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大学语文》整体教学观

上传人:七****) 文档编号:118907717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家】《大学语文》整体教学观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独家】《大学语文》整体教学观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独家】《大学语文》整体教学观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独家】《大学语文》整体教学观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独家】《大学语文》整体教学观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独家】《大学语文》整体教学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家】《大学语文》整体教学观(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语文整体教学观一、课程性质与定位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必修课,是为培养和提高非中文专业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而开设的。这门课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品德素养和艺术修养的培养;对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都起着引领和浸染的作用。根据我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我们提出大学语文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主要是:加强工具性,注重人文性,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语文课是个基础课,它里面必须有工具性、知识性的东西;大学语文最根本的还是人文性,古人讲“文以载道”嘛。但这二者又不能截然分成两块,能够在讲工具性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融进人文性的做法才是最好的。举个例子:一位留学人士在新加坡

2、给学生讲到茹志娟的百合花,没有想到讲这个课文把学生给讲哭了。对于共产党、解放军,新加坡的青年学生也没有什么感情,为什么会哭呢?这是因为课文就是一个女兵叙述的一个可爱的小伙子,很朴实的青年,刚才还活蹦乱跳地跟新媳妇借被子,后来就牺牲了,这么一个故事。此中的核心恰恰是一种人性的东西,融通了隔几代的异国学子的心。所以说讲课不需要灌输什么东西,作品本身会感人,你把作品本身讲好了,什么目的都达到了。二、对所用教材的基本认识我们用的教材,是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第九版),这是从众多版本中选择出来的。这本教材总体上提倡一种理性精神。加深对人本的理解,完善人格;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3、其总目标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品格素养与人文精神。该教材编写以人文主题组织单元,共12单元,每单元有6-9篇课文,古今中外,深浅不一。在有限的课时内每单元只能选择1至3篇有代表性的作品精讲,有的单元围绕主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的合作探究,有的单元或篇目留给学生自学就可以了。教学中,必须充分而合理地运用教材“单元综述”和每篇课文后的提示与问题,因为这些编写都很精要,站位也高。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漫长的日积月累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大学语文不是专业课,不追求理论深度和创新的高度。应该做到能读懂,能理解,能感知作品中各种美的元素,能表达、会运用即可。三、教学理念、方法与手段大学语文课程的

4、教学应该是多维度、广视角、开放的。具体有以下教学理念和方法:1.对文本的解读,要做整体的观照不能仅仅孤立地看待作品本身,也不能仅仅寻找文本与社会的简单对应,要深刻挖掘文本中潜藏的文化现象,如智慧谋略、价值认同、精神趣味、民俗风情等,让学生全方位地接受多种知识与文化信息。2.教学要有一定的学术品位要做到这点,要求老师既要“博”又要“专”,老师必须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深入到本学科的前沿地带,探索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并将这些成果引入课堂,观照文本,从而使本课程教学体现出一定的学术性。3.在注意学术性的同时,也要讲究趣味性趣味性不强的课程是很难吸引学生的。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为本课程的趣

5、味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丰富的史料知识、各具特色的作家生平、古老而又新奇的汉字文化、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这一切都是本课程能呈现出浓烈趣味性的材料源泉,我们可以结合自已的研究方向或专业特长加以发掘,并用之于课堂。同时,提倡每个教师制作课件,尽量采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做到课程教学与现代多媒体信息的融合,力求体现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和趣味性。4.时代性是大学语文课程的生命大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文本都是几千年前古人智慧的结晶,反映的是古人的生活与情感,而这些与当代学生的生活语境相差甚远。要使学生能读懂前人的智慧和生活,教师就必须要挖掘文本的时代性主题,就像于丹教授讲论语一样。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

6、充分发展,各种新的文化现象层出不穷,正深刻地影响着青年学生。教师必须对许多社会问题和现象作出理论的文化阐释,以培养学生理性地看待各种社会现象的能力。5.针对性是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首先,针对我校艺术类学生不够重视文化课学习,接受能力与文化课成绩相应低一些的情况,首先应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中有很大比重的古代诗文,这尤其需要对其中一些字词加以正确理解。若对字词都无法正确理解,对文章意境的感受就更无法谈起。对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有些过偏过难的篇目,可以不求甚解。教学的重点可以放在那些意境优美、余韵悠长的名家名篇上;可以放在与艺术紧密相关的作品上,如看梦娜丽莎看、贝多芬

7、百年祭。艺术专业的学生大多重感性而轻理论,哪些作品能够更为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就拿哪些作品来学习。在具体的教学形式上,可以采取音乐、图片、朗诵等多种形式,形声并茂,音画同步,给学生以美感和新鲜感。譬如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在教学过程中,多用与教学内容同步的Flash 诗文音乐作品。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使学生很快进入深层的情感体验状态。6. 拟多用“单元中心内容(课文)发散教学法”,实行课题式的专题化教学运用此法,有利于扩大课堂知识信息量,形成知识的联系与综合,拓宽大学生的知识平台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但课题式的专题化教学法,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

8、要求教师有较深的系统知识和较广的复合知识,而且要求教师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和案例。此外,为了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将课题交给学生,分组查找资料和讨论,然后小组代表班上交流;也可以提前布置预习篇目,让他们进行准备,组织一篇课文的教学,上课时请学生唱主角,由他们解释词语、串讲课文、翻译课文。更可以组织学生举行诗词朗诵会,诗词写作比赛,给他们展示自己才艺的机会,使大学语文课的开设有别于他们的专业课。7. 按课型来讲,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加强;写作训练及其指导要落实指导学习特别应该把学习方法的指导放在首位。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学习方法的教学远重于知识的传授。在这里,可以根据实

9、际,从文学批评中引入几种操作性强、使用频率高的文学批评方法,并结合个案加以分析运用,从而使学生鉴赏文本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写作水平问题是一个工具性问题,在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必须加大训练和指导的力度。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深入自然、社会的特定场合集中体验,写出高质量的抒情言志的文章;深入幼儿园见、实习,写出调查报告和其他实用文,进一步提高大专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撰写实用文的能力。8. 创设链接课堂教学、课外自学一体化的开放式教学环境,把学生的课外自学纳入课堂之中大学语文课程要实现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环境,必须将课堂教学辐射到课外,把教学内容的空间从课堂延伸到图书馆、互联网和社会之中,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以提高对各种社会与生活现象的敏锐洞察力。如怎样看待大年三十之前,中国人口大移动的交通运输高峰现象?从文化的视角分析,它反映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强大内驱力和凝聚力,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大年三十的年夜饭,这一顿饭的力量可谓大了!它可以强有力地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推动GDP的增长,这是文化的力量,是中国“家”文化和追求团圆意识的结果。方式方法可以有许多种、许多条,但运用不当,蓄力不够,教学上恐怕就会干瘪。所以能够讲得清楚明白,通俗晓畅,既有深度,又有趣味,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准,又能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就非下苦功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