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科普知识讲解老年大学讲义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18919926 上传时间:2019-12-29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血压病科普知识讲解老年大学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高血压病科普知识讲解老年大学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高血压病科普知识讲解老年大学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高血压病科普知识讲解老年大学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高血压病科普知识讲解老年大学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血压病科普知识讲解老年大学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病科普知识讲解老年大学讲义(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血压病科普知识讲座,中心医院心内科,全面认识高血压,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血管病的关键。 -摘自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专家的话,前言-专家的话,高血压病,就在我们身边,我国高血压病的流行情况,高血压概述,流行最广 6 亿 隐蔽最深 危害最烈,高血压的 “三高”,患病率高:1991年患病率为11.98%,患病人数9000万,1998年为1.1亿,现在中国有1.3亿患者,平均每10人或每三个家庭有一名高血压患者 致残率高:脑卒中患者70%有高血压,抗高血压治疗可减少40%的脑卒中。目前我国有脑卒中600万,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40%重度致残,每年有150万新发脑卒中患者。 死亡率高:心脑血管病占

2、我国城市人口死因构成41%,北京已达51%,高血压的 “三低”,知晓率低: 城市36.3%, 农村 13.7% 服药率低: 城市17.4%,农村 5.4% 控制率低: 城市4.2%, 农村 0.9%, 全国2.9%,高血压的 “三个误区”,不愿意服药 不难受不服药 不按医嘱服药,我国高血压病流行的特点,患病率高:我国高血压病患者数量已达1.1亿,每年增加300多万人。在我国,每三个家庭就有一个高血压病患者 致残率高:现有脑卒中患者600万,每年150万人新发脑卒中,其中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 死亡率高: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我国高血压病流行的特点,高血压的常见症状 可无明显症状于体检时发现。 可

3、有头痛、头晕、眼花、心前区不适或心绞痛等症状均缺乏特异性,知晓率低 服药(治疗)率低 控制率低,我国高血压病流行的特点,了解高血压病,高血压病基本知识,什么是血压,血液要想在全身流动就 需要有压力 血压就是指血液在流动 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什么是血压,可以用两个数字来描述血压,第一个数是“收缩压”,即高压 第二个数值较收缩压低叫“舒张压”,即低压,130/85mmHg,如何诊断高血压病,因为血压有正常的变化,医生不能通过单纯的一次血压增高来诊断是否患病,除非在不同时期重复测量血压3次以上,高血压定义与分期,高血压的诊断标准,SBP(mmHg) DBP(mmHg) 理想血压 120 80 正常

4、血压 130 85 正常高值 130-139 85-89 1级高血压 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 180 110 单纯收缩 期高血压 140 90,高血压诊断的注意要点,上述标准仅适用于未服用降压药物者 成人、无性别差异,儿童尚无标准。 首次发现血压高时,不能根据某一次血压下结论,应于不同时间多次测量血压。 为排除白必要时行24h血压监测。,原发性高血压(95%)-病因,流行病学显示:患病率随年龄而升高,北方高于南方,东部高于西部。 遗传因素:多基因遗传病 精神因素:精神紧张 膳食因素:高钠、低钙饮食 体重因素:超重,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

5、两者有一 即可诊断,舒张压 85mmHg 85-89mmHg 90mmHg,收缩压 130mmHg 130-139mmHg 140mmHg,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摘自:1999年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有以下情况的人,患高血压病的危险大(饮酒过量、焦虑、不经常活动、吸烟、肥胖、摄入盐和脂肪过多) 胆固醇高,有心脏或者肾脏疾病、糖尿病患者,患高血压病的危险性较高 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历史,容易患有高血压病,患者遭受高血压病这个“隐形杀手”攻击时,可以没有任何症状 大多数的患者血压不正常升高后,没有什么症状,但是少部分人会感到头痛和非常疲劳 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血压的

6、高低并不一致,高血压的症状,高血压病的危害,在于其对人体各器官(心、脑和肾)的损害,高血压病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由于高血压的影响,血液中胆固醇和其他碎片容易沉积在冠状动脉上,造成动脉粥样硬化 同时由于高血压造成的血管肌肉变厚也可以使血管狭窄,高血压病危害心脏,人体长期血压增高,左心室逐渐发生肥厚。心肌肥厚引起和加重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 高血压病是引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病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是正常者的2-4倍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力衰竭,与没有高血压的人相比,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性至少增加6倍,高血压病危害脑,高血压使脑血管狭窄,造成脑部动脉血管的阻塞,引起瘫痪和语

