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汉语课堂语境对留学生口语输出的影响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9008961 上传时间:2020-01-03 格式:PDF 页数:50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汉语课堂语境对留学生口语输出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初级汉语课堂语境对留学生口语输出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初级汉语课堂语境对留学生口语输出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初级汉语课堂语境对留学生口语输出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初级汉语课堂语境对留学生口语输出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级汉语课堂语境对留学生口语输出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汉语课堂语境对留学生口语输出的影响(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c 迤 k 4 I 喜 戳 逢 蕉 童 露 驾 辔 京 冬 童 矗 墓 警 。 氆 吃 噶 i 妻 譬 毛 g 分类号: 密级: 学校代码:1 0 1 6 5 学号:2 0 0 8 1 0 2 8 5 逢享虚矿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辩氍 汛辽 初级汉语课堂语境 对留学生口语输出的影响 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 P r i m a r yC h i n e s eC l a s s r o o m C o n t e x to nt h eO u t p u to f F o r e i g nS t u d e n t s 作者姓名:冯洁 学科、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

2、言学 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导师姓名:王振来教授 2011 年0 6 月 、 以 I h , 由I。l- 叶P 咐瞥,j 一 0i 哼 - - 得第二语言似乎都 是在与他人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语言各成分的 。语言习得是一个错误尝试驱动的过 程,怎样引导学生不断尝试这些规则的运用,对语言习得会产生什么样影响是我们关注 的焦点。 m 丁雪欢母语与二语习得顺序过程的异同及其原因分析【J 】语言文字应用,2 0 0 6 ( 5 ) :8 7 * G a s s ,S M I n p u t ,I n t e r a c t i o n ,a n dt h eS e c o n dL a n g u

3、 a g eL e a l l l e r M a h w a h N J :L a w r e n c eE d b a u r a A s s o c i a t e s 19 9 7 嘞 - , j , I 0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四、基于课堂交互的口语输出 ( 一) 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课堂交互 我们在观察幼儿习得母语的过程中可以得出很多结论,但至少有两条是很明确的。 首先,他们知道了语言几乎都是基于说话的,而且这些话语都是有意识的,也是有含义 的。其次,幼儿还学到了谈话的一方需不时地对对方的话做出回应,这就形成了一次交 谈;并且对话是轮流进行的。他们对大人的反应会鼓励大人们继续和

4、他们交流。这种社 会交互模型我们在课堂交互中也清楚意识到,学习者的语言输出应该以表达某种意义为 目的,不能为了输出而输出,更不能强迫学习者超越现有水平实现语言输出,所有输出 在本质上都应该是基于交际的。 通常,我们假设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交流,而维果茨基的理论颠覆了这一命题。孩 子们试图交流,而在这种试图交流中,他们习得了语言。幼儿对话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得 到大人们的帮助,于是就用语言影响周围的人。他们能提出问题、争论、评论甚至开玩 笑。早期的争论有很大的模仿成分,如科瑞的妈妈谈正事时,都叫科瑞的全名,所以当 她被告知进屋时,她说:“我是马拉科瑞巴蒂芝,我不进去。 意思就是“我是一 个重要的人物,

5、因此,当我说不时,它就是有分量的 。很多时候,他们的语言能力超 出了模仿的范围。如,蓝德拒绝吃晚餐,因此他总是说:“我是一个孩子,而孩子是不 吃早餐的。”也许他们无法改变父母的态度,但类似这样的语言运用不断提高着儿童的 交际能力。课堂交互的发展也是基于这样的理论。正如儿童在生活中模仿和超越模仿一 样,在最近发展区内,学习者逐渐在他人的话语调控中发展自己的二语习得系统。 ( 二) 课堂交互与第二语言习得 课堂交互通过学习者的语言接触和理解,以及对语言的尝试促进自身的二语习得 ( E l l i s1 9 9 0 ) 。L o n g ( 19 8 3 ) 的“交互假设 ( i n t e r a

