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甲午中日战争课件教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9009460 上传时间:2020-01-0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甲午中日战争课件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八年级历史甲午中日战争课件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八年级历史甲午中日战争课件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八年级历史甲午中日战争课件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八年级历史甲午中日战争课件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甲午中日战争课件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甲午中日战争课件教材(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第4课 学习目标: 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 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一、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日本蓄谋已久 岛国。人多,地少, 资源贫乏。 明治维新走上资本 主义道路 国力日强 日本发展资本主义 中存在什么矛盾? 改革不彻底 封建残余浓厚 国内市场狭 小 资源少 生产发展 受到阻碍 广大工人、农民生活极端 贫困,阶级矛盾尖锐 1892:23万 甲午战争前日本扩军备战概况 1892:41% 1890:316% 1881:166% 18831894 日本共开支陆海军 军费2

2、69亿日元 战舰:31艘 (59万余吨) 鱼雷艇:24艘 (1400余吨) 军费开支占国 家预算 到1892年,日本建立起一支近代化海陆军,并举行大规模军事 演习,把中国的海军做为它的“假想敌人”,伺机对中国发动大 规模战争。 朝鲜 中国 (东学党起义) 支 援 求 助 日本 资本主义发展 需要殖民地 增 兵 针 对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1894 -1895) 甲午中日战争 黄 海 战 役 1894 1895 原因 经 过 结果 及影 响 日本为了实现征服朝鲜、侵 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邓世昌牺牲,双方损失相当。 黄海海战 致远舰部分官兵 致远舰直冲敌舰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邓

3、 世 昌 生于1849年,卒于1894 年, 近代著名海军将领,祖籍广东 番隅,黄海海战时为致远号巡 洋舰管带,1894年9月17日在黄 海海战中为国捐躯。 日本:获得黄海制海权 北洋海军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卫港內 ,不许巡海迎敌,使日本取得了黄海海 域的制海权,从而大大便利了日本的进 一步侵略。 辽 东 半岛战役 1894 1895 旅顺、大连失陷,日军屠杀中国居民 甲午中日战争 黄 海 战 役 原因 经 过 结果及 影响 日本为了实现征服朝鲜、侵 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邓世昌牺牲,双方损失相当。 旅 顺 大 屠 杀 黄海大战后,实力尚存。由于李鸿章消极避 战,言“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4、。致使北洋舰队 失去战机。广大爱国官兵虽誓死抵抗,但终难挽 回败局。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威海卫之战,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丁汝昌 宁死不降 自杀殉国 战前:不作认真准备 战中:避战自保,消极迎敌 万寿庆典,挪用军费 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中国半 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黄 海 战 役 辽 东 半岛战役 威 海 卫 战 役 1894 1895 原因 经 过 结果 及影 响 日本为了实现征服朝鲜、侵 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邓世昌牺牲,双方损失相当。 旅顺、大连失陷,日军屠 杀中国居民 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时的情形。 签订马关

5、条约的日本马关春帆楼 三、中日马关条约 1、时间:1895 年4月 2、地点: 日本马关 3、代表:李鸿章、伊藤博文 4、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岛、 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增辟通商口岸。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5、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 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大大 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1) 割让辽东、台湾和澎湖 威胁京津地区安全 助长列强分割中国的野心 2) 赔款二亿两白银 加重人民的负担 增长了日本的侵略力量 3) 增开商埠 便利日本等国家掠夺中国 长江流域的财富 四、马关条约的影响 内 容影 响 马关条约签订后开发的通商口岸 重庆沙市

6、杭州 苏州 1) 割让辽东、台湾、澎湖 威胁京津地区安全 助长列强分割中国的野心 2) 赔款二亿两白银 加重人民的负担 增长了日本的侵略力量 3) 增开商埠:沙重苏杭 便利日本等国家掠夺中国 长江流域的财富 4) 允许日在中国开设工厂 便利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四、马关条约的影响 内 容 影 响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企图独霸中国东北 俄国的盟国 法国 德国 日 本 策划 干涉 俄国 支持 干涉 意欲在远东扩大侵 略势力 缓和与俄在欧洲的 矛盾 支持 干涉 清政府 还 辽 赎辽费 3000万 两白银 国别“势力范围”割占或租借地 德山东强租胶州湾 俄

7、长城以北和新疆强租旅顺、大连 法广东、广西和云 南 强租广州湾 英长江流域强租“新界”、威海卫 日福建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俄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法国 北京 熊代表俄国 虎代表英国 肠代表德国 蛤蟆代表法国 日代表日本 鹰代表美国 割让台湾给近代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台湾是我国沿海的第一大岛,与福建 省隔台湾海峡遥遥相对,具有极其重 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日本占领 台湾,不仅掠夺了资源宝库,而且又 把台湾当作侵略我国东南沿海各省的 基地。 甲午战争后社会上流传的一句诗: 台湾是中国的 领土,为什“ 今已归日本 ”“ 颐和园又 搭天棚”,干 什么?这两件 事联

8、系到一起 ,说明了什么 问题? 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今已归日本” 说明马关条约已经签订,台湾 已割让给日本。颐和园又继续进行 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这两件 事情联系在一起,说明慈禧太后和 李鸿章之流的投降派苟且贪安的卖 国嘴脸 比一比 马关条约 南京条约 通商: 内 容 赔款; 影响 2100万元 广州、厦门 福州、宁波、 上海 中国开始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大大加深了中国 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重庆、沙市 苏州、杭州 白银2亿两 割地:香港岛 辽东半岛、台湾岛 澎湖列岛 一、选择题。 1.黄海战役中牺牲的致远号管带是: A.左宝贵 B.刘步蟾 C.邓世昌 2.标志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事件是:

9、 A.威海卫之战 B.辽东战役 C.黄海战役 巩固 C A 3北洋舰队在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 A.李鸿章“避战自保” B.日军偷袭威海卫后路 C.日舰封锁威海卫港 D.丁汝昌自杀后舰队失去指挥 4.规定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口通商的条 约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A D 5.第一次以条约的方式允许外国商人在中国开设工厂的 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C 6.马关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不平等条约相比较, 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A.割地的面积 B.赔款的数额 C.开放的口岸 D.开放工厂的特权 D 练习 二

10、、填一填。在下图空格中填入相应的地名。 大东沟 威海卫 丰 岛 甲午战争的惨败,除了暴露清政府的腐败可欺 之外,这场战争对中国、日本,对世界其他帝 国主义还会造成什么影响? A. 甲午战争的惨败,一方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 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也为中国人民敲响了警钟,有识 之士普遍认识到亡国之祸近在眼前,这为战后维新变法 运动的兴起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B.对日本来说战争的胜利提高了它的国际地位,大量战 争赔款和其它侵略权益促进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很快成 为亚洲强国。 C.对其他帝国主义来说,大大刺激了西方列强侵略中 国的野心,甲午战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勿忘国耻 自强不息 1927年7月25日,田中义一(日本首相, 陆军 上将)提出了世称田中奏折。这个秘密文件的 主要内容是阐述侵略中国的方针政策。田中奏折 提出日本新大陆政策的总战略是:“欲征服中国 ,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日本获取全中国的资源以后,“就可以进而征服印 度、南洋诸岛、中小亚细亚以至欧洲。”“大和民 族在亚洲大陆显露身手,掌握满蒙的权利则为首要 关键。” 侵略步骤是:第一期夺取台湾,第二期夺取朝 鲜,第三期夺取满蒙,第四期征服全中国,第五期 征服全世界。 日本大陆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