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9 牛顿在暴风雨中沪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8915272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9 牛顿在暴风雨中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9 牛顿在暴风雨中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9 牛顿在暴风雨中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9 牛顿在暴风雨中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9 牛顿在暴风雨中沪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9 牛顿在暴风雨中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9 牛顿在暴风雨中沪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 牛顿在暴风雨中1、 预习要求:1、 读准生字字音,并在文中圈出,根据词语表括出词语。2、 读课文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标出小节号;划出不理解的词语,理解“罕见、泛滥、空旷”等词语的意思。二读:把课文读通顺,在不理解的地方做记号。3、查资料,简单了解牛顿2、 课堂教学教学目标:1、能独立认识本课10个生字“罕、袭、泛、滥、疯、篷、撑、脖、旷、扰”,积累9个词语“罕见、袭击、泛滥、心甘情愿、斗篷、撑开、脖子、空旷、打扰”,能区别“像”和“向”。2、学习预习的方法:边读课文边提问题。3、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7、8节。4、了解牛顿在暴风雨中测量风力的实验,体会牛顿对科学执着探

2、究的勇敢精神。5. 仿照课文的写法,用表示人物几个连续动作来组成一句话教学重点和难点: 朗读和理解牛顿在暴风雨中是怎么做的以及这样做的原因,体会他对科学的探究精神。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能独立认识本课10个生字“罕、袭、泛、滥、疯、篷、撑、脖、旷、扰”,积累9个词语“罕见、袭击、泛滥、心甘情愿、斗篷、撑开、脖子、空旷、打扰”,能区别“像”和“向”。2.整体了解课文内容,能借助提示简要概括课文大意。3.学习课文第一-四节,指导朗读,读出暴风雨来临时,牛顿弟弟、妹妹害怕、惊慌的表现。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媒体,简介牛顿 小朋友,你们知道苹果落地的故事吗?谁知道故事的主人公? 牛顿(Isa

3、cc Newton,16421727)英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 出生于英国北部林肯郡的偏僻农村的一个农民家里,出生前2个月,牛顿的父亲就去世了。牛顿出生时才3磅,接生婆甚至没料到他能活下来,更没有料到他竟活到85岁高龄,而且是世界上出类拔萃的科学家。 在学校里,他读书成绩开始并不突出。他沉思默想,喜欢动手制作小玩具。例如读小学时,就制成了令人惊讶的精巧的小水车;在读中学时,自制了一个小水钟。黎明,水会自动滴到他脸上,催他起床。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他在自然科学中最辉煌的成就。牛顿在光学方面的成就也是极其伟大的。早在1664年,牛顿还在学生时代,就作了关于日冕的观成功地研制了反射望远镜

4、察,2、出示课题,齐读 2、 检查预习情况1、 谁知道牛顿在暴风雨中干什么啊?2、 出示词语,指名带读 罕见 袭击 泛滥 撑开 脖子 斗篷 乱蓬蓬 空旷 打扰 测量 心甘情愿 音:蓬、疯、撑(后鼻音) 扰:读ro,注意正音形:“扰”积累形近字:优、犹、忧, “篷”书写时注意是上下结构 字形辨析:蓬篷 义: 罕见(拆字法):难得见到。 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 空旷:地方广阔,没有树木、建筑物等。3、指名分节读课文4、出示填空: (什么时候) ,牛顿为了 (什么) ,在暴风雨中 (干什么) ,他的妈妈看了后决定 (干什么) 。教学策略说明: 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较弱,通过设计填空练习引导学

5、生抓住叙事要素概括课文内容,并鼓励学生说完整,说简洁。这既为后文学习作铺垫,又渗透了叙事类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方法。3、 学习课文1-4小节过渡:这场罕见的暴风雨到底是怎样的?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1-4小节,找找哪些句子描写了暴风雨?来源:Zxxk.Com2、交流、出示句子: 公元1658年,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风雨袭击。英国。河水泛滥,树木连根学习拔起。牛顿家的木头房子咯吱咯吱地响着,仿佛要倒下来。3、我们一起来看几张暴风雨的照片( 媒体) 暴风雨给你什么感受?(大、可怕) 能读出这种气势吗? 齐读4、小结:这些画面是我们直接看到感受到的,是对暴风雨的直接描写。5、第1小节的内容是围绕第一句话

