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社区处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18921583 上传时间:2019-12-30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38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黄疸社区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新生儿黄疸社区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新生儿黄疸社区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新生儿黄疸社区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新生儿黄疸社区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黄疸社区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黄疸社区处理(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黄疸的社区处理( sandwich法) 李宝琪 光明新区人民医院红花山社康中心 一、课程基本信息 1、主题:新生儿黄疸概念及相关知识。 2、课程时间:90分钟 3、教学方法:sandwich-teaching 二、课程内容 现在我们身处全面二胎时代,越来越多的新生儿、婴 幼儿前来社康就诊,针对社区常见的新生儿黄疸问题 ,我们医生该如何正确指导家长,我们该如何面对社 康工作中遇到的新生儿黄疸? 1、sandwich教学法 三明治教学法的核心是“教学-实践-教学”,在本 次课程中我们会在课堂上大致按照“讲解-讨论-讲 解”的思路,每名同学都有可能上台发言。 2、分组 按签名顺序每4人1组,分

2、为ABCD四组,每组 按顺序分为1234等4号。 提出问题: A: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异 同? B:为什么会出现病理性黄疸? C:社康转诊新生儿黄疸的指征有哪些? D:社康处理新生儿黄疸的手段有哪些? 3、小组内讨论(10分钟) 四组成员在组内讨论各自问题,达成共 识后,推选出1名代表,由代表在总结会上发 言来解答每组的问题。 4、小组间讨论(15分钟) 每组1号成员前往A组讨论第一个问题, 2号成员前往B组讨论第二个问题,以此类 推。每位成员都需阐述组内讨论的意见,并 收集其他组成员的提问和建议。 分组组 组间组间 (A题题) 组间组间 (B题题) 组间组间 (C题题) 组间组间

3、(D题题) 讨论讨论 A1234 组内 (A题) B1234 组内 (B题) C1234 组内 (C题) D1234 组内 (D题) 5、总结发言(10分钟) 每组成员代表前往讲台分别对各自的问 题进行汇总发言,必要时辅助板书。每 人总结发言的时间控制在2分30秒之内。 6、休息(5分钟) 所有学员已经听完4个问题的总结,可以利用休息时间 梳理一下头绪,并饮水、上洗手间等。 解答几个小问题: 什么是黄疸? 黄疸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黏膜 和巩膜)黄染的现象。 胆红素的单位:1mg/dl17.1mol/L 出现黄疸的范围: 成人:血清总胆红素含量2mg/dl时,临床上 出现黄

4、疸。 新生儿:血清胆红素57mg/dl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社康监测黄疸的手段:主要运用经皮胆红素测量仪,其实 际测量值与血清胆红素呈正相关性,与血清胆红素的差异性 较小,可以代替血清胆红素作为临床监测黄疸的手段。 三、解答问题 1、问题A: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 疸的异同? 50%80%的足月儿和早产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所以 出现黄疸的并一定是病理现象。我们需要首先鉴别生理 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异同。 特点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 黄疸足月儿 早产儿足月儿 早产儿 出现时间23天 35天生后24小时内(早) (TSB6mg/dl) 高峰时间45天 57天 消退时间57天 79天黄疸退而复现

5、持续时间2周 4周2周 4周(长) 血清胆红素mol/L220.6 255 220.6 255(高) 血清胆红素mg/dl12.9 1512.9 15 每日胆红素升高85mol/L(5mg/dl)85mol/L 血清结合胆红素34mol/L(2mg/dl) 一般情况良好相应表现复杂 原因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病因复杂 (快) 通过本问题了解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通过本问题了解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问题B:为什么会出现病理性黄疸? 一句话总结新生儿出现黄疸的原因:胆红素生成过 多(来源增加),肝细胞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 功能不足(代谢过程减缓),肝肠循环特

