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30一次成功的实验人教新课标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8909269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30一次成功的实验人教新课标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30一次成功的实验人教新课标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30一次成功的实验人教新课标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30一次成功的实验人教新课标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30一次成功的实验人教新课标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30一次成功的实验人教新课标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30一次成功的实验人教新课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30一次成功的实验2014人教版新课标【教学背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次成功的实验讲得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游戏。这个实验已经做过许多次却都没有成功,而这一次却获得成功。实验说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赞扬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课文可分为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叙述顺序清楚、结构明晰。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受到与人合作、先人后己的教育。通过人物的动作与语言体会实验成功的原因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

2、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目标】、学会个生字,会写个生字。正确读写“成功、实验、教育家、绳子、代表、茶杯、危险、顺利、如实、不假思索、激动、获得”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领悟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培养合作精神。【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读题质疑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三十课(师边说边板书课题),大家一起读课题。学生读课题。师:看到课题你想强调哪个词?试着读读,最好说出理由。生:我强调“一次”,一次成功的实验,因为以前许多次实验都失败了。师:我们也来读读看。学生(齐读):一次成功的实验

3、。生:一次成功的实验,我强调成功,因为这次实验终于成功了。师:这两位同学课外一定预习得很认真,不仅能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还讲出了理由。我们强调“成功”也来读一读。学生(齐读):一次成功的实验。师: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生:我想知道这次实验为什么会成功?师:你想知道这次实验成功的原因是吗?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板书:原因?生:我想知道这位教育家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师:你想知道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你的问题提得很有价值!还有吗?板书:目的?生:我想知道实验的过程是怎样的?师板书:过程?评析:“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探索的基础。读题质疑,激活学生思维,营造阅读期待,引领学生走入文本。

4、二、初读感知,评评议议师:着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你们提了这么多精彩的问题真了不起!有了问题怎么办呢?生:读书,在书中寻找答案。师:你真聪明。大家赶快读书吧。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同学们读得真用心。你认为这篇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实验过程的?最好能说出理由,让同学们心服口服。学生默读课文思考。生:我觉得是第、自然段写实验的过程,因为这里写教育家开始实验了,一直到实验成功。生:我有不同意见。我觉得应该从第二自然段开始,“教育家从包里拿出一个瓶子”说明实验已经开始了。第一自然段写实验前,第二自然段到第六自然段写实验中,后面的都是写实验后的。师:你们认为谁的理

5、由充足些。学生大部分都说:温怡。师:你们分析得很有道理。现在我请三位同学一起来读读这三部分。谁愿意?好多学生纷纷举手。师:温怡读第一部分,少琦读第二部分,豪士读第三部分。其他的同学当评委认真听。学生读课文。(当第二个同学把“系绳子” 的“系”读成xi 时,有位同学说:你读错了,应该读成ji。那个同学马上纠正过来。)师:这位评委听得真认真!“系”在这里应该读ji。学生继续读完。生:老师,我有问题。“不假思索”是什么意思?师:有问题我们先来读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你把上下两句读一下好吗?学生读:“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家又问。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生:“不假思索

6、”就是不讲假话的意思。生:不对,应该是想也不用想的意思。师:你说得对。志勇,你是哪里人?学生很快回答出来。师:你为什么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生:因为我早就知道了。师:佩燕,你几岁?生很快回答:“九岁?”师:你为什么也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生:因为我早早知道了。师:那小女孩为什么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生:因为她早早就知道“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师:这句话你能用一个词概括吗?学生思考,想不出来。师:先生:先人后己。生:这里的井字为什么用引号?生抢着回答:因为这里的“井”不是真的井,而是瓶子。生:老师,我要评少琦的读。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危险

7、!快上来!一二”这里的“一”、“二”要读得快点,他读得太慢了。师:这里应该怎样读呢?我们还是来轻声读读这句话吧。轻声读有利于思考。生:我也认为要读得快,因为有危险。生:我认为要读得慢。要是读快了,下面小女孩的话就来不及说了。师:你能联系上下文来读真棒。生:我也认为要读慢。因为“一”、“二”后面都有省略号。师:一般情况下“一”、“二”之间用什么符号?生:顿号。师:用顿号,我们就要很快地读:一、二。用逗号呢,就要稍长一点。这里用省略号该怎样读呢?学生拖长声音读。师: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生:表示说话要拖长。师:这里的省略号是表示声音的延续,也就是字音要拖长。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这时下课铃响了,一位学生嘀咕:“还有两个问题没解决呢。”师:同学们,还有两个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解决好吗?先休息一下。生:好。评析:初步阅读是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评评议议建立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及时捕捉第一印象,做到有感而发,从而把学生的思维与语言、朗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