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南渡中学联考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18920881 上传时间:2019-12-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南渡中学联考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南渡中学联考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南渡中学联考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南渡中学联考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南渡中学联考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南渡中学联考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南渡中学联考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语文第二次阶段测试 2019.12.11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不喜欢某些人是完全正常的,不喜欢并不等于不能合作。但要强求彼此_,亲密无间,这就是分裂,是对真实_的阉割。生活就是_,就是鲜花和荆棘并存。尊重生活的本来面目,也许是应对分裂的法宝之一。A相敬如宾一刀两断泥沙俱下B情投意合一刀两断江河日下C相敬如宾一厢情愿江河日下D情投意合一厢情愿泥沙俱下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终于有一天,人们在昔日死火山口发现了一个奇迹,一个生命史上的奇迹:_它把伟岸的成材无私奉献给人们,得到了自

2、己期待已久的荣光。它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向上,爱生命竟爱得那样热烈真挚。如果它变成漂亮的小湖,也许早就免除了这“地下”的艰辛,但是它不愿意。它集于井底般的深谷中不见阳光,有人为它起了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地下森林。尽管阳光一千次对它背过脸去,它却终于把粗壮的双臂伸向了光明的天顶。幽暗的峡谷里竟然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耸立着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ABCD3下列反映劳动生活的诗句,依次与诗题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催贡文移下官府,那知山寒芽未吐。焙成粒粒比莲心,谁知侬比莲心苦?风干日

3、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卤浓碱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钓收鹭下虚舟立,桥断僧寻别径归。海近冈峦多迤逦,天寒雾雨正霏微,A缫丝行渔家采茶歌煮海歌B缫丝行采茶歌煮海歌渔家C煮海歌渔家采茶歌缫丝行D煮海歌采茶歌渔家缫丝行4下列选项中,对右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委婉讽刺部分人对宠物的过分偏爱B表明宠物应该受到特殊对待的立场C提醒读者应该爱惜所有动物的生命D提倡不食用禽畜肉的素食主义风尚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彰武军节度使侍中曹穆公行状王安石公讳玮,字宝臣,真定府灵寿县人。少以荫为天平、武宁二军牙内都虞侯。至道中,李继迁盗据河西银、夏等州,后又击诸部并

4、其众。当是时,公为东头供奉官,年十九。太宗问大臣谁可使当继迁者,武惠王以公应诏。真宗即位,移知镇戎军。当是时,继迁虐使其众,人多怨者,公即移书言朝廷恩信、抚纳之厚以动之。羌人得书,往往感泣。咸平六年,继迁死,其子德明求保塞。公上书言:“继迁擅中国要害地,终身旅拒,使谋臣狼顾而忧。方其国危子弱,不即捕灭,后更盛强,无以息民。”当是时,朝廷欲以恩致德明,寝其书不用。大中祥符三年,已而又以为泾原路都钤辖兼知渭州。公乃图泾原、环庆两路山川城郭、战守之要以献,真宗留其一枢密院,而以其一付本路,使诸将出兵皆按图议事。八年,迁英州团练使,知秦州。秦西南羌唃厮啰、宗哥立遵始大,遵献方物,求赐赞普。公上书言:“

5、夷狄无厌,足其求必轻中国。”大臣方疑其事,会得公书,遂不许,而犹以为保顺军节度使。公曰:“我狃遵矣,又将为寇。吾治兵以俟尔。”至明年,啰、遵果悉众号十万,寇三都。公帅三将破之,追北至沙州,所俘斩以万计。天圣七年,换彰武军节度使。八年正月,薨于位,年五十八。皇帝为罢朝两日,赠侍中,谥曰武穆。公为将几四十年,用兵未尝败衂,尤有功于西方。归羌杀中国人得以羊马赎死如羌法,公以谓如此非所尊中国而爱吾人,奏请不许其赎;又请补内附羌百族以为上军主,假以勋阶爵秩如王官,至今皆为成法。陕西岁取边人为弓箭手而无所给,公以塞上废地募人为之,若干亩出一卒,若干亩出一马,至今边赖以实。所募皆为精兵。在渭州取陇外笼干川筑

