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幼时记趣》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118959830 上传时间:2020-01-0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幼时记趣》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课件《幼时记趣》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课件《幼时记趣》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课件《幼时记趣》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课件《幼时记趣》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幼时记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幼时记趣》(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文学常识 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浮生六 记是一本自传体散文,记叙了作者夫妇的 家居生活和自己的坎坷经历,文字朴素自然 ,情感真挚。 沈复 (1763年1825),字三白,号梅逸, 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 清代文学家。著有浮生六记。工诗画、 散文。 童稚( ) 藐( )小 项为之强( ) 鹤唳( )云端 怡( )然称快 凹凸( ) 土砾( ) 为邱( ) 为壑( ) 庞然大物( ) 童稚( ) 藐( )小 幼小 小 项为之强( ) 鹤唳( )云端 同“僵”,僵硬 (鹤、鸿雁等)高亢地鸣叫 怡( )然称快 凹凸( ) 喜悦 高低不平 土砾( ) 为邱( ) 瓦砾 同“丘”,土山

2、为壑( ) 庞然大物( ) 山沟 很大,巨大 zhmio jin l yo t l qi hpn 认一认 常见的节奏划分方法都有哪些? (1)主谓之间必须分。 如:楚人 有涉江者。 (2)动词与宾语之间应该分。 如:遽契 其舟 (3)关联词语与后面内容必须 分。 如:至之市,而 忘操之。 / / / 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 余忆童稚时。 见藐小微物。 故时有物外之趣。 余/忆童稚时 。 见/藐小微物 。 故/时有物外之趣 。 发语词与后面内容必须分 。 如:盖一癞蛤蟆也。 盖/一癞蛤蟆也 。常用的句首发语词: 至、若、至若、夫、若夫、盖、 然、则、然则、岂、岂若、宜、 诚宜、何尝、其 文言实词、虚

3、词、翻译 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 代词,我睁大眼睛 我回忆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眼 力足以看得清极细小的东西。 文言实词、虚词、翻译 2、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 物外之趣。 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 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兴趣。 副词,一定 代词,相当于“它的” 文言实词、虚词、翻译 3、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私下,这里是“自己” 的意思。 即舞于空,介词“于” 省略。 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 声一样,我把它们比做 群鹤在空中飞舞。 文言实词、虚词、翻译 4、心之所向,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助词,不译 。 想像的景观 。

4、连词,那么 。 连词,或者 。 副词,真的,果真。 心中想象的景观(是鹤舞), 那么或者成千或者成百(飞舞着的蚊子)果真 (觉得它们)是鹤了。 文言实词、虚词、翻译 5、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wi,介词,表原 因,因为。 指代“昂首观之”的动作。 仰起头来观赏这种景象,脖颈因为这样都 僵硬了。 文言实词、虚词、翻译 6、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即“以烟徐喷之”,宾语“之”省略 。 (有时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里, 用烟慢慢地喷(它们), 文言实词、虚词、翻译 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代蚊子。即“当看”。 使它们冲着烟雾飞叫,(把这种情景 )当做青云白鹤看。 文言实词、虚词、翻译

5、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助词,“的样子”。 果真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 兴得连声叫好。 文言实词、虚词、翻译 7、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 在 在高低不平的土墙边,杂草丛生的花台 旁, 文言实词、虚词、翻译 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我)常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子与花 台一样高,定睛细看。 代词,相当于 “自己的”。 即“使之与台齐”,宾语“之”代 身子,省略。齐,一样高。 文言实词、虚词、翻译 8、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 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 然自得。 想像代想像中的山林。 自己感到得意或安闲舒适。 把丛聚的草当做树林,把昆虫蚂蚁当做野兽, 把泥土

6、瓦砾突起的地方当做山丘,低洼的地方 当做山沟,想像在里面游历的情景,真感到心 情舒畅,自得其乐。 文言实词、虚词、翻译 9、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 即斗于草间,介 词“于”省略。 代二虫斗 。 程度深,这里 是兴趣浓厚的 意思。 一天,看见两只虫子在草丛间相斗,(我) 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厚的时候, 文言实词、虚词、翻译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 癞虾蟆也。 很大的样子。连词,表修饰 。 突然有一个很大的东西,像推开大山,撞到 大树一般地闯了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 文言实词、虚词、翻译 10、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连词,表承接, “便”、“就”。 表被动,“被”。 (蛤蟆)

