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线子系统施工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18976082 上传时间:2020-01-0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线子系统施工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配线子系统施工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配线子系统施工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配线子系统施工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配线子系统施工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配线子系统施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线子系统施工(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实施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实施 电子教案 单元三单元三 配线子系统施工配线子系统施工 u掌握配线子系统的概念。 u熟悉配线子系统的设计要点。 u掌握配线子系统缆线的选择原则。 u掌握配线子系统管槽敷设的要点和技巧。 u掌握配线子系统缆线敷设的要点和技巧。 知识教学目标 u能够为真实综合布线工程编制配线子系统施工计划。 u能够完成平面空间上的管槽敷设。 u能够完成水平缆线的敷设。 u能够完成网络配线架和语音配线架的端接。 技能培养目标 3.1 3.1 项目引入项目引入 v某网络公司位于一个楼层内共有八个房间,根据用户要求共有 28个信息点,其中数据点14个、电话语音点14个,除了仓

2、库 监控点需要使用屏蔽6类双绞线外,其余各点都使用超5类双 绞线进行网络综合布线,最终要能够满足用户电话、计算机、 监控等设备的使用。 v网络公司的综合布线设计平面图如图3-1所示, 表示42U, 机柜放在经理室东北角,距东墙、北墙各0.5m;走廊水平走 线采用200100金属桥架;所有信息点都要通过孔洞敷设到各 办公室。水平桥架进各办公室内用2414PVC线槽,墙面用86 型明盒及双口信息面板。 3.1 3.1 项目引入项目引入 图3-1 网络公司综合布线平面图 3.2 3.2 项目分析项目分析 v在进行配线子系统施工时,我们需要确认以下信息: 1)在建筑楼层的每个房间中,信息点的数量是多少

3、?具体位置 在哪里? 2)楼层的配线间位置在哪里? 3)所有施工内容中选用哪种缆线类型? 4)房间内缆线的敷设方式如何,采用管,还是槽,是暗埋还是 明敷? 5)房间外缆线的敷设方式如何,采用管,还是槽,是暗埋还是 明敷? 6)所有信息点距离配线间的最长距离是否超过90m?超过的话 如何处理? 7)配线架端接信息点采用哪种类型的端接设备? 3.2 3.2 项目分析项目分析 v针对以上需求,依据项目引入中给出的内容,经现场调研,确认 了如下信息 : 1)该网络公司的401、403、405、407四个房间的信息点位置 距离北墙2m处;402、404、406三个房间信息点位置距离南墙 4m处;408房

4、间信息点位置距离南墙2m处。 2)配线间位于经理室内,采用在东北角处放置一个42U机柜实 现,距东墙、北墙各0.5m。 3)项目中所有数据和语音信息点都采用超5类双绞线;监控部 分采用数字监控,使用6类屏蔽双绞线进行施工。 4)房间内因为原有建筑已经预埋好了暗管,直通到走廊处,所 以房间内的布线都采用暗管敷设。 5)房间外走廊水平走线采用200100金属桥架进行敷设。 3.2 3.2 项目分析项目分析 v针对以上需求,依据项目引入中给出的内容,经现场调研,确认 了如下信息 : 6)在该工程中最长的信息点为401房间信息点距离: 6+36+0.5=42.5m,再加上机柜和信息模块处端接的距离,假

5、设 给定总共3m的预留,总共45.5m,远远小于水平布线90m的极 限值,所以所有信息点的设计可以考虑从信息点直达机柜。 7)该项目的信息点数量总共为28个,其中语音点14个、数据 点14个,所以考虑使用一个110语音配线架和一个网络配线架 进行端接。 8)在水平区子系统施工时,要充分考虑线槽、缆线等设计施工 是否规范,用户使用维护是否安全、方便等因素。 9)要完成此项任务的施工,主要涉及到以下几项技能:双绞线 缆线的敷设、桥架的安装、墙面暗管的敷设、墙面明槽管的敷 设和吊顶的敷设等。 3.3 3.3 相关知识相关知识 v3.3.1 配线子系统的定义 配线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结构的一部分,它将干线