7、言问题,甚至死亡 由于长期高血压的作用,增加了脑血管壁的脆性,易引起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 脑卒中的发生与血压的数值呈正相关,如果血压降低6mmHg,中风的发生则减少34%,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滤除人体内有毒的废物和调节体内渗透压力 长期高血压会使肾功能逐步减退,表现为血肌酐、血尿素、血尿酸等上升;以及蛋白尿、血尿和水肿 随着血压的增高及肾动脉硬化的逐渐加重,可出现肾功能衰竭。舒张压每降低5mmHg,终末期肾脏疾病的危险性至少降低25%,高血压病危害肾,高血压病危害眼睛,导致眼底出血 视力下降,甚至失明,高血压病的分级,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病的水平 临床上无心、脑、肾器质性改变,高血压病的分级,血压达

8、到确诊高血压病的水平 并伴有下述的任何一项: 左心室肥大 视网膜动脉普遍或局部明显狭窄 蛋白尿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病水平 且有心力衰竭、心脏扩大、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管病变、眼底有渗血、肾功能衰竭等,高血压病的分级,高血压病的控制,积极治疗高血压病,享受健康生活,控制高血压病,控制高血压病意味着终生改变一些饮食和生活习惯 同时药物治疗也是必须的,可使血压降为正常 经常看医生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病,并且防止高血压病造成的身体损害,高血压的治疗目标,长期、有效控制血压(短期目标) 预防(逆转)心、肾等靶器官的损害(长期目标) 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长期目标),饮食控

9、制,改善动物性食物结构,少食含脂肪高的猪肉,多食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禽类和鱼类 少吃肥肉,不仅可以减肥和保持正常血压,而且可以防止高血压引起的心肌梗死和中风 减少盐的摄入,建议每人每日不超过6g 应增加含钾、钙高的食物,如绿叶菜,鲜奶,豆类制品等,降低体重和戒烟戒酒,降低体重有助于患者降低血压,体重指数应在20-25之间 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 饮酒能增高血压水平,增加高血压病患病率,因此高血压患者应戒酒,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同减肥一样可以降低血压 散步,骑自行车和游泳都是有氧运动 运动强度指标:运动时最大心率+年龄=170或180,心情愉快,减轻精神压力 保持平衡心理 要多发现生

10、活中的积极因素,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追求精神愉快,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当改善生活方式不能有效控制血压的时候,医生会给患者处方一些药物 药物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高血压的方法 抗高血压药物的发现,挽救了数以亿计高血压患者的生命 抗高血压药物通常会服用很长时间,有时候患者会终生服药,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平稳降压,长期、持续治疗 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 两种药物的低剂量联合使用,好于大剂量单一用药 不可突然停药或撤药 药物服用应简便,以利于患者坚持治疗,选择降压药物的原则,降压效果好 24小时平稳降压 一天一次,方便患者服用 副作用小,患者易于坚持 可以保护患者的心、脑、肾等靶器官 “许多年来,

11、我们知道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是很重要的。现在,根据LIFE研究结果,证明如何控制血压至关重要。”,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降压药物,利尿剂 钙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剂 受体阻滞剂 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病的误区,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 血压一降,立即停药 降压过快过低 以药价贵贱定药品取舍 夏季血压不高时,不服药,高血压不治疗行吗?,高血压是健康第一大敌,人类第一杀手。 心血管病每年夺去1200万人生命,占25%,13年, 19年。,降压治疗中的常见问题,高血压不治疗,行吗?,答案:不行。 高血压是当前最常见的心血管病。若不进行治疗,任其自然发展,则会明显加快动脉

12、粥样硬化进程。 研究证明,收缩压降低10mmHg,中风的危险性就可减少56%,冠心病危险性减少37%。 控制高血压,预防中风、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没有症状需要治疗吗?,答案:需要。 血压的高度与并发症相关,而与患者自身症状不一定相关。 即使没有症状,高血压对患者脏器的损害也是持续存在的。 必须及时治疗,且要早期治疗。,可以随意选用降压药物吗?,答案:不可以! 用药应根据患者病情、血压严重程度、并发症、合并症等进行个体化治疗。 高血压急症应选用快速降压药 控制血压选用长效且效果平稳的降压药 一种药物效果不满意需请教医生增加剂量或联合用药 有并发症时应选用对相应靶器官有保护的药物,血压降至正常

13、范围就可停药吗?,答案:不可以! 所有降压药都只有在服药期间才有效。如果血压正常就停药,那么血压或早或晚将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 降压药需长期服用。选择适合的药物,将血压控制在适合的范围内,才能减少对身体的危害。,血压降得越快越好吗?,答案:不是。 高血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过程,人体对此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可以逐渐适应(故而有些患者并没有不适的感觉),所以除了高血压急症以外,降压治疗应缓慢进行,不能求之过急。如果超出了调节范围,重要的脏器血流量不能保证,反而会造成头晕心悸等不适。,篇后语-医生的忠告,高血压病是一种可以造成严重后果和并发症的疾病。但是早期的发现和有力的控制已经帮助许多患者生活健康和延长生命 进行高血压病治疗和预防时应多看医生,医生可以帮助患者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 治疗高血压,不仅要降压,更重要是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 药物治疗外,健康的生活方式也非常重要,让我们为健康共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