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复习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18963835 上传时间:2020-01-0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9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三地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三地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三地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三地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复习(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 践 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 2.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一、走可持续发 展道路的必然性 1庞大的 。 2 不足。 3环境污染 、 破坏范围扩 大。 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中国21世纪 议程中国21世纪 白皮书 人口基数 人均资资源 严严重生态态 人口、环环境与发发展 根据我国国情,我国实现可持续发 展的关键是控制人口数量的进一步增长; 核心是经济发展。 二、实施可持续发 展的途径 1循环经济 手段核心 资源利 用方式 原则目的 技术 提高 效益 方式 资源输 入 、资源再 利用、废 弃物 经济活 动的 环环境无 害化 生态态 环环境 友好 量化

2、 再生资资源化 生态态化 减 2.可持续发展模式 (1)工业经济结 构调整: ,即从 生产制造 废弃物处理的全 过程评价。 (2)农业经济结 构调整: ,即用 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 生产和 纳入协调 一致的轨道。 清洁洁生产产原料开采 消费费使用 生态农业态农业 生态态平衡 清洁生产是与现行的技术相比较而言的,随着经济 发展和技术更新,它有一个完善过程,因而清洁生产本身 也会产生废弃物,只是相对较少而已。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内涵地位目标 生态持 续发 展 可持续 发 展的基 础 强调发 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相协调 经济 持 续发 展 可持续 发 展的条件 强调发 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

3、量,更要 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 能源 、减少废物,改变传统 的生产和消费 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社会持 续发 展 可持续 发 展的目的 强调发 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 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2.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遵循三个原则 原则含义具体做法 公平 性原 则 包括代际公平、代内 公平、人与其他生物 种群之间、不同国家 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保护生物多样性;各 国都有发展权;和子 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 境 持续 性原 则 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 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 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之内,寻求可持续发 展 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 ,合理开发和利用自 然资源,处理好发展 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

4、 系 共同 性原 则 环境问题不受国界、 社会制度、意识形态 的制约,有可能对全 球的生态环境产生影 响 国际社会应超越国界 、民族、宗教文化的 制约,以积极、务实 的态度参加环境领域 中的国际合作 项目含义 循环经济 资源得以再生综合效益突出实现良 性循环 实现 循环 经济 的途 径 工 业 清 洁 生 产 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 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至 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使社会 经济效益最大的一种模式。它的含义包括 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 清洁的生产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 农 业 生 态 农 业 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 衡纳

5、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 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 方式 (2009年高考山东文综卷)(节选 )充分 认识 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保护生态,是实现 区域可持续发 展的 基本要求。 图甲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图,读图 回答第 (1)题。 图甲 (1)指出上图中主要的陆地地形类型及其 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析B地年降水量 少于A地的原因。 图乙为该 地区某地生态农业 模式图。读 图回答第(2)题。 图乙 (2)分析在当地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对农业 生产、生活及生态的意义。 图丙为A地所在省、浙江、广东及全国 20012008年第二产业 占各自GDP比重的 变化图。读图 回答第(3)

6、题。 图丙 (3)比较分析A地所在省第二产业 比重变化 的特征。对该 省工业的发展,有人提出 今后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 工业。你是否赞同,请说 明理由。 【解析】 第(1)题,由图示可知,该地为 东南丘陵地区,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 强烈。B地位于沿海平原地区,地形雨少 于处于山地迎风坡的A地,同时位于台湾 山脉雨影区,降水较少。第(2)题,结合模 式图中有关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方面的 内容回答。第(3)题,依据图示即可分析。 需注意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赞同与不赞同 均可。 【答案】 (1)低山丘陵 流水侵蚀 原因:处于沿海平原、地势低,不易形 成地形雨;受台湾山脉阻挡,水汽较少 。

7、(2)对农业 生产:提供能源、沼肥、沼液 、沼渣,有利于农林牧渔业 的发展; 对生活:提供燃料;充分利用废弃物, 净化居住环境; 对生态: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3)20012006年持续增长,2007、2008 年略有下降;低于浙江和广东,但高于全 国。 答案一:赞同。理由:农副产品种类丰 富;劳动 力充足;靠近港澳台,位置优 越;与台湾合作前景好;著名的侨乡 。 答案二:不赞同。理由:技术水平较低 ;资金较缺乏;山地丘陵区交通不便。 生态农业是一种社会、经济与生 态效益密切结合的现代农业模式。它既不 同于那种系统目标单一、生产技术落后、 投入少产出低的自然经济型传统农业;也 不同于那种

