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管理指导培训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18920459 上传时间:2019-12-30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管理指导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管理指导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管理指导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管理指导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管理指导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管理指导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管理指导培训(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管理指导培训,讲 解 内 容,一、本市历年环评工程师考试概况及说明 二、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新) 四、有关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五、技术方法概论,讲 解 内 容,讲 解 内 容(续),六、清洁生产评述 七、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八、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概述 九、应用案例 十、复习与应考技巧及建议,讲 解 内 容,一、本市历年环评工程师概况,2004年资格认定,本市认定5人; 2005年正式报名453(480)人,参考率约80%,通过80人,通过率21.45%; 2006年正式报名520(536)人,通过122人,通过率23. 5%; 本市前二次考试总体

2、上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相当(略好)。 专业实力强、管理好的环评机构和设计、科研单位表现较好(态度重视关键);老将多“落马” ,出“新手” ;甲级达7 家,乙级过1家。,讲 解 内 容,一、本市历年环评工程师概况(续1),2007年正式报名480人,通过102 人,通过率21. 25%;其中某机构培训105人,通过38人,通过率36%。 2008年正式报名430人,通过25人,通过率不到6%;其中某机构培训28人,通过6人,通过率21%。 2009年正式报名468人,通过21 人,通过率不到 4.5%。其中某机构培训53人,通过13人,通过率24.5%。,讲 解 内 容,一、本市历年环评工程师概况

3、(续2),2010年正式报名460人,通过12 人,通过率约 2.6%。其中某机构培训38人,通过2人,通过率约5.3% 。 2011年正式报名650人,通过21人,通过率约 3.2%。其中某机构培训86人,通过9人,通过率约10.5% 。 2012年正式报名981人,通过 33人,通过率约 3.4%。其中某机构培训61余人,通过 16人,通过率约 14.8%。 2013年正式报名 人,通过 人,通过率 %。其中某机构培训 人,通过 人,通过率 %。,讲 解 内 容,本市历年环评工程师考试通过率对比表,讲 解 内 容,本市历年环评工程师考试通过率对比折线图,讲 解 内 容,说 明:,有关考试信

4、息(科目、题型、批改,新趋势、新 咨询、新老考纲比较) 授课讲解的作用 讲课、复习方式围绕考纲看教材;重基础,抓重点,理思路;其他作参考 掌握、熟悉、了解、其他(自加):要求不同,讲 解 内 容,2011年度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合格标准(历年相同),讲 解 内 容,二、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三个熟悉、四个了解” (一)环境标准定义(p1):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技术法律/规定”(强制或推荐),环境标准管理办法;标准均有法律依据,也是执法依据。 (二)环境标准体系构成 1.分类及特点(p57):国家五、地方二、部一,框图,强制/推荐 2.现行环评技术导则种类及其应用范围(p7、1617):规划与建设

5、项目导则;规划导则三类,项目导则三类;专项环评导则两种形式;强制与推荐;范围(各导则规定) 3.主要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p1316): 质量七(气1/水3/声1/振1土壤1); 排放十二加四(气10+水7+声3+固6+辐射2),二、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续),(三)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1.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p8):地方优先 2.环境功能区与环境质量标准(p810):气水声;高对高,低对低;类与级;数字意义不同;特殊情况 3.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染物排放标准(p10):高对高,低对低;排放标准原则上服从质量标准;趋势 4.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p8):互不交叉原则;趋向行业化

6、 无标准的情况,讲 解 内 容,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新),“共十二条,九个掌握、十六个熟悉、九个了解” (原七条,十一个掌握、七个熟悉) (一)总则 1.环评工作程序(p1920):总纲适用范围;“前调方”“分论预评”环评文件编制;p21工作程序图(错) 2.环评原则(p20):依法评价、早期介入、完整性、广泛参与 3.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内容(p22):未开展规划环评 4.环境合理性分析内容(p22):是否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5.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原则(p22):影响识别要求、重点、方法;筛选原则、重点,讲 解 内 容,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续1),(一)总则 6.

7、环评工作等级划分、依据和调整原则(p23):按环境要素划分、一三级,三点依据(工程特点、环境特征、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划),调整不超一级并说明理由 7.环评范围确定原则(p24):按专项导则,无则根据项目影响范围并适当外延 8.环评标准确定原则(p24):根据功能区划,地方排放标准,无国家排放标准,清洁生产分析 9.环评方法选取要求(p24):定量定性结合,量化为主;优先、鼓励、慎用,非导则推荐;两种主要方法,讲 解 内 容,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续2),(二)工程分析 1.基本要求(p25):突出重点、数据资料、详细分析说明,其他 2.方法(p25):类比分析法、实测法、实验法、物料平衡

8、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 3.内容(p2627):所有时段、全部行为过程,突出重点、总图及规划布局合理性,1-9点 (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基本要求(p27):筛选参数、有效资料、重要与一般 2.主要方法(p28):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 3.内容(p2831):自然、社会、环境、其他四大类,讲 解 内 容,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续3),(四)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基本要求(p31):预测及其确定、常规与特征、叠加背景、环境整治 2.方法(p3132):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分析法、专业判断法 3.内容(p32):七条 (五)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1

