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征服世界第一高峰苏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8909164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征服世界第一高峰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征服世界第一高峰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征服世界第一高峰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征服世界第一高峰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征服世界第一高峰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征服世界第一高峰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征服世界第一高峰苏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征服世界第一高峰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来源:学&科&网Z&X&X&K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体会登山运动员吃苦耐劳,团结拼搏、为国争光的优秀品质。二、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三、教学难点: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体会登山运动员吃苦耐劳,团结拼搏、为国争光的优秀品质。四、教学时间:两课时五、分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初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8个生字只识不写。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体会登山运动员吃苦耐劳,团结拼搏、为国争光的优秀品质。教学准备:挂图、录音机、小黑板教学过程:来源:学|科|网Z|X|X|K教学过程自我加减一、 揭题导入1、揭示课题师板书:6、征服世界第一高峰,生齐读之。2、师质疑题意:“征服”指什么?“世界第一高峰”又指什么?生回答(“征服”指登山成功,“世界第一高峰”指珠穆朗玛峰)3、学生自提问题,师归纳:什么人征服?过程是怎样?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过渡:在读过课文后,我们就明白了。教学过程自我加减二、初读课文。1、 录音范读,生说说课文大意。2、 出示自读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 (2)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3)画出自然段,读通课文。生初读课文,师巡回指导。来源:Z*xx*k.Com3、 检查自学效果(1) 出示生字词:珠穆朗玛峰 踩着 尽管 抠住晶莹夺目 台阶 攀缘 咬紧牙关稀薄 噙着 困难 清晨 贡布生做小老师,带读。师归纳:缘是前鼻音,峰、贡、钉是后鼻音。(2) 相机解释词语:抠住:这里指用手钩住。噙着:含着。晶莹夺目:指雪山光亮而透明。咬紧牙关:咬紧牙齿,不放松。(3)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评议。三、理清课文脉络:按照登山的不同阶段,师生共同讨论分段。第一段(1-2)自然段:登山的准备阶段。第二段(3)自然段:登上绝壁的过程。第三段(4-6)自然

4、段:登山成功。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生自读课文,想想登顶前要做哪些事情?2、出示连线题,要求把时间和对应的情况画线连接起来。 3月19日 天气转晴,雪峰晶莹夺目。 5月初 来到山脚下,抓紧做好登顶的准备。 5月中旬 在8500米处建立“突击营地” 5月24日晨 果断决定突击登顶。生连好线后,汇报。师出示:从事情的发展势头来看,登山队员准备( ),决策较( )。(充分 明智)3、指名读第一段,要求有条理性。师生评议。教学过程自我加减五、指导书写:1、指明读生字,并说说它们的特点:来源:学#科#网Z#X#X#K左右对称的字:斩、钉左窄右宽的字;服、峰、阶、缘、稀、咬薄字的第九画是“横折”。2、生

5、描红,师指导。六、作业1、 熟读课文。2、 收集有关珠穆朗玛峰的资料和登山探险的故事。3、 组词:峰( ) 拔( ) 断( )锋( ) 拨( ) 继(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体会登山运动员吃苦耐劳,团结拼搏、为国争光的优秀品质。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或投影仪来源:学科网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自我加减一、 复习导入1、 导读:1960年3月19日中国登山健儿( );5月初,他们( );5月中旬( );5月24日清晨,果断决定( )。2、中国登山队为什么作出突击登顶的决定?3、由此可见,中国登山队的准备较为( ),决策十分( )。二、

6、细读课文:(一)出示第3自然段四名队员从“突击营地”来到了哪儿?初攀顺利吗?最终爬上教学过程自我加减1、 去没有?根据问题划分层次。第一层:(12句) 第二层:(35句) 第三层:(69句)2、 为什么认为它是“不可逾越”的“第二台阶”?(齐读第三句)指名答:这儿的岩壁很险峻,像墙壁那样地陡、滑,连一点可以抓住向上爬的东西都没有。3、 那队员们是怎样爬行的呢?理解“抠”,说明什么?(队员们攀登的艰苦,竭尽全力,说明要征服世界第一高峰并不容易.) 4、 默读第三层,思考:初攀顺利吗?那此时又怎么办的呢?5、 刘连满立即蹲下身子,斩钉截铁地说(齐读他说的话)从这儿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6、 可当刘

7、连满要队员们踩着自己的双肩上时,队友们为什么又犹豫了?7、 出示:“眼下空气十分稀薄,站着不动都感到喘不过气来,怎么能顶的住呢?”指名读,要读出强烈的反问语气。引导生出示有关高原反应的资料,向同学们介绍。8、生自读最后一句,师相机解释“噙着眼泪”。生体会其他登山队员的心情。9、生有感情地朗读本自然段。(二)自读46自然段1、思考:队员们在登山的过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难?队员们是如何克服的?选择一个最让你感动的,认真读一读,画出表示困难和人物动作的词语。生自学,可以小组讨论,师相机指导2、指名汇报有哪些困难,师板书(低温、缺氧、道路崎岖、疲惫不堪)。学生重点读困难,体会登山运动员的艰辛 。3、指名汇报登山运动员的动作,老师归纳:(匍匐前进、留了下来、咬紧牙关、屏住呼吸)1、 学生再轻声自读46自然段体会登山运动员的了不起。三、拓展延伸:1、教师总结课文:我国的第一代登山运动员有着吃苦耐劳,团结拼搏、为国争光的优秀品质。2、探险故事会。(1) 学生分小组交流所收集到的探险故事。指名上台讲故事,师生评议。教学过程自我加减四、作业:1、 听写本课生字词。2、在读书笔记上写一个短小的探险故事五、板书:6、征服世界第一高峰,准备和决定登山攀缘第二级台阶:吃苦耐劳团结拼搏、为国争光。攀登顶峰六、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