8、通过大量投入化肥、农药和动 力,不顾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而一味追求 高产出、高经济效益的商品化现代常规农 业。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我国目前改善 生态环境、保证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 途径。 (2009年高考江苏地理卷)下图是某区域 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 回答(1) (3)题。 (1)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 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 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 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 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 (2)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 采取的措施有 ( ) 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 B增加区内降水量 C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D增加地

9、下水储量 (3)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 行的治理措施是 ( ) 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试解】 (1)_, (2)_,(3)_。 【解析】 第(1)题,从图中看出,废水经 过a供给区内水体和供水系统,说明a表示 污水处理;供水系统的水经过利用后通过 b指向废水,说明b表示污水收集。第(2)题 ,水资源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在一定的 时空范围内,其数量是有限的,因此要增 大供水量的重要措施就是提高水资源的重 复利用率。 第(3)题,针对水体富营养化 ,要采取的措施主要是控制污染物排放和 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10、题目所给选项,主 要是从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方面考虑的, 故A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 (1)A (2)C (3)A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 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 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 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 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 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反馈式流程 ,所有的资料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 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利用;其特征是自 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 放,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清洁生产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的问 题,即在污染前采取防止对策,而不是在 污染后采取措施治理,将污染物消除在生 产过程之中,使整体预防的

11、环境战略持续 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 生态效益和减少对人类与环境的风险。它 主要包括:(1)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材料 和能源,减少和降低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 毒性;(2)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 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3)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到设计 和所提供的服务中去。 12008年期间,“生态文明”成 为人大代表谈论 的一个热门话题 。生态文 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 华传统 可持续发 展的重要前提。影响我国 可持续发 展的最大障碍是( ) A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B严重的环境问题 C庞大的人口数量 D不利的外部环境 【解析】 我国人口基数

12、太大,消耗的资 源量和排放的污染物多,严重影响可持续 发展战略的实施。 【答案】 C (2010年泰州模拟)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 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 经济即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措施。读某地循 环经济示意图,回答23题。 2有关图示生产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生产模式可大大减轻农 民的劳动 强 度 B采用该生产模式可有效提高农民收入 C该生产模式能彻底解决我国农村的能 源需求 D该生产模式下的农产 品是真正的“绿 色产品” 3我国下列省区中,最适宜推广图中循 环经济 模式的是 ( ) A青海省 B四川省 C广东省 D河南省 【解析】 第2题,该生态农业模式有效 解决了农

13、业副产品的充分利用问题。能提 高生产率增加农业收入,但并不是我国所 有地区都适宜发展,是否是真正的“绿色 产品”还要看病虫害防治中的农药使用情 况。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需要具 备玉米产量大、纬度不能太高等条件,同 时满足这些条件的是河南省。 【答案】 2.B 3.D (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卷)近期研制出利用 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 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据此完成46 题。 4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接近( ) A原料产地 B销售市场 C能源基地 D研发基地 【解析】 购物袋利用了玉米叶片加工, 制成品重量、体积大大减少,因此生产厂 应接近原料产地。 【答案】 A 5以该种购

14、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 类用品,对环 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 ) A减轻大气污染 B减轻“ 白色污染” C促进生物多样性 D减轻酸 雨危害 【解析】 目前购物袋使用的原料是化工 产品,易造成“白色污染”。因此广泛使 用这种易分解的生物购物袋,可减轻“白 色污染”。 【答案】 B 6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的最大 产地是 ( ) A河南省 B山东省 C四川省 D吉林省 【解析】 吉林省是我国最大玉米生产基 地。 【答案】 D 7读我国某农村地区发展模式图,回答下 列问题 。 (1)该农 村地区发展模式属于_。 (2)通过对 以上模式分析,将该地区社会、 经济 、生态三个系统中出现的问题 ,填入 下图中。 (3)用虚线在上面发展模式图中描出其中一 个恶性循环,并针对 其设计 一个调控方案 ,从而使社会、经济 、生态三个系统相互 协调 ,形成良性循环。把调控方案的措施 填入下图中。 【解析】 本题以我国某农村地区发展模 式图为背景,考查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 生态农业的发展措施。第(1)题,由图可知 ,该地区生产属粗放式经营,且造成严重 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属于传统发展模式 。第(2)题,针对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系 统,从图中对应找出所属的内容。第(3)题 ,描出的恶性循环即为生态环境恶化而反 馈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