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传热学考试真题试卷与解析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916943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南大学传热学考试真题试卷与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东南大学传热学考试真题试卷与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东南大学传热学考试真题试卷与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东南大学传热学考试真题试卷与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东南大学传热学考试真题试卷与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南大学传热学考试真题试卷与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南大学传热学考试真题试卷与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东大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传热学试题(A卷)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某物体温度分布的表达式为t=f(x ,y,),此温度场为二维(几维)、非稳态(稳态或非稳态)温度场。2、当等温线图上每两条相邻等温线的温度间隔相同时,等温线的疏密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不同区域导热热流密度的相对大小。3、导热微分方程式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傅里叶定律建立起来的导热物体中的温度场应当满足的数学表达式。4、工程上常采用肋片来强化传热。5、换热器传热计算的两种方法是平均温差法和效能-传热单元数法。6、由于流动起因的不同,对流换热可以区别为强制对流换热与自然对流换热。7、固体表面

2、附近流体温度发生剧烈变化的薄层称为温度边界层或热边界层,其厚度定义为以过余温度为来流过余温度的99%处。8、判断两个现象相似的条件是:同名的已定特征数相等;单值性条件相似。9、凝结有珠状凝结和膜状凝结两种形式,其中珠状凝结有较大的换热强度,工程上常用的是膜状凝结。10、遵循兰贝特定律的辐射,数值上其辐射力等于定向辐射强度的倍。11、单位时间内投射到表面的单位面积上总辐射能为投入辐射,单位时间内离开表面单位面积的总辐射能为该表面的有效辐射,后者包括表面的自身辐射和投入辐射被反射的部分。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辐射换热不依赖物体的接触而进行热量传递;B、

3、辐射换热过程伴随着能量形式的两次转化;C、一切物体只要其温度T0K,都会不断地发射热射线;D、辐射换热的大小与物体温度差的四次方成正比。2、大平板采用集总参数法的判别条件是 (C)ABi0.1 B Bi=1 C Bi0.1 D Bi=0.13已知边界周围流体温度和边界面与流体之间的表面传热系数的称为 ( C )A.第一类边界条件 B. 第二类边界条件 C.第三类边界条件 D. 初始条件4、在热辐射分析中,把光谱吸收比与波长无关的物体称为(c )A、黑体;B、透明体;C、灰体;D、绝对白体。5、换热器在相同的进出口温度条件下,(A )平均温差最大。A、逆流;B、顺流;C、交叉流;D、混合流。6.

4、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D )。A.增加流体流度 B.设置肋片 C.管内加插入物增加流体扰动 D.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使导热热阻增加7.已知一顺流布置换热器的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300C和150C,冷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50C和100C,则其对数平均温差约为( B )。A.100C B.124C C.150C D.225C8管内对流换热的流态判别是用 ( B )A. Gr B. Re C. Pe D. GrPr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1、热扩散率:,物理意义:材料传播温度变化能力大小的指标。2、传热过程:热量由壁面一侧的流体通过壁面传到另一侧流体中去的过程。3、努

5、赛尔数:,反映对流换热过程的强度。4、角系数:表面1发出的辐射能中落到表面2上的百分数,称为角系数。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16分)1、什么是稳态温度场?其数学表达式是什么?答:在稳态条件下物体各点的温度分布不随时间的改变而变化的温度场(2分)。其表达式(2分)。2、室内安装的暖气设施,试说明从热水至室内空气的传热过程中包含那些传热环节。答:热水管子内壁:对流换热;(1分)管子内壁管子外壁:导热;(1分)管子外壁室内环境: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2分)3、影响对流换热的一般因素有哪些?答:影响对流换热的一般因素有:流动的起因和流动状态(1分);流体的热物理性质(1分);流体的相变(1分);换热表面

6、几何因素(1分)。4、如图所示的真空辐射炉,球心处有一黑体加热元件,试答:指出,3处中何处定向辐射强度最大?何处辐射热流最大?假设,处对球心所张立体角相同。 答:由黑体辐射的兰贝特定律知,定向辐射强度与方向无关。故IlI2=I3。(2分)而三处对球心立体角相当,但与法线方向夹角不同,123。所以处辐射热流最大,处最小。(2分)五、计算题(共36分):1、某一炉墙内层由耐火砖、外层由红砖组成,厚度分别为200mm和100mm,导热系数分别为0.8W/(mK)和0.5W/(mK),炉墙内外侧壁面温度分别为700和50,试计算:(1)该炉墙单位面积的热损失;(2)若以导热系数为0.11W/(mK)的

7、保温板代替红砖,其它条件不变,为了使炉墙单位面积热损失低于1kW/m2,至少需要用多厚的保温板。(10分)解:(1)单位面积散热损失: q=1444.4W/ m2 (5分)(2)以保温板替代红砖,由于炉墙热损失不得高于q0=1kW/m222()=0.11()=0.044m=44mm(5分)2、对于如附图所示的几种几何结构,计算角系数。(每题3分,共6分) 半球内表面与1/4底面; 球与无限大平面;解: 假设2表面为整个底面,则204.183998.259.910041.0067.02804.195971.867.4355.10.3652.21904.208965.368.0314.90.326

