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7卖木雕的少年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8908455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5.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7卖木雕的少年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7卖木雕的少年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7卖木雕的少年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7卖木雕的少年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7卖木雕的少年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7卖木雕的少年人教新课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7卖木雕的少年人教新课标 一、利用甲骨文“友”导入新课教师出示甲骨文字-“ ”(友)。师问:你能猜猜这个字念什么吗?看见像什么就说是什么。一生:“卖”字 一生:“双” 字 一生:“材”师讲解:这是“友”字,朋友的友。看字形,一人伸出一只手,互相帮助就是友,一起用手写写。接着出示“朋”的甲骨字,出示顺口溜:二月互照为朋,二手互握为友朋友就是互相依从。在美国联合国大厦那里贴着一句话:“四海之内皆兄弟”。这是2000年前,孔子的徒弟子夏所说的一句话,联合国借用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要像兄弟一样互帮互助。今天咱们一起走进一篇跟朋友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一个卖木雕的少年(分析:

2、孙老师导入新课以辨认甲骨文“友”开始,分析这个字在甲骨文中的造型和意义,让学生初步感知了朋友就是要互相帮助,依从,为后文引出中非人民的友谊做了铺垫,让学生感到不突兀。并颇有趣味性,引发了学生的兴趣。)二、读字词融入味道,用字词串课文。在初读课文后出示词语认读课件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指生认读。师评价没有读出词语的味道,再读。师:你听说过这个瀑布吗?一生:很大的一个瀑布,在非洲。师介绍瀑布的相关资料,出示这个瀑布的课件,感受瀑布的壮阔,再读这个词语。学生在师的引导下读出了这个词语的味道。师:听说了这个大瀑布,现在又看见了,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是生齐答:名不虚传师相继出示一组词语:名不虚传 游人如

3、织 清晰可辨师:这都是写什么的 生答:形容大瀑布的师:把三个词根据课文内容串成一句话在学生说的不好的情况下,师说句子让学生填入这三个词师:通过刚才说句子,让我们对瀑布了解了这些后,应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读词语,这样就读出词语的味道了。生有感情的读。继续出示一次词语:琳琅满目 构思奇特 栩栩如生生读,师评价又拖着音读了师:这几个词有什么特点。生答:木雕给我们的感受。用这三个词填空:摊点木雕( ),其中大象( )学生读句子填空师引导:读词语不仅要读准、读清,还要联系一定的画面来读,就读出词语的味道了,学生有感情地练读。(评析:孙老师创造性的引导学生读词语要读出味道来,把词语融入课文内容中,融入语言环

4、境中,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字词的味来,孙老师对于“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这句话可谓深得其要旨。成功地引导学生要用心去领悟。并在认读字词的基础上对文中故事的前奏部分有了了解,为理解课文内容省了很多的时间,紧凑了教学环节。)三、巧析词句,理解文章内涵 读完词句后,师引到概括课文内容,要抓重要人物进行概括。师:开始没买成木雕,心情怎样?生:遗憾师:文章哪段写我和少年的遗憾。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课件出示: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师:“遗憾”什么意思?生1:后悔 师:后悔吗?生2:可惜师趁机引:读一读,把可惜读出来师:遗憾共出现了两次,我们俩的遗憾一

5、样吗?生:不一样,我是因为这个木雕精美,很喜欢。却因为太大了而无法带回。师:有个词体现了这种感觉,找一找。生:爱不释手师:爱不释手仔细地观赏,设想一下这是一种怎样的看?生:左看右看,前看后看师:“爱不释手”的意思就是生答:喜欢,不放下读出爱不释手的感觉。师:还有一个字体现了爱不释手,是哪个字?一生:捧师:小心拿着,多么喜欢啊!师:生活中你有没有遗憾的事情?生1:有一次去商店买文具盒,我很喜欢一个红色的文具盒,可妈妈偏偏给我买了另一个,我感到很遗憾。生2:师小结:同学们所说的遗憾就是有让人感觉到失望、可惜、不高兴的情感。师:请你画出少年遗憾的句子出示: “买一个吧!”“夫人,您买一个吧!”师:哪

6、个词语,哪个标点表示出了遗憾生:句子后面用了感叹号师:你很会找,标点符号最能表达人物情感,还有哪个字传递着这种信息。(引:比较两句话一样吧)生:用了“您” “夫人”很迫切师:是啊,用了您还加了个夫人,多强烈。你知道吗?非洲是地球上最穷的一个大陆,他们生活困难。少年多么希望能买下来,夫人却放弃了,多么遗憾啊!师:我是怎么回答的?(出示句子:“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师:“语无伦次”什么意思?生:说话吞吞吐吐,说不清楚。师:请同学们带着表情练读一下出示少年的话:“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师引:猜测地读应该怎样读?指生读师评价:猜测的味道不足。继续训练学生读师:读到

7、这里,你认为少年仅是因为没有出售木雕而遗憾吗?生:不是,.师:是啊,少年已经猜出不是因为不好,而是因为我拿不了,多遗憾啊!体会他们这一买一卖的心情,师生分角色朗读。(评析:这个环节,巧妙地抓住词语“遗憾”拓展开去,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内涵,进而以次为桥梁走近人物内心情感,为后文的学习做了铺垫,增强了教学环节的紧凑性和条理性。让人感觉教得颇有味道。(总析:整个教学环节非常紧凑,有水到渠成之感,教师深谙语言的要义,创新性地提出了要读出词语的味道。善于抓住重点词句,围绕重点词句牵一而发动全身,从而引导学生轻松地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对于学习充满了兴趣,此外教师很善于运用课件这个辅导工具,对学生认识事物,体会情感起到了很大的助益。理解词语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有机的和课文内容联系起来,和语言环境相结合,与生活相结合,可谓逐层递进,让学生深刻地理解的词语内涵,并对他们以后的灵活运用做好了铺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