6、展开,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写出了这场暴风雨的“罕见”和“特大” (出示)面对这么可怕的暴风雨,你会怎么做?5、牛顿的家人和你们是一样的?面对这么可怕的暴风雨,他们也非常恐惧。我们来看看。(出示句子,指名读)外面狂风呼啸,暴雨如注,小牛顿却不见了,他的家人是怎么表现的?(1)引读: 弟弟担心地问,问什么?(生齐读) 妹妹惊慌起来,慌什么?(生齐读) 刚才老师把提示语提前了,课文中提示语在后,我们特别要读出的担心和惊慌的语气。 分男女生读(2)妈妈也十分着急,赶紧出门,焦急地寻找牛顿。教学策略说明: 引导学生注意人物说话时的提示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读出人物的语气。6.齐读第1-4节,加深体会

7、。四、复习词语1.齐读词语。2.指导完成课后“词句活动室”1“对号入座”(辨析:像、向)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预习的方法:边读课文边提问题。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7、8节。3.了解牛顿在暴风雨中测量风力的实验,体会牛顿对科学执着探究的勇敢精神。4. 仿照课文的写法,用表示人物几个连续动作来组成一句。一、复习引入1.复习词语2.齐读第1-4节过渡:可怕的暴风雨令牛顿的弟弟妹妹们胆战心惊,这时候,牛顿在做什么呢?二、学习5-8小节1请带着问题读课文第58节,用“”划出牛顿在暴风雨中是怎么做的句子,用“”划出他为什么这么做的句子(出示)2、交流句子,出示第7小节,要求自己读

8、正确3、牛顿在暴风雨中做了这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动作,真是让人产生疑问,小朋友肯定有不少疑问,请提出问题。 估设问题:(1)牛顿为什么向上跳?(2)为什么牛顿有时向着风,有时候背着风,还用双手把斗篷往两边撑开?(3)为什么每跳一次,都要测量起点和落点的距离,用石块刻在墙上?4、理解“向着风、背着风” “向着”就是面对着;“背着”就是背对着;请小朋友起立,脸向着黑板;再请小朋友背对着黑板。其实,“向着风”就是迎着风,“背着风”就是风从后面吹过来。5、牛顿在这罕见的暴风雨中看似像疯子般地不停地乱跳。然而,实际上,他每跳一次,都做着认真的记录。他真的疯了吗?(不是,牛顿是在冒险测量风力。)他并不是在乱

9、跳,而是为了(了解风力)(出示)6、谁能把牛顿测量风力的过程演一演,先准备一下7、(老师采访表演者)牛顿,你能告诉我们此时的心情吗?难道你真的一点儿也不害怕吗? 板书:心甘情愿8、读 5-7节,体会牛顿的对科学执着探究的勇敢精神。 师:的确,表面看,牛顿是被风刮跑了,然而这是他(心甘情愿)的。 出示:“心甘情愿”解释条选择“甘”字义(出示)甜 ( ) 美好 ( ) 自愿,乐意 ( )原来,牛顿只是对于这么罕见的狂风充满了好奇,即使头发(出示:第6节被狂风吹得乱蓬蓬的,浑身都被雨水淋透了。)他还是在自觉自愿的。有时候 (出示:第7节 )他并不是真的被风刮跑了,所以在“刮跑”上加上了(引号)。(出

10、示)9、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板书:爱研究 不怕危险 勇敢 执着 )10、让我们一起来赞美牛顿,齐读7、8小节教学策略说明: 第7、第8小节是教学重点,课后也要求背诵。课堂上要花大气力让学生理解内容,尽量多读。三、学习第9、第10小节三、学习课文第9、10节,根据句子中的矛盾之处提出问题,带着问题研读课文。1、暴风雨中,风向、风力是会不断发生变化的,牛顿只有不停地跳,才能知道这强大的风究竟有多大的力量,能把他刮多远。这情景,也让正在焦急寻找牛顿的妈妈看得一清二楚。2、出示第9、第10小节 你在预习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两节的句子中有一个矛盾啊? (妈妈好不容易在空旷的后院找到牛顿,却没有打扰