6、子系统线路延伸 到用户工作区,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间子系统的连接,包括工作 区与楼层配线间之间的所有电缆、连接硬件(信息插座、插头、 端接水平传输介质的配线架、跳线架等)、跳线缆线及附件。 v3.3.2 国家相关标准 配线子系统缆线宜采用在吊顶、墙体内穿管或设置金属密封线槽 及开放式(电缆桥架,吊挂环等)敷设,当缆线在地面布放时, 应根据环境条件选用地板下线槽、网络地板、高架(活动)地板 布线等安装方式。 3.3 3.3 相关知识相关知识 v3.3.3 缆线的选择原则 1系统应用 1)同一布线信道及链路的缆线和连接器件应保持系统等级与 阻抗的一致性。 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产品类别及链路、信道等

7、级确定应综 合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应用网络、业务终端类型、业务的需 求及发展、性能价格、现场安装条件等因素。 3)综合布线系统光纤信道应采用标称波长为850nm和1300nm 的多模光纤及标称波长为1310nm和1550nm的单模光纤。 4)楼内宜采用多模光缆,建筑物之间宜采用多模或单模光缆 ,需直接与电信业务经营者相连时宜采用单模光缆。 5)工作区信息点为电端口时,应采用8位模块通用插座(RJ- 45),光端口宜采用SFF小型光纤连接器件及适配器。 3.3 3.3 相关知识相关知识 v3.3.3 缆线的选择原则 2屏蔽布线系统 1)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高于3V/m时,宜采用 屏蔽布

8、线系统进行防护。 2)用户对电磁兼容性有较高的要求(电磁干扰和防信息泄漏 )时,或有网络安全保密的需要,宜采用屏蔽布线系统。 3)屏蔽布线系统采用的电缆、连接器件、跳线、设备电缆等 都应是屏蔽的,并应保持屏蔽层的连续性。 3.3 3.3 相关知识相关知识 v3.3.4 配线子系统布线距离的计算 在GB 503112007中,规定配线子系统永久链路的长度不 能超过90m。 每个楼层用线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C=0.55(F+N)+6M 其中,C为每个楼层用线量,F为最远的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 间的距离,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M为每 层楼的信息插座的数量,6为端对容差(主要考虑到施工时

9、缆 线的损耗、缆线布设长度误差等因素)。 整座楼的用线量为 S=MC 其中,M为楼层数,C为每个楼层用线量。 3.3 3.3 相关知识相关知识 v3.3.4 配线子系统布线距离的计算 【应用示例】 已知某一楼宇共有6层,每层信息点数为20个,每 个楼层的最远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均为60m,每个楼 层的最近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均为10m,请估算出整 座楼宇的用线量。 解:根据题目要求知道: 每层楼的信息插座的数量M=20; 最远点信息插座距管理间的距离F=60m; 最近点信息插座距管理间的距离N=10m; 因此,每层楼用线量C=0.55(60+10)+620=890m。 整座楼共6层

10、,因此整座楼的用线量S=8906=5340m。 3.3 3.3 相关知识相关知识 v3.3.5 配线子系统缆线布线距离的规定 配线子系统各缆线长度应符合图3-2的划分并应符合下列要 求。 图3-2 配线子系统缆线长度划分 3.3 3.3 相关知识相关知识 v3.3.6 管道缆线的布放根数 在建筑物墙或者地面内暗设布线时,一般选择线管,不允 许使用线槽。在建筑物墙明装布线时,一般选择线槽,很 少使用线管。 缆线布放在管与线槽内的管径与截面利用率,应根据不 同类型的缆线做不同的选择。管内穿放大对数电缆或4芯 以上光缆时,直线管路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 管路的管径利用率应为40%50%。管

11、内穿放4对对绞电 缆或4芯光缆时,截面利用率应为25%35%。布放缆线 在线槽内的截面利用率应为30%50%。 3.3 3.3 相关知识相关知识 v3.3.7 布线弯曲半径要求 表3-2 管线敷设允许的弯曲半径 缆 线 类 型弯 曲 半 径 4对非屏蔽电缆不小于电缆外径的4倍 4对屏蔽电缆不小于电缆外径的8倍 大对数主干电缆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0倍 2芯或4芯室内光缆25mm 其他芯数和主干室内光 缆 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0倍 室外光缆、电缆不小于缆线外径的20倍 注:当缆线采用电缆桥架布放时,桥架内侧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300mm。 3.3 3.3 相关知识相关知识 v3.3.7 布线弯曲半径要求