6、 c t i o nh y p o t h e s i s ) 在肯定了K r a s h e n 可理解 输入的基础上强调了意义协商的重要性。提出在“双向交际中,当一方无法理解另一 方时,会有机会告知对方,这将促进双方进行意义协商和交互调整( i n t e r a c t i o n a l m o d i f i c a t i o n ) ,从而提高了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 S w a i n ( 1 9 8 5 ,1 9 9 3 ,1 9 9 5 ) 的“输出假设认为,在意义协商的过程中,“受推动的 语言使用 ( p u s h c dl a n g u a g eu s e ) 让学

7、习者的输出趋向准确、连贯;在检验假设的机会中 做出各种正误判断,而且输出能迫使学习者主要表达意义的语言形式。因此,课堂交际 形式需要保证有效的输入与输出,当交流出现问题时,教师应通过交互调整鼓励学生重 新组织自己的语言。 1 。一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三) 留学生课堂口语输出考察 课堂教学除了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语言理解的活动外,还应该创造机会 让学习者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出”( p u s h e do u t p u 0 。“有效语言输出”是指由教师提问 引出,由学习者完成的,符合或稍稍超出学习者语言水平,且有重点结构、语义准确、 交际功能完整的语言表达。S w a i n

8、 ( 2 0 0 5 ) 强调输出过程使学习者的注意力及其语言处理不 仅仅集中在语义上,还集中在语法层次上。语言输出教学法十分注重学生与教师互动时 语言表达的质与量,例如,学习者在对话中话语的T 单位数量( a v e r a g en u m b e ro f T u n i t s ) 、 语义协商数量、交流的话轮( t u r nt a k i n g ) 次数、表达话语的平均句长等。这些都跟学习者 语言表达的流利度、准确度以及结构复杂度有关( S k e h a n & F o s t e r ,1 9 9 7 :S k e h a n ,1 9 9 8 ) 。 l 、研究问题 考察课

9、堂交互对留学生口语输出的影响,通过自然调查和实验研究两种方法来分析 教师和学生课堂话语特点,主要包括: ( 1 ) 教师和学生在不同课型中的话语量 ( 2 ) “支架 教学中师生的话轮次数 ( 3 ) 教师的提问类型 ( 4 ) 学生对教师反馈的态度 2 、研究手段 ( 1 ) 课堂录像:对初级两个班的综合课和口语课进行随堂听课并录像( 每节课4 5 分钟) ,实验组( 初级1 班) 的综合课录像一节课,然后将录音转写成书面文字,并对 录像和文字材料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 ( 2 ) 问卷调查 。 考虑到课堂录音材料可能具有片面性,作为辅助研究手段,随机抽调了初级班的2 0 位同学做问卷调查,让

10、学生根据平时上课的情况,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以获取更深入 的资料。 ( 3 ) 访谈 课后,对部分学生和任课教师进行访谈,从主体层面了解课堂中的行为,以及一些 隐性的因素。 3 、结果和讨论 ( 1 ) 师生话语量 我们对初级班的不同课型,教师和学生的话语在一节课中( 4 5 分钟) 所占用的时间 及所占比例分别进行了统计,见表1 ( 数字l ,2 代表不同的班级) 。 一。 谚 , 二 薯 ; 、 0 I p k 辜 t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1 教师话语和学生话语时间及在课堂时间中所占比例 综合课1 2 6 综合课2 2 2 口语课1 1 8 口语课21 7 5 7 8 4 8 9

11、4 0 3 7 8 1 6 2 1 2 5 2 7 3 5 6 4 6 7 5 5 6 6 0 6 6 4 4 4 4 2 2 注:“其他活动”指既不需要教师讲话,也不需要学生讲话的活动,如听写、阅读、写作等。 表l 的数据显示,综合课上学生的话语输出比口语课上少1 0 0 o , - , 2 0 ,访谈中了解 到综合课教师需要二些时间对课文中语法进行讲解,尤其语言点较难时,学生的疑惑比 较多,教师更注重让学生输出正确的语言形式;而口语课主要还是以说为主,学生也表 示自己在口语课上不太去追问语法,会对词汇的用法和语言功能表达感兴趣。调查问卷 也同样显示,5 5 的学生认为在口语课上自己说汉语的