6、城,置兵以守,曰:“后当有用此者。”及李元昊叛兵数出,卒以笼干川为德顺将军,而自陇以西,公所措置,人悉以为便也。自三都之战,威震四海。契丹使过魏地,辄阴勒其从人,无得高语疾驱至,多惮公不敢仰视。契丹既请盟,真宗于兵事尤重慎,即有边事,手诏诘难至十馀反。而公每守一议,终无以夺。(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有删节)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少以荫为天平、武宁二军牙内都虞候荫:庇护B继迁擅中国要害地擅:占有C寢其书不用寝:搁置D啰、遵果悉众号十万,寇三都寇:侵犯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宗至道年间,李继迁割据一方,为非作歹,曹公时年19岁,任东头供奉官,被

7、武惠王推荐给朝廷,担当抵御李继迁的重任。B曹玮在担任渭州知府时,将所辖地区的山川城郭、军事要隘等地理情况绘制成图册,进献给朝廷,朝廷极其重视他所献的图册。C宗哥立遵壮大起来后,请求朝廷封他为赞普,曹公上书反对,大臣们对曹公所行之事有所疑虑,所以没有采纳曹公的建议。D在契丹请求与朝廷结盟之后,真宗对于兵事尤为慎重,一件事往往经过反复斟酌才能确定,然而曹公提出的建议,都不会被改变。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当是时,继迁虐使其众,人多怨者,公即移书言朝廷恩信、抚纳之厚以动之。(5分)(2)契丹使过魏地,辄阴勒其从人,无得高语疾驱至,多惮公不敢仰视。(5分)8请根据文本末段,概

8、括曹公治边的措施。(4分)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斗百花柳永煦色韶光明媚,轻霭低笼芳树。池塘浅蘸烟芜,帘幕闲垂飞絮。春困厌厌,拋掷斗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绪。终日扃朱户。远恨绵绵,淑景迟迟难度。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处。深院无人,黄昏乍拆秋千,空锁满庭花雨。【注】淑景(yn,日影,此处指美好的光阴,年少傅粉:年轻貌美的男子,此处指女子的丈夫。9词中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6分)10这首词情景交融,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词作简要赏析。(5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日月忽其不淹兮

9、,_(屈原离骚)(2)_,不宣异同。(诸葛亮出师表)(3)此中有真意,_(陶渊明饮酒)(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李白蜀道难)(5)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6)驾一叶之扁舟,_(苏轼赤壁赋)(7)_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8) ,连月不开(范仲淹岳阳楼记)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214题。另一座村庄宗崇茂油菜花在春天总是开得如此漫漶。母亲从乡下打来电话说,你早一点回来吧。我知道母亲的意思。我已有好几个清明节不回老家了。我总是在家乡的春天到来之前就必须离开她,向西,一路向西。现在,我总算回来了。我终于能够在家乡的春天好好停留并不紧不慢地呼吸。听从母亲

10、的话,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傍晚,我就坐车回到老家。夜里,竟响起了雨。我有些担心,明天,是准备给父亲立一块碑的。母亲已请好帮忙的人,一下雨,地里就会泥泞得难以行走。雨点打在窗户和瓦楞上,像是水浪轻轻拍打船底的声音。睡在床上,我竟有些恍惚,仿佛不是睡在自家的屋里,而是睡在一条漂泊不止的船中,我一时找不到归家之感。多少年了,我的灵魂是一粒轻轻的尘埃。它从故乡这块泥土上扬起,现在,却一下子难以在这块土地上重新安顿下来。这还是我的故乡吗?或者说,我的灵魂还把它当作故乡吗?也许,我怀念的只是另一个村庄,已永远不可能再回来的那个村庄。那时,父母都还很年轻,比现在的我还要年轻;但是,如今父亲早已不在,只有母亲还孑

