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岳麓必修1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962079 上传时间:2020-01-0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4.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岳麓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岳麓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岳麓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岳麓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岳麓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岳麓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岳麓必修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 史 必修 岳麓版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1 感知导引 2 知识梳理 3 疑难探究 4 随堂演练 5 课 时 作 业 感 知 导 引 知 识 梳 理 一、原因 1政治: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使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同 时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2经济与阶级: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3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人民思想的解放;十月革命给中国送 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 4近因 (1)日本加快侵华步伐,1915年提出“_”,妄图使中国沦为日本的 殖民地。 (2)直接原因(导火索):_中国外交的失败。 二十

2、一条 巴黎和会 思考1:“假如没有巴黎和会,中国就不会爆发五四运动”。这个观点对吗? 为什么? 提示:不对。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只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最主要的原因是 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二、过程 1时间:_年5月4日。地点:_。成员:_。 2口号:“_,_”、“_”、“打倒卖国贼 _、_、_”等。 3发展:_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也 由_转到_。 4高潮:上海的“_”斗争。 三、结果 1罢免_、章宗祥、_的职务。 2中国代表拒绝在_上签字。这是中国第一次拒绝由几个 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制定的和约。 1919 北京 学生 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曹汝霖 章宗祥 陆宗舆

3、 工人阶级 北京 上海 三罢 曹汝霖 陆宗舆 凡尔赛合约 四、五四精神 1一次伟大的_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 2是_发展到_的转折点。 3一场广泛传播_和_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 精神。 4一场伟大的_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5_、民主科学、_构成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宝贵的精神 财富。 反帝爱国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民主 科学 思想解放 爱国救亡 文化启蒙 点拨: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里的“彻底”是指在运动 中体现的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五四运动并没有取得反帝反封建的彻底胜利 ,只是取得阶段性胜利(或初步胜利)。

4、思考2: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开端? 提示:由资产阶级转变为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的前途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指导思想由三民主义转变为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中无产 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疑 难 探 究 材料二 有些当代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既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也是 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 材料三 五四青年节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而设的。在近一个 世纪中,“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将中国的民主革命 和社会主义革命不断推向前进。杜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 在与力量的

5、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及普及 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 请思考: (1)根据材料一中的两个口号,具体分析五四运动的导火索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五四运动“补课”和“起点”的含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什么? 提示:(1)导因: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日本获得了原德国在山东的 权益。特点:“劳工”(无产阶级)在运动后期起了主力军作用。 (2)第一次历史巨变指的是孙中山领导的,成立了中华民国。辛亥 革命反帝反封建并不彻底,而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 国运动。所以五四

6、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第二次历史巨变指的是毛泽 东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而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3)主旋律是指爱国主义精神,还包括民主、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 放的精神。 拓展:比较五四运动与的不同 内容项目五四运动 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 革命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旧民主主义革命 发展方向社会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革命主力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领袖人物在十月革命影响下的资产阶级激进 民主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群众基础广大工人、学生和市民参加,有广 泛群众基础 脱离人民群众 革命彻底性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缺乏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精神 影响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 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共成 立做了干部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