6、殊性(重复 吸收增加)。 胆红素的生理代谢过程 衰老红细胞 的血红蛋白 (80%) 进入 血液 循环 结合胆 红素 游离胆红素 (极少量) 经代谢 转化为 胆红素 肝脏等组织内 含血红素的血 色蛋白( 1820%) 来源 旁路胆红素: 骨髓内网织红 细胞和幼红细 胞等(23% ) delta胆 红素 溶于 胆汁 肝细胞摄 入与转化 肠道 未结合 胆红素 (主要 ) 胆红 素原 随粪尿 排泄 肠肝 循环 产生病理性黄疸的病因 1、红细胞破坏增多:同族免疫溶血(ABO、Rh),红细 胞缺陷(G6PD缺乏),红细胞异常增多(巨大儿)、血 红蛋白病(地贫等)、体内出血(头皮血肿)、各类感 染、药物诱导

7、等; 2、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能力低下:各类感染,窒 息、缺氧、酸中毒,低温、低糖、低蛋白,药物诱导,先 天性家族性疾病甲低等; 3、胆红素排泄异常:肝细胞排泄异常(新生儿肝炎), 胆管排泄胆红素障碍(先天性胆管闭锁)等; 4、肝肠循环增加:先天性肠道闭锁、幽门肥大、巨结 肠、延迟喂养等。 产生病理性黄疸的病因 3、问题:社康转诊新生儿黄疸的指征有哪些 ? 黄疸既是某些疾病的症状,同时高胆红素血症也对 新生儿神经系统有不可逆转的损害,所以在社康转 诊新生儿黄疸要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考虑。 2004年美国儿科学会修订指导方针:预防 足月新生儿总胆红素 342mol/L( 20mg/dl)成为新生儿

8、黄疸诊疗的目标 (足月儿黄疸干预方案) 时龄(h )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umol/L(mg/dl) 考虑光疗光疗光疗失败换血换血加光疗 72 256.5(15 ) 290.7(17 ) 376.2(22)427.5(25) 1)胆红素脑病 胆红素脑病是描述胆红素毒性所致的基底节 和不同脑干核损伤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 “急性胆红素脑病”用于描述一周内的新生儿 由胆红素毒性所致的急性临床表现。 “核黄疸”用于描述胆红素毒性的慢性和永 久性表现。 胆红素还可以引起其他形式的轻型神经系统损 伤,可以表现为一个或多个系统功能障碍,称为 胆红素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BIND)。 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 出现时

9、间:胆红素脑病多出现与生后一周左右,最早可于 生后12天内出现症状。溶血性黄疸出现时间较早为生后35 天,未成熟儿或其他原因大多见于生后610天,G6PD缺乏 患儿多发生于生后25周。 血清胆红素阈值:依日龄而定,足月儿多在 342.2427.5umol/L(2025mg/dl)以上,高危儿阈值下降 ,无论何者游离胆红素大于20.0umol/L(1.17mg/dl)为危险 临界值。 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 第一阶段在生后几天,反应略低下,嗜睡,轻度肌张力减低, 活动减少,吸吮弱,轻微高调哭声等。此阶段为可逆阶段。 第二阶段表现易激惹,哭声高调,拒乳,呼吸暂停、呼吸不规 则、呼吸困难

10、,嗜睡何肌张力增高,肌张力增高可累及伸肌群 ,可呈角弓反张,可伴有惊厥,或有发热,重症者可深度昏迷 ,甚至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此阶段紧急换血可逆转中枢神 经系统改变。 第三阶段通常在1周后,肌张力增高消失,转为肌张力减低, 随即吸吮力和对外界反应渐渐恢复,继而呼吸好转,12周后 急性期症状可消失 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 核黄疸后遗症期典型的为四联症 锥体外系运动障碍:持久或终生,主要表现为手足徐动 听力异常:是胆红素神经毒性的一个突出表现,是BIND的一 个重要表现,主要为脑干及耳蜗核损伤。 眼球运动障碍:表现为眼球转动困难,特别是向上凝视受限。 牙釉质发育异常:有绿色牙或棕褐色牙,门齿有弯

