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整理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913295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整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整理 22、古诗两首 y gng jin pi hui 易错字音:子 聿 躬 行 一 鉴 开 徘 徊 易错字: 子 聿 躬 行 一 鉴 开 徘 徊 终觉浅 老始成易考点:1、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是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小儿子子聿。这首诗深信导阐述了知与行之间的关系。这首诗告诉人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习的人。 观书有感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的作品。这首诗以暗喻的手法,借半亩方塘明净的形象来壁喻读书体会。这首诗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

2、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2、 背诵全诗及诗意。 冬夜读书示子聿字词注解 示:教导、告诫; 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学问:指读书学习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 始:才。 纸:书本。 终:到底,毕竟。 觉:极,最。 浅:少。 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 躬行:亲自实践。 全诗意思: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 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 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 躬行实践。 观书有感字词注解 方塘:方形的水塘,又称半亩塘。 渠:它。指方塘里的水。 哪得:怎么会。 清

3、如许:这样清澈。 鉴:镜子 为:因为。(这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全诗意思: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蓝天白云的影子倒映在吃面上,来回移动。 请问这池塘里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水从源头不断流来,从而成了活水。 拓展: 1、来自古诗的成语:粉身碎骨 山重水复 万紫千红 柳暗花明 春色满园 不拘一格 2、人物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 人。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 袤合称“南宋四大家”。著有 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 笔记等。是目前为止存诗量最多的

4、诗人。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 县(今江西省婺源),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 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3、观书有感 (其二) 朝代:南宋 诗人: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23、学与问 yo shi o f 易错字音:钥 匙 翱 翔 相辅相成易错字: 不懈探求 钥 匙 翱翔课文内容:1、学与问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哥白尼和沈括的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

5、的”,只有在学中问, 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易考点:1、背诵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芒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人间四月芒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其中的“尽”为完,指桃花凋谢,“始”为才,刚刚。 句意: 农历四月,春去夏来,山下的白花都已凋谢,而山顶大林寺的桃花才刚刚盛开。这首诗 的后两句是: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2、说说怎样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同时,将 勤学好问和思考观察结合起来,不断思考,不断探求,才 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拓展: 1、哥白尼:波兰天文天学家,创立“日心

6、说”,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巨著天体运行论 沈 括:北宋科学家,创作科学巨著梦溪笔谈。西方人称他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2、有关勤学好问的成语: 不耻下问 刨根问底 敏而好学 打破沙锅问到底 有关学问的名言: 问好是开辟一切科学的钥匙。 巴尔扎克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论语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 24、 大自然的文字 zhn 易错字音:铁 砧 易错字: 小熊 铁砧 耸立 青苔课文内容:1、 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识这些文字的意义,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学会认识大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文中分别从

7、头顶的天空和脚下的土地两个方面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星星、云朵、石灰石、花岗石,告诉我们从中获得的信息:辨别方向,观察气象,了解地质变化。易考点:1、 星 星:辨别方向 云 朵:观察天气 石灰石:地质变化 花岗石:地质变迁2、理解“总是坐在家里的人,永远不会懂得大自然的文字”的含义:只有走进大自然,仔细观察, 深入思考,善于请教,才能读懂大自然的文字。拓展:1、 了解大自然的各种文字。 坠子云要下雨,蘑菇云刮大风,鱼鳞云水淋淋 昆虫,蚂蚁搬家洪灾来,蜻蜓低飞要下雨鱼鳞上也有圈圈一圈就是一岁,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你会把年轮发现一年只长一圈,这是大自然的语言。2、 作者伊林: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科学著作有

8、几点钟、黑白、十万个为什么。3、 含有“星”的成语: 披星戴月 柳眉星眼 大步流星 灿若繁星4、 有关云额和天气的谚语: 天上跑台云,地下雨淋淋。 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25、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课文内容:1、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这是一篇说明文,介绍读报的方法,主要讲读报的好处,以及如何读报, 希望人们养成读报的好习惯。2、 读报的注意点:第一、掌握读报的方法,先浏览,再精读; 第二、讲文明,放在一定地方; 第三、阅读后洗手,以免油墨沾练习7背诵关于读收的名言及古今贤文(读书篇)。 欲知天下事,需读古今书,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不能则学

9、,不知则问,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 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默读遍于思索,朗读遍于记忆.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 1.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2. 若不是心宽似海,哪有人生风平浪静。在纷杂的尘世里,为自己留下一片纯静的心灵空间,不管是潮起潮落,也不管是阴晴圆缺,你都可以免去浮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轻松自如地走好人生路上的每一步3. 花一些时间,总会看清一些事。用一些事情,总会看清一些人。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个神经病。既纠结了自己,又打扰了别人。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4. 岁月是无情的,假如你丢给它的是一片空白,它还给你的也是一片空白。岁月是有情的,假如你奉献给她的是一些色彩,它奉献给你的也是一些色彩。你必须努力,当有一天蓦然回首时,你的回忆里才会多一些色彩斑斓,少一些苍白无力。只有你自己才能把岁月描画成一幅难以忘怀的人生画卷。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