间:2020-01-0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9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及论述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及论述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及论述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及论述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及论述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及论述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及论述复习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及论述复习 简答题 1、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尖锐。在政治上,实行 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 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登记制度。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2、简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监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 3、简述瓦窑堡会议的内容和意义。 答:1935 年 12 月,

2、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 倾冒险主义、 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 提出了再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同意战线的 新政策。 瓦窑堡会议为迎接全国抗日新高潮的到来做了理论和整治上的准备。 4、简述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日益加深的主要原因。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国民党统治去的整治经济危机日益加深。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答接收变成“劫收” ,大发“胜利财” ,从而使更多的民众期望破 灭。 (2)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修养生息、和平见过的意愿。实行反人民的内 战政策。 5、简述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提出的

3、主要思想。 答: (1)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 (2)在有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坚持工业和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中央工业 和地方共轭并举等“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3)正确解决好综合平衡的问题,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生产和生活的问题,处理好国家、 集团和个人的关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6、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分配方案及其意义是什么? 答: 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田地分九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 配。16 岁以下减半。 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立案,代表了农 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

4、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 7、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 答: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整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 内容,强调对外争取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同事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强调民 权为一般平民所公司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在“平均地权”基础上增加了“节制资 本”的原则,并提出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新三民主义和中共在民主革命实践的纲领在基本 原则上的一致的,成为国红合作的整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8、简述中国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及其关系。 答: (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即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领导

5、的 正面战场。 (2)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始终是中国抗震的重要战场具有重要地位。1937 年 11 月太原 失陷后,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八路军在敌后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 (3)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逐渐形成,在战略上相互配合。 9、简述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运动的积极作用。 答: (1)广大农民对中国共产党更加信任和拥护,工农联盟以及解放区的人民民主政权得到 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2)广大农民从封建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解放区农村的经济面 貌得到明显改观。 (3)大批青壮年农民踊跃参军配合解放军作战,人民解放军战争有了巩固的后方和最基本 的人力物力保证。 10、

6、简述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特点。 答: (1)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改变资产阶级所有制 (2)在改造的同时,给予人们必要的工作安排 (3)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对他们中间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且在改造事业中有贡献 的代表人物给予恰当的整治安排。 11、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简述为 什么 1912 年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答: (1)在对外法令上,1912 年 3 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宪法效力的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 (2)在制度上, 孙中山先生在 1912 年在南京成立了南京临时政府, 并被推选

7、为中华民国临 时大总统,制度为内阁总理制。 (3)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性质。 12、秋收起义后, 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当机立断, 带领起义部队向敌人控制比较薄 弱的山区转移。随后在江西省永新县的三湾村,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改编。简述三湾改编的主 要内容。 答: (1)资遣一部分不愿留队的人员,部队缩编为 1 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 团; (2)在部队中建立党的组织,做到连有支部,营团有党委,连以上设党代表; (3)规定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建立士兵委员会,参加部队的管理,协助进行政 治工作和群众工作。 13、简述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早期

8、探索时期,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一文的重要意义。 答: 正确地总结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客观规律, 为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文中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 为中共八大召开进行了思想上和理 论上的准备, 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文献, 并对即将开始的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具有 极其重要的意义。 14、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 这一统一战线中存在着两个联盟。 简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统一战线中的两个重要联盟及其相互关系。 答: (1)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它真正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

9、靠; (2)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3)正确地发挥两联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它们互相促进。 15、近代中国诞生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 近代中国工人阶级既具有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 优点又具有其特点,简述其特点。 答:(1)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其革命性最强。 (2)它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形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进的思想。 (3)它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16、简述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先后颁布的两个重要纲领性文件及其特点。 答(1)1853 年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是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 改革方案,最能体

10、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 (2)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 ,这是一个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 17、简述五四运动区别于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答: (1)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也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革命 运动。 (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开端。 18、1935 年 1 月 15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简述遵义会议集中解决的主 要问题及其历史意义。 答: (1)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 (2)遵义会议挽救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

11、和中国革命,开始建立毛泽东为代表的新 的中央领导, 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整治上走 向成熟。 19、在拨乱反正过程中,极少数人打着“解放思想”的幌子,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党的错误 加以夸大和渲染。针对这种情况,1979 年 3 月 30 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简述邓小平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答: (1)四项基本内容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 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2)重要性: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如果动摇了其中任何一项,就动摇了整个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20、

12、19 世纪 60 年代,面对统治危机,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内部的洋务派进行了一系列“自救” 活动。简述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以及洋务新政的兴办。 答:(1 根本的指导思想是“自强” 、 “求富” 。其分类思想就是“师夷制夷” 、 “中体西用” 八个字。 (2)洋务新政的兴办包括: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创建新式学堂、创建新式 军队。 2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新中国和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过程中, 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贡献。 简述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 标和步骤的理论贡献。 22、新中国建立初期, 也面临着许多严重的困难和一些紧迫的问题。 这对于刚刚

13、执掌全国政 权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也是新的严峻的考验。简述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严峻考验。 答:(1)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2)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3)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4)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23、1926 年至 1927 年,北伐军在以加仑为首的苏联军事顾问的建议下,制定了集中兵力、 各个歼敌的战略方针。简述北伐战争的作战目标以及作战方针。 答:北伐直接打击的目标是北洋军阀,主要有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势力。国民革命 军制定了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略方针

14、:首先向湖南、湖北进军,长驱直进,迅速消灭北 洋军阀中最薄弱的一环吴佩孚的主力, 争取张作霖、 孙传芳两部在一段时间内保持 中立;待两湖战场取得胜利后,再引兵东向,消灭孙传芳部;最后,北上解决实力最为雄厚的 张作霖部。 24、简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能够战胜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主义、夺取胜利的重要原因。 答: (1)中国人民的坚决斗争。 (2)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 (3).英美等国际力量的支持。 (4)中国抗战的正义性和日本侵略的非正义性。 第三大题:论述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是什么? 1)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破产之后,得到了列宁领导的共产国 际代表的指导和帮助,以

15、俄国布尔什维克为榜样,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它所 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 是在帝国主 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 是在斗争中同各种资产阶级、 小资 产阶级社会主义划清服界限的科学社会主义。 2)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革命 性,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 所以, 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知道思想的党, 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 际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2、试述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深刻启示。 第一,中国特色

16、社会主义道路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实践充分证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来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 本经验,是完全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 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第二,居安思危,长期艰苦奋斗。改革开放 30 年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由于 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占有资源少,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排在世界 100 位之后。 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就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 危,长期艰苦奋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第三,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 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