7、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 里。 文言实词、虚词、翻译 11、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正。 精神过度集中而有点发呆 。 我那时年纪还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唉呀” 地惊叫一声,感到害怕; 文言实词、虚词、翻译 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心神安定 。 即驱之于别院,介词“于”省略 。 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它几十下, 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用 ) (“或者”,表示选择关系) (原来是) (指“群鹤舞空”的景象; 这样,指“昂首观之”的动作 ) 之 物外之趣 心之所向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助词,的 ) (助词,无实义 ) 以 徐喷以烟 或 则或千或百 盖 盖一癞蛤蟆

8、也 (它,代蚊子) (因为) (代“自己”) (被) 其 使其冲烟飞鸣 常蹲其身 神游其中 (代“想象中的山林”) 为 项为之强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以虫蚁为兽(当做,作为) 省略句: 群鹤舞( )空 使( )与台齐 驱之( )别院 固定句式 : 作观: 以为: 为所: 于 于 当做看 把当做 表示被动,译为“被” 之 想一想 1、课题中的“趣”指的是什么呢? 2、作者认为自己能够“时有物外之趣”的 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可以“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 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所以“时有物外之趣” 。 请注意:“明察秋毫”是文章的线索。 3、童年时代最珍惜、最宝贵的 回忆,往往是一些充满童真童

9、趣的行 为。作者在课文中依次向我们介绍了 哪些有趣的事情?作者又是怎样安排 文章的结构的?你能用四字短语提炼 出文中充满童趣的四幅画吗? 第1段:总叙物外之趣。 第2段:观蚊如鹤之趣。 第3段:神游山林之趣。 第4段:鞭打蛤蟆之趣。 总 分 三件趣事 结构 神游山林鞭打蛤蟆 群鹤舞空 青云白鹤 四 幅 画 观蚊如鹤 4、你能从文中找出体现作 者“童趣”的句子吗? 5、癞蛤蟆比起人来确实是微不足道的, 为什么童年的“我”会觉得它“庞然大物” ,“拔山倒树而来”呢? 6、朗读课文,分析作者能够 从这些事情中体验到“童趣”,其 主要原因是什么? 7、作者把癞蛤蟆“鞭数十,驱 之别院”,可以看出作者怎

10、样的“童 心”? 8、从文中我们看到一个怎样的作者 ?请结合文章说一说。 趁热打铁:字词巩固 1、明察秋毫 2、故时有物外之趣 3、私拟作群鹤舞空 4、心之所向 5、项为之强 6、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 7、作青云白鹤观 8、怡然称快 1、明察秋毫(眼力)(看清) 2、故时有物外之趣(所以;助词,的) 3、私拟作群鹤舞空(自己;比) 4、心之所向(助词,无实义) 5、项为之强(因为;同“僵”,僵硬) 6、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用;它,代“蚊子”) 7、作青云白鹤观(当做看) 8、怡然称快(喜悦的样子;痛快) 做一做 9、常蹲其身,使与台齐 10、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 邱,凹者为壑 11、神游其中 12、观之正浓 13、拔山倒树而来 14、盖一癞蛤蟆也 15、二虫尽为所吞 16、方出神 17、鞭数十,驱之别院 9、常蹲其身,使与台齐(自己的;一样高) 10、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 凹者为壑 (把当做;同“丘”,土山) 11、神游其中(在想像中游历;想像中的山林) 12、观之正浓(这种情景;兴趣浓厚的时候) 13、拔山倒树而来(搬开土山,撞倒树木) 14、盖一癞蛤蟆也(原来是) 15、二虫尽为所吞(全,都;被) 16、方出神(正;精神过度集中有点发呆) 17、鞭数十,驱之别院(鞭打;它,代“蛤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