8、1.951004.220958.468.3282.50.2951.75设想在球的顶面有另一块无限大平板存在,则显然,X1,2=0.5,由于X1,2不因另一块平板的存在而影响其值,因而X1,2=0.5。3、两个相距1m、直径为2m 的平行放置的圆盘,相对表面的温度分别为t1=500,t2=200,发射率分别为1=0.3 及2=0.6,圆盘的另外两个表面的换热略而不计,两圆盘被置于一绝热空腔中。圆盘表面分别为1,2,第三表面计为3,已知X1,2=X2,1=0.38,试确定每个圆盘的净辐射换热量。(要求画出网络图)解:网络图如图所示(2分)()4、初温为100的热水,流经内径为16mm、壁厚为1mm

9、的管子,出口温度为80;与管外冷水的总换热量为350kW,试计算管内平均换热系数。(10分)准则方程:水的物性简表:解:学习参考东大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传热学试题(A卷)试题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温度场中同一瞬间同温度各点连成的面称为 等温面 。2、就引起流动的原因而论,对流换热可区分为 自然对流 与 强制对流 两大类。3、辐射测量用探测仪所测到的灰表面的辐射能,实际上是 有效 辐射,定义为 灰体表面的本身辐射和反射辐射之和 。4、热电偶的 时间常数 是说明热电偶对流体温度变动响应快慢的指标。5、所谓同类物理现象,指那些用 相同形式 并具有 相同内容的微分方程式

10、 所描写的现象。6、强化传热的方法之一是提高K值。要提高K值,则应改善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 较小 的一侧的传热条件(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小的还是大的)7、蒸汽与低于饱和温度的壁面接触时有两种不同的凝结形式,分别为 膜状凝结 和 珠状凝结 ,工程设计的依据是膜状凝结 。8、由多层等厚度平壁构成的传热壁面, 若某层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大,则该壁面的热阻就越 小 ,其两侧的温度差越 小 。9、傅立叶定律中的负号表示 热流方向与温度梯度方向相反 。10、温度边界层越 厚 ,则对流换热系数越小,为了强化传热,应使温度边界层越 薄 越好。11、内部流动与外部流动的区别主要在于 换热壁面上的流体边界层是否可

11、以自由发展 。12、影响核态沸腾的主要因素是 壁面过热度 和 汽化核心数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对流传热过程仅发生在( C )中。A. 固体 B. 静止的流体 C. 流动的流体2、有一个由四个平面组成的四边形长通道,其内表面分别以1、2、3、4表示,已知角系数X1,2=0.4,X1,4=0.25,则X1,3为( D )。A.0.5 B.0.65 C.0.15 D.0.353、温度对辐射换热的影响( B )对对流换热的影响。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可能大于、小于4、雷诺准则反映了( B )的对比关系。A.重力和惯性力; B.惯性力和粘性力; C.重力和粘性力; D

12、.浮升力和粘性力5、一金属块的表面黑度为0.4,温度为227,它的辐射力是( A );若表面氧化后,黑度变为0.9,其辐射力将( A )。A.1417.5W/m2,将增大 B.1417.5W/m2,将减小C.60.22W/m2,将增大 D.60.22W/m2,将减小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1、简述热辐射与其它两种热量传递方式的区别。导热、对流这两种热量传递方式只在有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而热辐射可以在真空中传递,而且实际上在真空中辐射能的传递最有效(2分);辐射换热区别于导热、对流换热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不仅产生能量的转移,而且还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换,即发射时从热能转换为辐射能,而被

13、吸收时又从辐射能转换为热能。(2分)2、什么是物体表面的吸收比(率)?它与哪些因素有关?答:物体对投入辐射所吸收的百分数称为该物体的吸收比(率)。(2分)物体的吸收比(率)只取决于物体的表面特性(物体的种类、表面状况和温度),对于全波长的特性还与投射能量的波长分布有关关。(2分)3、写出时间常数的表达式。时间常数是从什么导热问题中定义出来的?它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时间常数的表达式为(2分),是从非稳态导热问题中定义出来的(1分),它不仅取决于几何参数和物性参数,还取决于换热条件h(1分)。4、分别写出Nu、Bi数的表达式,并说明其物理意义。答:努塞尔数,它表示表面上无量纲温度梯度的大小。(2分

14、)毕渥数,它表示导热体内部热阻与外部热阻的相对大小。(2分)5、为什么珠状凝结表面换热系数比膜状凝结表面换热系数大?答:膜状凝结换热时沿整个壁面形成一层液膜,并且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动,凝结放出的汽化潜热必须通过液膜,因此,液膜厚度直接影响了热量传递。(2分)珠状凝结换热时,凝结液体不能很好的浸润壁面,仅在壁面上形成许多小液珠,此时壁面的部分表面与蒸汽直接接触,因此,换热速率远大于膜状凝结换热。(2分)四、分析题(每题5分,共20分)1、对于附图所示的两种水平夹层,试分析冷、热表面间热量交换的方式有何不同?如果要通过实验来测定夹层中流体的导热系数,应采用哪一种布置?解:(a)中热量交换的方式主要有热传导和热辐射(2分)。(b)热量交换的方式主要有热传导,自然对流和热辐射(2分)。所以如果要通过实验来测定夹层中流体的导热系数,应采用(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