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十一整理和总复习教案1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18948250 上传时间:2019-12-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十一整理和总复习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十一整理和总复习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十一整理和总复习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十一整理和总复习教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十一整理和总复习教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十一整理和总复习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十一整理和总复习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单元 整理和总复习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单元 P120 15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负数和小数的认识,能正确使用负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2、能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用小数描述一些简单的事物。3、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负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教学难点: 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媒体: 小黑板,抄写好相关题目。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重点复习(板书课题)负数的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复习,我们要进一步体验数

2、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二、复习负数和小数1完成P120第1题。 学生反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再说出一些用正、负数表示的数量。2.完成P120第2题 请学生讲清楚思考的过程,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3.复习数位顺序表。 指导学生完整的说说小数点左右两边的数位顺序、计数单位,以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4.完成P120第3题 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三、复习小数的大小比较1.提问: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2

3、.完成P120第4题 学生反馈。说说为什么4.3和4.300是相等的。3.把下面的小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08 0807 0078 087 078 0087 学生板演。四、复习小数的改写和求小数近似值的方法1.提问:小数改写的方法是什么?再怎样求它的近似数? 学生口答。2.练习小数改写的方法。 引导学生比较“改写”与求近似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3.完成P120第5题 反馈。五、作业:完成练习册“数的世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P121 6、9题。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笔算相应的小数加、减、乘、除法式题。教学重点、难点: 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乘、

4、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笔算相应的小数加、减、乘、除法式题。教学媒体: 小黑板,抄写好相关题目。教学过程:一复习加、减法计算。 (1)做p121第6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让学生说一说每组中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提问:为什么每组题里数字相同,得数不一样?这两组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数点对齐相加减) 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板书:小数加、减法,把小数点对齐)二复习小数乘法计算。 ( 1)做p121第9题前三题。 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 2)提问:这两题先都看做什么数

5、乘?都看做 4867,为什么积里小数部分的位数不一样? 小数乘法的关键是什么?(板书:小数乘法,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三复习小数除法计算。 (1)做p121第9题后三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提问:这一组的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怎样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怎样算的?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板书:小数除法,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几位;商的小数点和转化后的被除数小数点对齐)四小结。 小数加、减法把小数点对齐,按整数加、减法计算。小数乘法看做整数乘法算,因数里一共

6、几位小数,积里就有几位小数。小数除法,除数是整数的,按照整数除法算,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小数点对齐;除数是小数的,移动小数点,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算。五、练习计算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每种验算方法的根据是什么。 指出:要保证计算正确,每次计算后要进行验算。验算时可以根据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加法和乘法也可以根据交换律来验算。六、课堂小结这节课复习的什么内容?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哪些和整数相同,哪些不一样?小数各种计算的关键谁再说一说?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121页7、8、11、12、13、14。教学目标:1. 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2. 能应用运算律和其他一些运算规律进行

7、小数的简单计算。3. 能应用学过的小数四则混合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 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求出积、商、的近似值。教学重点、难点:能应用运算律和其他一些运算规律进行小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媒体: 小黑板,抄写好相关题目。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前一节课,我们复习了小数四则运算,掌握了小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和关键,已经能熟练地进行小数的计算。这节课,继续复习小数的四则运算。(板书课题)通过这节课的复习,除了要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外,还要能正确地求积和商的近似值,能运用运算定律、规律进行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二、练习四则运算 1口算。 (1)p121第12题。 指名学生口算,结合口算,选择3

8、4题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2)小黑板出示。 025 4 125 0 8 02 0 53。74 6.26 2说出下面的得数比第一个乘数(或被除数)大还是小。 269.32.6 1021.21.02 3做p121第10题。 提问:怎样用“四会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指名4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两题。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求积或商的近似值的。 指出:求积与商的近似值,只要看要保留的位数后一位,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来。 4做p121第7题。 学生练习,做在练习本上。 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计算结果,老师板书。统计都做对的人数。三、复习简便算法 1根据运算定律或规律,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母

9、,在圆里里填上恰当的运算符号,并说一说各表示什么运算定律或规律。板书: a十b=ba (a十b)十c=a十(bc) abba (a十b)c=acbc a-b-ca-(bc) abca(bc) 追问:这里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整数和小数) 2做p121第11题。 (1)做前面三题。 指名4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各是依据什么来做的。 指出: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根据数据和运算的特点,能简便运算的就用简便算法。 (2)学生讨论:前面3题可以怎样简便计算?四、复习循环小数的概念1、23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形式表示是( ),保

10、留两位小数是( ).2、2.33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 ),循环节是( ),保留三位小数是( ).3、2.89,2.89,2.89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在小数乘法和除法里,怎样求积和商的近似值?应用哪些知识,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第四课时教学内容: P122 1520题教学目标:1. 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 进一步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含义,能正确进行土地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应

11、用公式正确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能正确进行土地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教学媒体: 小黑板,抄写好相关题目。教学过程:一、复习三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 先让学生说说各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再整理出来。两种方法:1、 制表: 图 形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S=ah三 角 形S=ah2梯 形S=(a+b)h2 2、画图: S=ah2 S=ab S=ah S=(a+b)h2 S= a2 3.做p122第16题 请三位同学板书,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二、复习相关应用题。 1一个长方形菜地,长214米,宽13

12、分米,这个菜园的面积和周长分别是多少? 认真审题,找出其中的关键字,要注意些什么。 (要将长与宽换算成统一的单位,面积计算方法“长乘宽”,周长的计算方法“长加宽的和乘2”。) 2做17题 提醒学生按要求取近似值并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以相互验证。 3做18题 先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形状,再进行计算。三、复习平方千米与公顷 1.提问:你能说一说不同计量单位的名数换算的方法吗?板书: 乘进率(小数点右移) 高级单位的数 低级单位的数 除以进率(小数点左移) 说明:在乘进率或除以进率时,如果进率是10、100、1000的,只要按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或1000倍移动小数点 2感受平方千米和公顷的大小 3做15题 学生反馈 4.练习0.09平方千米=( )公顷 120平方分米=( )平方米 8.002公顷=( )平方米 7吨50千克=( )吨40千米800米=( )千米 5.006公顷=( )公顷( )平方米4.7吨=( )吨( )千克 6.08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888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