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16找骆驼人教版新课标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8907723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16找骆驼人教版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16找骆驼人教版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16找骆驼人教版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16找骆驼人教版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16找骆驼人教版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16找骆驼人教版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16找骆驼人教版新课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16找骆驼2014人教版新课标找骆驼课堂实录及评价文本简析:找骆驼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改编自阿拉伯故事,主要情节是:一位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在路旁向一位老人打听,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仅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准确判断,使商人找回了骆驼。课文在叙述中巧设悬念,引人入胜。起因、经过、结果都十分清楚,以对话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课文一开始讲老人向商人描述骆驼的特点,而并不讲他是如何知道这些特点的,并在商人与老人之间了一个小小的误会,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老人的观察、分析、判断,对人很有启发,令人拍案叫绝。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了解商人的

2、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通过什么方法发现这些特点的。难点是理解老人看到的现象和他所作的判断之间的关系。学习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老人和商人的不同语气和他们各自的心情理解老人看到的现象与他所作的判断之间的关系培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朗读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实录:师:上课。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在开始新课之前,先请一位同学带着大家背两首古诗。(全班同学齐声朗诵古诗,老师在期间调整学生的坐姿和情绪,为正式上课做准备)师:小朋友们的古诗背得这么好,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下面请举起你们的手来,和老师一起来写一个词语(板书:

3、骆驼,要求学生书空)。师:你们听说过骆驼的另一个称呼吗?生:(齐)听过,叫做“沙漠之舟”。师:哪位小朋友知道骆驼为什么叫做“沙漠之舟”呢?生:因为骆驼能在沙漠里行走,不怕风沙。生:骆驼很耐渴,很长时间不吃东西也不会饿。师:大家已经知道了骆驼的一些特点。那我们来看看一个和骆驼有关的影片,小朋友们可要看仔细了(播放多媒体)。师:看了影片,大家再来说说骆驼的特点。生:骆驼是有感情的。生:骆驼勇往直前,很勇敢。生:骆驼是沙漠里主要的交通工具。生:老师,看了影片,我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沙漠里的人为什么要穿黑衣服?第二个问题是骆驼在沙地里行走,脚会不会陷进沙子里去?最后一个问题是骆驼的驼峰有什么作用

4、?师:这位小朋友看影片看得可仔细了,而且能在看影片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那么,哪个小朋友能解决这位小朋友刚才提出的问题?生:我来回答第一个问题,黑色衣服的作用是防晒、防风沙。生:我觉得可能这是他们的风俗。生: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骆驼的脚会陷进沙子里,但很快就能拔出来。生:我回答最后一个问题,骆驼的驼峰是用来贮存脂肪和水分的,这使它能在沙漠里生存,很长时间不吃东西也不会饿,很长东西不喝水也不会渴。师:大家谢谢这几位小朋友。下面大家和老师一起来写一个动词(板书:找,指“找骆驼”三字,全体同学齐读课题)。师: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想怎样来解决这篇课文呢?(板书:驮跛)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抬起头来,看到黑板上

5、这两个字,你们难道不想说点什么吗?生:看到驮字,我想到在课文中,骆驼背上驮的是米和蜜。生:看到跛字,我想到课文中骆驼的脚是跛的。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下面老师想欣赏你们读课文,请你们选一位你们最想听他读课文的同学来读读第一段,要读得准确、流利,有感情。师:这位同学读得真棒,我们这样来读下面的课文,从现在起,我就是那位商人,你们就是那位老人家。你们想想,我丢失了骆驼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你们作为指点迷津的老人,又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分角色朗读,老师读商人的话,全体同学读老人家的话)。生: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师:是的。生: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师:不错。生:是不是缺了一颗牙

6、齿?师(着急地):对极了!您看见它往哪儿去了?生:那我可不知道。师(忿忿地说):别哄我了,一定是你把我的骆驼藏起来了。要不,你怎么会知道得这么详细!生:干吗生气呢?听我说嘛。刚才我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我又看见骆驼的左边有一些蜜,左边有一些米,我想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我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颗牙齿,至于骆驼究竟往哪儿去了,应该顺着它的脚印去找。师:伙伴们,“我”丢失了骆驼,说话时应该是什么样的语气?生:要读得快一点,读出你的着急来,因为你丢失了骆驼,找了很多地方也找不到,肯定很着急。生:还要读出“你”的气愤来,“你