11、,自个儿悄悄地回家去了。这是为什么?)3、 同桌讨论后交流 (妈妈明白牛顿在做实验,理解他、支持他)4、 出示填空: 妈妈看着牛顿( ),明白了( ):这个孩子爱研究,( )。教学策略说明: 这个矛盾,学生预习时会提到。如果没提到,可以引导学生读读这两小节,启发质疑。帮助学生理解妈妈的苦心。四、总结课文1、如今,我们已拥有了精密的仪器来测量风力,然而在当时却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对风力到底有多大充满了好奇的牛顿即使冒着危险,也心甘情愿地在实践中探究。你能结合牛顿在暴风雨中的举动说说牛顿给你的印象吗?(暴风雨这么危险,牛顿却不害怕,我觉得他很勇敢。牛顿在暴风雨中一次次地跳,认真记录,说明牛顿对自己的

12、爱好很执着。)3、 牛顿对科学的热爱达到痴迷的地步。课后,大家可以去收集关于牛顿许多耐人寻味的小故事。五、仿照课文的写法,用表示人物几个连续动作来组成一句。【训练内容】课后【词句活动室】“妙笔生花”:请你辨别句子,想想课文中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再学着写一句。妈妈寻找牛顿。妈妈弯着腰,缩着脖子,顶着狂风,焦急地寻找牛顿。爸爸查找资料。 【训练意图】三年级作为从写片断到写篇章的过渡阶段,“仿写”练习是实现轻松、有效过渡的练笔方法。在这篇课文中,文本提供的是“仿照课文的写法,用表示人物几个连续动作来组成一句话”,旨在让学生明白:通过对人物连续动作的描写,可以使文章更形象、更生动。从学生的实际基础来看,

13、仿写一段话或一个小篇章都不是问题。【训练过程】一、 读一读,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妈妈寻找牛顿。 妈妈弯着腰,缩着脖子,顶着狂风,焦急地寻找牛顿。二、 读第二句,圈出动词,做做动作。(提示:弯、缩、顶、寻找)三、再读第二句,说说用上表示连续动作的词语,有什么作用?来源:学#科#网Z#X#X#K(提示:用上了这些表示连续动作的词语,可以看出当时妈妈所面对的环境是多么恶劣,寻找牛顿是那么辛苦。)四、仿照第二句话,用上表示连续动作的词词语练习写话。注意动词要用得准确、恰当,顺序合理,语句流畅。爸爸查找资料。 1.回忆平时爸爸是怎样查找资料的,也可联系自己平时查资料的经验想一想可以用上哪些动词?来源

14、:Zxxk.Com2.学生交流,教师板书(提示:网上查找:打开、捏着、滑动、敲击、点击、盯着、看书籍查找:走、踮起、伸、拿、坐、翻)3.选用三个动词完成练习。(提示:爸爸打开电脑,手里捏着鼠标,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认真地查找资料。爸爸一边思考,一边走到书架前,拿下一本厚厚的书,仔细地查找资料。爸爸站在书架前,拿下一本本厚厚的书,不停地来回翻动,焦急地查找资料。)【自练】选择一题,用上表示连续动作的词语,进行片段写话练习。请先罗列出动词,再动笔写。1.明明找橡皮2.我喂金鱼【学生作品】1.明明找橡皮明明弯下腰,把头探进课桌肚里找橡皮,他左翻翻,又翻翻,掀开书本再翻翻,还是没找到。明明低下头,弯下腰,撅起屁股,差不多趴到了课桌底下找橡皮,终于在两个课桌的缝隙中找到了。来源:学科网明明伸长了脖子在铅笔盒里一阵扒拉,就是不见橡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