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模块三现代史专题十20世纪以来多元化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练习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18913370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模块三现代史专题十20世纪以来多元化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模块三现代史专题十20世纪以来多元化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模块三现代史专题十20世纪以来多元化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模块三现代史专题十20世纪以来多元化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模块三现代史专题十20世纪以来多元化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模块三现代史专题十20世纪以来多元化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模块三现代史专题十20世纪以来多元化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高考专题跟踪检测(十)20世纪以来多元化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70年,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以其描写苏联劳改营生活的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却遭到了苏联政府的驱逐而移居美国,成为苏联侨民文学的典型代表人物。这一现象说明()A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B东西方文学的碰撞与冲突C苏美冷战在文化上的表现D苏联主流文学被西方认可解析:社会主义文学体现了人民的巨大苦难和对压迫的反抗,表现了集体主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据材料“描写苏联劳改营生活”表明不是社会主义文学,故A项错误;材料“描写苏联劳改营生活”可知只是苏联而不是

2、东西方文学,故B项错误;材料“遭到了苏联政府的驱逐而移居美国,成为苏联侨民文学的典型代表人物”表明美苏在文学领域也存在对抗,故C项正确;材料“苏联侨民文学的典型代表人物”和“遭到了苏联政府的驱逐”可知不是苏联的主流文学,故D项错误。答案:C21973年10月,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为打击美国偏袒以色列政策,宣布把需要中东石油的国家划分为“友好、中立、敌对”三个类别,在石油供应上分别采取“正常、限制、禁止”措施。西欧、日本等立即表态支持阿拉伯国家的和平斗争。这表明()A世界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明显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C能源因素推动国际力量分化D西欧日本摆脱美国经济控制解析:根据材料“1973年1

3、0月在石油供应上分别采取正常、限制、禁止措施。西欧、日本等立即表态支持阿拉伯国家的和平斗争”,得出因石油能源因素推动西欧、日本与美国分化,故选C项。答案:C3下图是不结盟运动筹备会议拟定的邀请国家参与该组织的部分“标准”。这反映出不结盟运动()A协调了内部的矛盾和纠纷B成员国存在着严重的经济困难C力图避免大国集团的干扰D接受了中国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解析:图示内容反映的“标准”,不是协调内部的矛盾和纠纷,故A项错误;图示内容没有反映成员国的经济困难问题,故B项错误;通过图示中“奉行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和不结盟的独立外交政策或者倾向于这一政策”“未加入为大国冲突服务的多方军事同盟”可以判断出该组

4、织不愿意加入大国之间的纷争,故C项正确;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是中国的20世纪80年代才提出来的,故D项错误。答案:C4有学者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进一步利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机遇加快发展,联合图强成为战略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国主宰世界、任意摆布别国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这表明多极化的发展()A是世界多样性的必然要求B推动了和平力量的增长C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D避免了世界大战的发生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国主宰世界,任意摆布别国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可推断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打击了霸权主义,也推动了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故选B项。答案:B5十月革命后,美国政府外交上不承

5、认苏联。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民众掀起承认苏联运动,大部分美国报纸也赞成美苏关系正常化。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大危机的影响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法西斯侵略的扩大 D罗斯福新政的推行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民众掀起承认苏联运动,大部分美国报纸也赞成美苏关系正常化”并结合所学,美国此时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而苏联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苏联新经济政策被废除,故B项错误;“20世纪30年代初”,经济危机之下,一些国家开始走上法西斯道路,故C项错误;罗斯福新政主要针对经济危机的解决,故D项错误。答案:A6资中筠在美国十讲中指出:“新政在美国历史上既

6、无先例可循,也没有系统的经济理论作为基础。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任何一批政策法令的颁布实施,都不是事前计划好的,都是应急性的、试验性的。”作者意在强调罗斯福新政()A取得成功的偶然性B整顿措施的系统性C脱离理论的盲目性 D基于实际的灵活性解析:题干论述的是罗斯福新政的政策“是应急性的、试验性的”,没有论述其成功的“偶然性”,故A项错误;题干论述的是罗斯福新政措施“都不是事前计划好的”,说明其措施不具有系统性,故B项错误;题干论述的是罗斯福新政的政策“是应急性的、试验性的”,没有论述其政策具有“脱离理论的盲目性”,故C项错误;通过题干中论述罗斯福新政“都不是事前计划好的,都是应急性的、试验性的”,

7、说明其取得成功是因为基于现实实际的灵活性,故D项正确。答案:D7国内战争时期,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规定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所有;1927年,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这表明苏俄()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始终不高B充分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C依据国家战略调整农业政策D制定经济政策存在随意性倾向解析:题干反映苏俄(联)政府从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到集体农庄,农业政策在近十年左右作了三次调整而适应形势需要,故选C项;固定的粮食税下,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排除A项;集体农庄下反映的斯大林模式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忽视农业发展,排除B项;苏俄(联)政策的调整是形势必