11、月形缺陷, 由于釉质发育不全所致。 2)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较为常见,多 发生在新生儿早期,是由于胆红素生成过 多、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和结合能力低下、 肠肝循环增加所致。 临床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粪便色黄, 尿色正常。 社康需要鉴别疾病主要为溶血性疾病、母 婴围产因素和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出现黄疸,足月儿 多见,黄疸出现的时间在生理性黄疸的时间范围内,峰值可 高于生理性黄疸,消退时间可晚于生理性黄疸,患儿一般状 况良好。 早发发型晚发发型 出现时间出生后23天出生后67天 高峰时间出生后47天出生后23周 消退时间出生后612

12、周 母乳性黄疸 诊断标准: (1)为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出现黄疸,足月儿多见; (2)黄疸出现在生理性黄疸的时间范围内, TSB220.6umol/L(12.9mg/dl);或消退时间可晚于生理 性黄疸,TSB34.2umol/L (2 mg/dl); (3)详细检查后排出其他病因; (4)一般状况良好 (5)停母乳13天后黄疸明显消退,血胆红素迅速下降 30%50%。 3)高结合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高结合胆红素血症主要是由于多种病因导 致肝细胞或胆道对正常胆汁分泌排泄功能障碍或缺 损,伴有结合胆红素增高而引起临床上以阻塞性黄 疸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即皮肤、巩膜黄染,大便 色泽变淡或呈陶土色,尿色深

13、黄,肝脾肿大及肝功 能异常等。 最容易引起新生儿高结合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是新 生儿肝炎和先天性胆道闭锁。 4、问题:社康处理新生儿黄疸的手段有哪些 ? 胆红素浓度达到什么水平就需要干预尚无统一标 准,新生儿出生后血脑屏障的发育和胆红素水平 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所以不能以一个固定值 作为新生儿黄疸的干预标准,早期的评估和严密 的监测随访更为重要。 社康处理新生儿黄疸的手段 社康能够处理新生儿黄疸的手段非常局限 ,主要是口服中成药(茵栀黄)及益生菌 ,以及督促家长照射日光。 茵栀黄口服液 主要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成分:茵陈、栀子、黄芩甙、金银花提取 物。 用法用量:成人口服。10ml/次,

14、3次/日。 新生儿按成人1/41/5酌情减 量。 禁忌:尚不明确。G6PD缺乏患儿禁用。 案例分析: 情景:某日,家长带孩子前来打乙肝疫苗,先由儿保 医生进行儿童体检。 基本资料:患儿XX,男性,30天,孕39+6周,医院内 顺产,出生体重3.5kg。 主诉:发现皮肤黄染27天。 现病史:家长诉患儿出生3天后出现面色黄染,医院内 检查诉经皮胆红素值正常(具体不详),同意出院。 后一直母乳喂养,面色黄染无明显好转。产后访视发 现巩膜黄染,经皮胆红素测定13.5mg/dl,嘱晒太阳, 家长遵医嘱后,未复查。现来行计划免疫,仍有面色 黄染,无发热,无腹胀,无头皮血肿。精神尚可,母 乳喂养,吸吮有力,

15、大便12日1次,小便正常。 四、金鱼缸讨论(10分钟) 四、金鱼缸讨论(10分钟) 体格检查:皮肤黄染,双侧巩膜黄染,哭声 较响亮,四肢肌张力正常,肝脾不大,神经 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个人史:否认家族史、遗传病代谢病史及传 染病史。 辅助检查:经皮胆红素11.5mg/dl 讨论:如何考虑患儿的诊断及如何处理?此 患儿能否打乙肝疫苗? 讨论总结 1、病例讨论结果: 患儿属于病理性黄疸(足月儿黄疸时间2周); 考虑母乳性黄疸; 患儿虽未见明显神经系统异常及肝功能异常,仍不推 荐接种疫苗。 2、处理: 建议转诊。 适度日照,停母乳3日后复查。 必要时行血清胆红素检验。 不适随诊。 总结 通过本课程,使社康医生正确认识新生儿 黄疸,并结合日常儿保工作,能对发现黄 疸的患儿有正确的处理,对病理性黄疸能 早发现、早干预,起到社区居民健康守门 人的作用。 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