11、留于这个春天。早晨起来,天空睛好。昨夜的那场雨好像只是一种幻觉。阳光携着微风,或是微风携着阳光,暖暖地照着,吹着。树、空气,更加绿而清新了。油菜花,在菜园里、河堤边、甚至草房子的屋顶上,一簇一簇地盛开着,更不用说田野里那铺天盖地的金黄了。这样的季节,我简陋的小村庄也因此而变得美丽无比起来;无边的花海中,村庄喘息似的在起伏中荡漾。母亲早已在石匠那里定制好父亲的碑,上面刻着父亲的名字。母亲的名字怎么也并列其上?只是未像父亲的名字那样用漆涂红,还是凿出的那种淡淡的石白。问母亲。母亲说,先在你父亲那里报个“户口”,等我去了,你们只要用红漆把名宇涂红就行了。坟地在村子的南头,离村子仅隔了五六块田地,四面

12、环水,有一道窄窄的堤坝与村子相连,我不明白,当初是村子里的哪一位,把这一片田地确定为村人的安葬之所?又为何安排得离村子如此之近?有一次,就这个问题,我向村中的那位老人讨教。他是村中的“老秀才”,远近闻名的风水先生,双目几乎失明。他说,这是大家的意见,离得近,天天看得见,心里踏实,好。他的答案让我惊异!这些识不了几个字的农人,难道都是不凡的哲学家?死,早已被他们视作生的一部分,完整而密不可分。那时,父亲刚走不久,而我远在天边。母亲在田间劳作时,歇息的间隙,总是习惯于抬头把目光投向坟地的那一片。高的、矮的、新的、旧的,错落的坟茔中,母亲找到父亲的那一座。黑鸟盘旋,纸灰一样飞起飞落。就这样,母亲与父

13、亲隔河相守,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白昼与黑夜。石碑被抬到坟地。这里同样生长着一片一片金黄的油菜花,无人种,也无人收,却年年开不败的野油菜花。众多的坟,使这里稍显拥挤。从碑上的名字一一看过去,大多是我热悉的名字,我熟悉的长辈。我忽然觉得有些宽慰,我的父亲,仍和他们住在一起!他们仍像从前一样,是一个村庄里的人。这片墓地,分明是村庄以外的另一座村庄!那些血脉,仍在看不见的地方,汩汩地淌着,连着。家家户户的坟茔都培了新土,坟茔变得亮堂高大,太阳照着尘世,也照着故人,春阳之下,一切都在蓬勃地生长,即使死亡,也被罩上一层暖意。逝去的人啊,你们为何总是深藏不露?只让你们曾经生活过的村庄默默记取、怀念;近在咫尺,却

14、又远在天外,仿佛一群不肯归来的远行人。石碑竖立起来。像是父亲的新居。母亲非常高兴。她拿来一块红绸缎,在碑的顶端系上。碑在风中一下子显得非常醒目。我立刻明白了母亲的心事一一眼神越来越差了,她是想在众多的坟茔中,一下子就能找到父亲的那一座。小河清澈安静。油菜花在水中的倒影尤显美丽。几只白蝴蝶从水面掠过,倒影轻轻晃动起来,使水中的美变得有些虚幻就像一座村庄与另一座村庄,就像生与死,它们永远为邻,互为倒影,彼此护佑。我相信,日日夜夜,它们都能听到彼此亲切的呼吸。(选自流浪途中的玫瑰,有删节)1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在外漂泊多年,乍回故乡反而不适应,找不到归家之感,因而一时之间,竟有些恍惚,这种感受真切自然。B劳作的艰辛、生活的孤独使母亲能坦然对待死亡,所以她让人在墓碑上刻下自己的名字,先在父亲那里“报个“户口”。C老秀才“天天看得见,心里踏实”的话,体现了逝去的亲人仍然是乡亲们生活的一部分,折射出充满温情的淳朴乡风。D作者想象母亲在劳作间歇将目光投向坟地,又看到她在墓碑上系上红绸缎,这一虚一实,表现了母亲对父亲的深切怀念。13结合全文简要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