8、然,排除D项。答案:C81921年7月,为了燃料供应,苏维埃政府建立了“顿巴斯小煤矿利用委员会”,把小型煤矿出租给私人。这些煤矿采煤量占到顿巴斯总采煤量的11.9%。这表明苏维埃政府()A部分恢复了战时共产主义的做法B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效果有限C注重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D加速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解析:“苏维埃政府建立了顿巴斯小煤矿利用委员会,把小型煤矿出租给私人。这些煤矿采煤量占到顿巴斯总采煤量的11.9%”属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做法,故C项正确。答案:C9第聂伯河水电站于1939年建成,该水电站由苏联和美国技术专家设计,美国通用公司承揽,借鉴了加拿大阿达姆伯克水电站与拉加贝尔水电站的建设经验。

9、第聂伯河水电站的修建说明()A斯大林模式蕴含新经济政策因素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C美、苏合作共同抵御经济大危机D苏联改变了计划经济的经济体制解析:根据材料中第聂伯河水电站“由苏联和美国技术专家设计,美国通用公司承揽”并且借鉴了加拿大的经验,说明这一时期,苏联利用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与技术,说明吸收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故选A项。答案:A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于1945年底向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提议召开国际贸易与就业会议,以讨论在联合国组织之下成立一个协调国际贸易的专门机构。1947年联合国贸易与就业会议正式审议和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但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没有批准该宪章,拟

10、建的国际贸易组织最后流产了。这反映了()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完全受美国操纵B美国的经济霸权影响战后国际经济规则制定C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违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D冷战的爆发是国际贸易组织流产的根本原因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并非完全受美国操控,故A项错误;材料中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没有批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说明战后的经济规则仍受美国的影响,故B项正确;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有利于规范世界贸易,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冷战与国际贸易组织之间的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B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但2015年3月冰岛宣布放弃加入欧盟,2018

11、年6月英女王批准英国脱欧法案,英国退出欧盟。这表明()A欧洲联盟随冷战结束已经失去其存在价值B冷战后欧洲各国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C大国强权政治仍然主导着欧洲的国际关系D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着主权让渡的博弈解析:依所学,欧盟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求,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欧盟一体化中的曲折,而非强调各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B项错误;欧洲的国际关系建立在独立自主、平等的外交关系上而非大国强权政治,故C项错误;据材料“冰岛宣布放弃加入欧盟,英女王批准英国脱欧法案,英国退出欧盟”可知随着欧盟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各国主权让渡存在分歧,故D项正确。答案:D12Shan

12、ghai lander(上海客)是早期典型的不列颠人部族的一支他们既维系着族群的认同又具有全球性视野,同时具有融入上海的强烈欲望并渴求新知,是上海最早的“全球族”中的代表。如今,中国人正在续写着Shanghai lander的全球迁移史,并且替代早期的英国移民成为惹人瞩目的力量。这种从“土著”向“全球族”演进的历史现象反映了()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推动全球移民B英国的对外扩张推动全球化发展C中国经济不断崛起推动中国人走向世界D经济全球化冲击了民族国家意识解析:通过题干可知,Shanghai Lander(上海客)是英国人,在英国对外扩张中来到上海,他们的认知逐渐发生变化,演变成“全球族”。

13、同时,中国人正在续写着全球迁移史,因此可知,这种从“土著”向“全球族”演进的历史现象,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不断冲击着民族国家意识,带来人的身份认知的变化,故选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单极加多极世界对美国政策将产生下列影响:第一,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第三,美国虽不可能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但可利用其超级大国地位,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并寻求与他国的合作。第四,与欧洲的关系是美国对外政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

14、键。与欧洲保持良好合作是消除美国作为超级大国所患的孤独症的良药。摘编自亨廷顿孤独的超级大国材料二在当前的国际政治中,大国确实是极为重要的力量,但是,在大国之外,还存在许多其他重要力量。例如,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和问题上,发展中国家仍然可以团结起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的夭折和美国多次企图在联合国通过谴责中国人权的决议遭到失败都说明了这一点我认为,政治多极化应该把这些力量都考虑在内。政治多极化的真谛应是:世界是丰富、复杂和多样化的,世界上的事只能由各国人民共同来管,不能由一个超级大国搞“一言堂”。摘编自张毅君全球化与多极化、单极化、美国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亨廷顿的国际

15、格局观,并概括这一格局对美国政策的影响。(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亨廷顿与张毅君对国际格局认识的相同之处,并指出其对当今世界发展的影响。(13分)解析:第(1)问中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单极加多极世界”等信息归纳;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与欧洲的关系是美国对外政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加以概括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首先根据材料二中“大国确实是极为重要的力量还存在许多其他重要力量”“政治多极化应该把这些力量都考虑在内”“世界上的事只能由各国人民共同来管,不能由一个超级大国搞一言堂”等信息明确张毅君的观点,然后将其与材料一中亨廷顿的观点进行比较,归纳出相同之处;第二小问,依据世界多极化的影响回答即可。答案:(1)国际格局观:单极加多极世界。影响:美国需要在处理国际问题时与大国合作;美国可以利用超级大国的地位,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美国要注意与欧洲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2)相同之处:都否认单极世界,承认多极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