7、”后来以为老人家藏了你的骆驼,对他很不相信。师:那你们呢?老人家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生:要读得很沉稳,因为我们经验丰富,见多识广。生:要读得慢一点,读得胸有成竹,因为我们能够通过他的经验判断出骆驼的特点。师:小朋友们体会得非常好,下面我们再来读一读。师:我们读完了课文,各位聪明的老人家呀,我还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们,请告诉我你究竟看见了什么,又判断了什么?大家用直线画出你看见了什么,用波浪线画出你判断了什么。(板书:看见_判断)生:我看见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所以知道骆驼的左脚有些跛(板书:左浅右深左脚有些跛)。生:我看见路的左边有些蜜,右边有些米,所以知道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板书:左

8、蜜右米驮着这两样东西)生:我看到骆驼在树叶上留下的牙齿印,所以知道骆驼缺了一颗牙(板书:牙齿印缺了一颗牙)师:真谢谢老人家,你们的经验真丰富。那么老人家呀,你们能不能用“因为所以”这组关联词语把刚才我们看见的和我们判断的连起来说一遍?同桌之间可以悄悄商量。生:因为骆驼的脚印左边浅右边深,所以我知道骆驼的左脚有些跛。生:因为我看见路的左边有些蜜,右边有些米,所以知道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生:因为我看到骆驼在树叶上留下的牙齿印,所以知道骆驼缺了一颗牙。师:大家的句子造得真好。谁来造一个课文之外的?生:因为罗祖添平时学习很认真,所以她的成绩总是那么好。生:因为我上次考试考地不好,所以老师批评我了

9、。师: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商人最后找到骆驼没有?生:(齐)找到了。师:你是从那里发现的?生:最后一段“商人听了,照老人家的指点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师:你们真聪明,大家看看,“果然”还可不可以用其他什么词来代替?生:可以用真的代替。师:学完了课文,你想对商人说点什么?注意了,我现在就是商人。生:你应该向我学习,多观察。生:你要学会讲礼貌。生:你应该好好想想,你为什么找不到骆驼?生:你要多思考,不要胡乱责怪人。师:谢谢你,提醒得真好,我以后一定要注意。来,我们握握手(与刚才发言的同学握手)。师:那么,你们又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呢?你们自己就是老人家。生:我以后要继续动脑筋,多思考。生:我

10、以后还要去帮助更多的人。师:恩,大家要继续仔细观察生活,多动脑筋。其实,老人家就在我们三(5)班,大家都是老人家,你们看看你们今天上课的时候多聪明呀,只要你们肯勤动脑筋,认真思考,仔细观察,你们就都是老人家。板书设计:找骆驼驮米看见_判断蜜左浅右深左脚有些跛左蜜右米驮着这两样东西跛瘸牙齿印缺了一颗牙点评:总的看来,这是一堂成功的语文教学研究课。教师的教学观念新颖,教态自然随和,教学语言亲和力强,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整节课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的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代替整体划一的理解和指导,这对我们

11、落实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施新课程改革有比较好的借鉴。在本课教学中,首先以分角色朗读课文来创设情境,将学生与老师引入找骆驼的现场,充分融入文本,激发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但老师显然并不满足于仅仅如此,在课堂结尾之处,又走出文本,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升华,培养他们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中教师通过恰当的“导”、“引”较好地启发学生,使学生合作、自主、探究学习,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达成学习目标。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充分注重朗读的外化要求与内化要求,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不断揣摩,学生从中感悟,培养语言感知能力。另外,教师教好地把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的教学媒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一步优化了教学过程,优化了教学的时间结构,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因为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所以重点是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自主感悟,而字词的训练退居其次。尽管如此,仍然对一些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字词和句式进行了训练,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充分落实了语文学科的知识目标与情感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