12、时间约在1 0 - - , 1 5 分钟,3 0 的学 生表达时间已达到1 5 2 0 分钟。但由于汉语水平有限,初级口语课还是需要教师的引导, 学生才能进入更大、更自由的语言空间。另外,因为初级2 班比l 班学生早入学5 个月, 所以在两种课型中口语输出量较大,相对流利。 ( 2 ) “支架 教学法下师生的话轮次数 话轮转换是指发话者和受话者交替发话、轮流发言、不断变换话轮的过程,其基本转 换模式为A B A B 。课型的不同必然对师生或生生互动中话轮转换的数量产生影响,所 以我们只以初级l 班的两节综合课录像做作对比,其中一节课是教师C ( 非实验组) 在 正常教学状态中的录像;另一节课则

13、是教师F ( 实验组) 以“支架式教学法为导向来 调控课堂上言语交际行为,观察在此变量环境下,学生的话轮次数。表2 分析了这两种 状态下,教师和学生各自话轮次数及所占比率: 表2 正常状态和实验状态下师生的话轮次数 根据两组数据的对比,实验组的师生话轮总数大大提升,而学生的话轮次数已是非 2 5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实验组的两倍。课堂记录显示,非实验组教师C 基本按照综合课以结构为主的原则,围 绕课文对其中的词汇和语法重点提问,解疑。讲解完一个要点马上进入下一个,没有太 多机会给学生就此要点操练,所以,其间有三次被学生主动做出的语言尝试打断。并且 教师C 在回应学生的话轮中表述时间较长,

14、难以让学生转换话轮,师生、生生之间互动 较少。实验组学生在教师F 创设的语境中积极性增强,主动引发话轮,或对刚学过的词 汇语法项目提出问题、或进行语言假设。在“支架式 教学中,教师作为水平较高的对 话者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并进行交互性调整的协商,这种协商将语言输入、学习者的 能力( 特别是选择性注意) 以及语言输出以一种建设性的方式联系在一起。 ( 3 ) 教师的提问类型 提问是课堂中启动交际的关键,在课堂上一般都使用得很频繁,基本是“教师提问 一学生回答一教师反馈 这样的小循环,其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注意或是促使学生做出 言语反应。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把学生带入交际语境,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的提问内容

15、及方 式直接相关。它还能促使学生调整自己的语言,让信息有效被听者接受。 我们在实验2 的基础上对两位教师的提问类型进行分析:展示性问题( 信息已知的 问题) ,参考性问题( 获取未知信息的问题) 。教师C 和教师F 对提问次数和提问类型 的不同侧重,揭示了上面表2 中对学生话语输出的影响。 表3 参考性问题和展示性问题及所占比例 以上数据反映出教师F 在“支架”搭建过程中提问次数增加,虽然展示性问题的数 量和教师C 差不多,但是参考性问题却高达教师C 的两倍。并且,除了课文导入环节 集中用了参考性问题,在生词处理和语法讲解环节,教师F 主要采用“参考性问题 和 “展示性问题 交替的方式引导学生

16、回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见选录5 ) 。根据L o n g 和S a t o 的调查,参考性问题在课外的真实交际语境中占7 6 ,而在课堂环境中只有1 4 。 B r o c k ( 1 9 8 6 ) ,N u n a n ( 1 9 8 7 ) 的研究也证实了参考性问题可以增加学习者的语言输入 并使话语更加自如,更加有利于二语习得。 ( 4 ) 学生对教师反馈的态度 反馈是交互过程中语言学习得以发生的催化剂。G a s s & S d i n k e l ( 2 0 0 1 ) 指出,言 语交互或协商本身并不意味着语言学习的发生,它只是为语言学习搭建了一个平台或起 到启动装置的作用。在协商过程中,学习者获得的反馈不仅是使言语交互持续下去的重 2 6 膏 矽 , - 、 I , - 、 , 亨 、 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