9、.包括内容(p33):征地拆迁、移民安置、人文景观、人群健康、文物古迹、基础设施等 2.筛选因子要求(p33):收集、筛选、定量定性 3.分析要求(p33):正面负面、负面对策,讲 解 内 容,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续4),(六)公众参与 1.要求、对象和形式(p33):全过程参与、涉密,对象广泛性与代表性,一种或多种形式 2.信息公开主要内容(p33):知情、告知内容 3.反馈意见处理要求(p3334):归类与统计分析、综合评述,采纳与否说明 (七)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p34):三条 (八)环境管理与监测 环境管理与监测(p34):三条,

10、讲 解 内 容,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续5),(九)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 1.清洁生产分析重点(p35):已发布规范/未发布规范 2.循环经济分析内容(p35):不同层次,提高优化 (十)污染物总量控制 1.排放量控制原则 (p35):正常运行、环境质量、达标排放、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原则 2.提出总量控制指标建议的要求(p35):“增产减污”,根据、分析、提出,纳入控制计划,讲 解 内 容,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续6),(十一)方案比选 比选要求(p36) 1.同一项目多个方案比选要求(p36):从环境保护角度 2.方案比选重点(p36):选址选线、工艺、规模、环境影响、环境

11、承载能力、环境制约因素 3.不同比选方案及推荐方案评价要求(p37):同等深度,推荐并提出优化调整建议 (十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总体要求 了解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总体要求(p37),讲 解 内 容,四、固体废物控制标准,“五个标准,十个熟悉,四个了解” (一)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组成 1.适用范围(p242):内容;建设、运行封场后维护与污控和监管、配套转运站建设运行,只适用法律允许排污行为(不适用一般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 2.选址要求(p244245):符合规划、禁止区域、选址标高、避开区域、防护距离,环评考虑因素,确定与敏感对象位置关系以及防护距离,规

12、划依据 3.废物入场要求(p245246 ):直接进入、感染性医废、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医废焚烧残渣、一般工业固废、单独分区、含水率、检测及批准、禁止六类共八方面,讲 解 内 容,四、固体废物控制标准(续1 ),(一)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4.排污控制要求(p246247): (1)水污染物: 设装置处理达标,执行时间和要求(表12-2), 老场在新时间前后不同要求,特别保护地区要求 (2)甲烷:体积百分比要求,减排措施 (3)恶臭:防止扩散,场界要求 (4)转运站渗滤液:密闭运输,站内处理及其要求 (进污水厂或直排环境),讲 解 内 容,四、固体废物控制标准(

13、续2),(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1.适用范围(p248249) :危废贮存,污控监管,三者 2.选址要求(p249):七点 (三)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组成 1.适用范围(p250):场建设、运行、监管除放射性废物、其他p251 2.选址要求(p251252):十一点 (四)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 1.适用范围(p253):设计、环评、验收及运行污控管理,除易爆、放射性危废 2.选址技术要求(p253):禁止三区;风向;距离,讲 解 内 容,四、固体废物控制标准(续3),(五)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

14、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区别(二场二类) 1.适用范围(p255):所有,建设、运行和监管;除危废和生活垃圾 2.贮存、处置场类型(p255):、类场 3.处置场选址要求(p256):共同六点, 其他一二 4.污染控制项目(p257):渗滤液及处理后排放水特征组分,地下水前全后特征,颗粒物(二氧化硫),讲 解 内 容,五、技术方法概论,(一)环评法律法规规定 1.常用法律法规(p12):框架 2.分类(p2) 3.技术原则(p23): “81”(实战性) (二)环评基本内容 1.基本内容(p35):大纲、现状、预测、评价 环评文件的基本内容(思路) 2.工作程序(

15、p6):图 (三)常用术语,讲 解 内 容,六、清洁生产评述,“一个掌握,一个熟悉” (一)基本要求(p331):24个字 弃旧用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改善管理,循环利用,持续改进。 (二)评述(p333):一三级(国家标准) 国际先进、国内先进、国内基本 (三)分析指标体系: . 选取原则(p333335):四条 . 指标含义及计算(p335338):六项,讲 解 内 容,六、清洁生产评述(续),掌握计算:二方面(用水指标/污染物指标)共11个具体指标尤“四个率” (四)分析方法与程序 . 主要方法(p338):指标对比、分值评定 . 程序(p338):五步 3. 编写要求(p33833

16、9):原则与内容 4. 工作体会:量化、比较、结论、改进;论文,七、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一个掌握,一个熟悉,一个了解” (一)固体废物类型(p302):定义及特别规定(p301) 按污染特征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 按废物来源城市、工业和农业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定义(一般概念/法律规定)(p304) (二)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方式及在环境中迁移转化 1.污染物进入环境方式(p306308):堆存和处理处置,直接或间接。 大气环境自身分解污染空气;焚烧产生废气、颗粒物 水环境有害成分污染水体,自身分解和淋溶 土壤环境污染土壤,毒害微生物,改变土壤;占用土地,讲 解 内 容,七、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续1),(二)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方式及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续) 2.污染物的迁移转化(p310312):一定条件下化学、物理或生物转化,有毒有害物质长期释放进入环境。污染成分通过危害人体健康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迁移转化地下水影响是核心 渗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