12、 图3-3以在直径20mm的PVC管内穿线为例进行计算和说 明曲率半径的重要性。按照GB 503112007规定,非屏 蔽双绞线的拐弯曲率半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4倍。电缆外 径按照6mm计算,拐弯半径必须大于24mm。 拐弯连接处不宜使用市场上购买的弯头。目前,市场上没 有适合网络综合布线使用的大拐弯PVC弯头,只有适合电 气和水管使用的90弯头。图3-4所示为市场购买的20电气 穿线管弯头在拐弯处的曲率半径,拐弯半径只有5mm,只 有5/6=0.83倍,远远低于标准规定的4倍。 3.3 3.3 相关知识相关知识 v3.3.7 布线弯曲半径要求 图3-3 直径20mm的PVC管曲率半径 图3-4

13、 20电气穿线管曲率半径 3.3 3.3 相关知识相关知识 v3.3.8 网络缆线与其他设施间距 1网络缆线与电力电缆的间距 表3-3 综合布线电缆与电力电缆的间距 类 别与综合布线接近状况最小间距/mm 380V以下电力电缆2kVA 与缆线平行敷设130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70 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10 380V电力电缆25kVA 与缆线平行敷设300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150 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80 380V电力电缆5kVA 与缆线平行敷设600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300 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150 注: 当380V电力电

14、缆2kVA,双方都在接地的线槽中,且平行长度10m时,最小 间距可为10mm。 双方都在接地的线槽中,系指两个不同的线槽,也可在同一线槽中用金属板隔开。 3.3 3.3 相关知识相关知识 v3.3.8 网络缆线与其他设施间距 2缆线与电器设备的间距 表3-4 综合布线系统缆线与电气设备的最小净距 名 称最小净距/m名 称最小净距/m 配电箱1电梯机房2 变电室2空调机房2 3.3 3.3 相关知识相关知识 v3.3.8 网络缆线与其他设施间距 3缆线与其他管线的间距 表3-5 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及管线与其他管线的间距 其他管线平行净距/mm垂直交叉净距/mm 避雷引下线1000300 保护地线5

15、020 给水管15020 压缩空气管15020 热力管(不包封)500500 热力管(包封)300300 煤气管30020 3.3 3.3 相关知识相关知识 v3.3.9 配线端接技术原理 综合布线系统配线端接的基本原理是:将线芯用 机械力量压入两个刀片中,在压入过程中刀片将绝缘护套 划破与铜线芯紧密接触,同时金属刀片的弹性将铜线芯长 期夹紧,从而实现长期稳定的电气连接,如图3-5所示。 图3-5 使用110压线工具将线对压入线槽内 3.3 3.3 相关知识相关知识 v3.3.10 缆线敷设拉力标准 拉力过大,缆线变型,会破坏电缆对绞的匀称性,将引起缆 线传输性能下降。缆线最大允许的拉力如下。

16、 1)一根4对线电缆,拉力为100N。 2)二根4对线电缆,拉力为150N。 3)三根4对线电缆,拉力为200N。 N根线电缆,拉力为(N5+50)N;不管多少根线对电缆, 最大拉力不能超过400N。 3.3 3.3 相关知识相关知识 v3.3.11 缆线敷设拉力标准 在综合布线施工过程中,使用电动工具的情况比较多,如 使用电锤打过墙洞、开孔安装线槽等工作。在使用电锤之 前必须先检查一下工具的情况,在施工过程中不能用身体 顶住电锤。在打过墙洞或开孔时,一定先确定是否是梁, 必须错过梁的位置,否则打不通,导致延误工期,同时确 定墙面内是否有其他线路,如强电线路等。 在施工中使用的高凳、梯子、人字梯、高架车等,在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