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8907525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9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教学漫议口 士 口 林 省 通 化 市 通 钢 中 崔 国 = , l : 新 课程改革可 以说是我 国教 育 史上一次重大的革命 ,这种改革不但 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学生 自身长 远发展的需要 ,而学生自身的长远发 展又关系着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 运 ,可见新课程改革利在当今、功在 社稷 ,意义十分重大。在新课改实施 的过程中,对于教师要充分起到引导 者 、服务者的作用 ;对于学生来讲 , 我们要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 能力的养成非一 日之功,需要历史教 师从实际 出发 ,从教学出发,从学生 本 身出发来 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 力 。 在几年 的工作 实践 中 ,笔者主 要从以下几

2、方面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 的 : 一 、加强对学生学习历史课程方 法的指导 共性的,那就是预 习、复习、习题巩 固。要求学生在新课开讲之前在家里 要注重预习新课的环节 ,把不懂的内 容做好标记 ,上课认真听讲 ;每天课 余时间抽出几分钟对已经学习的知识 进行巩固复 习;上课时带领学生对典 型的例题进行。在预习、复习、 习题巩固中,逐渐形成学生的历史学 习的能力。 二 、培养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记 忆能力 准 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 历史 的第一步 ,但对于没有入门的同学来 说 ,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 简直无从下手。其实这里边是有很多 巧法的 ,用后可以既记得准 、又记得 狠。以下介绍几种方法

3、,如果学会用 活 ,做到举一反三,则星星之火可以 燎原。 1 字头法 抽出核心字 ( 多为首 字 ),串 在一起 ,押韵更好,然后多念几遍即 可。例如 : “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 杨锐 、林旭、刘光第 、杨深秀、康广 仁 , 记为 “ 谭刘林 , 杨杨康”。 2 谐 音法 基 本方法同 “ 字头 法” ,只不 过要精选核心字及其谐音 ,使其既押 韵,又有一定生动的意义。 例如 :洋务派在 中央和地方 的 代表共八人奕折 、曾国藩、李鸿 章 、左 宗棠 、张之洞 、沈葆桢 、丁 日昌,编为 “ 新 ( 折 )翻 ( 藩 )译 ( 李 )坐 ( 左 )洞审 ( 沈 )日昌”。 3 奇特联想法 联

4、想越奇特 ,记忆越深刻 ,因人 而异,因事而异。 例如 :民主革命思想家陈天华有 两部著作 猛回头 警世钟 ,记 法为一边想 “ 一个叫陈天华的人猛回 头撞响了警世钟,一边做转头动作, 同时发出钟声响”。 4 歌 谣 法 以 “ 核心字 ”为基 础 ,通过反 复挑选排列 ,使之成为对仗工整 ,合 仄押韵的顺口溜,最适于记年代。例 如:1 9 3 5 年瓦窑堡会议和1 9 3 7 年洛川 会议的时间和内容很容易混淆。可编 为 “ 瓦早洛 ( 落 )后”或 “ 瓦窑堡, 制定统战方针;到洛川 ,提出全面抗 战”。 5 排 比 法 认真分析历史事物 ,从中归纳提 炼出或连续或对仗的 “ 核心词”,作

5、 为记忆的载体,有事半功倍之效,此 法适用范围很广。例如 :辛亥革命后 “ 实业报国”思潮的代表人物 ,可总 结为 “ 南张北周和二荣”,类似的还 有中共建党先驱 “ 南陈北李” ( 陈独 秀、李大钊 )。 历史学 习与其 他学科学 习是有 总之 ,只要培养学生注意运用记 I 教育教学研究 I 壁垒些塑 鳖 忆技巧 ,持之以恒地练习,学生的知 识记忆能力会迅速提高。 三、注重课前的多元化提问 在每次新课前对学生进行提问, 提问的问题要多元化 ,打在大屏幕上 进行提问。问题类型有选择题、简答 题 、论述 题 、材料题 ,使题型不 单 一 、多元化 ,多角度的考察学 生能 力,学生回答的方式分口答

6、、笔答 , 每节课前用5 分钟的时间,这样时间一 久就使学生的能力逐渐的培养起来。 四、课前提问与课前重点知识复 述相结合 课前提问与课前重点知识复述相 结合,在课前交替进行。尤其对重点 章节的重点知识点 ,易考 、易混淆的 知识点课前要求学生进行复述 ,复述 不等于提 问,提前将复述的内容通知 学生,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需要 自己 对知识进行再一次归纳与梳理。所以 复述的过程是学生 自我归纳 、自我分 析、自我锻炼与 自我培养的过程 ,是 培养学生能力比较有效的方式之一。 五、对课内的讲读课文 ,在我的 指导下有学生分组进行讲解 我把班级的学生分为四组,在讲 解课内自渎课文前 ,四个小组提前分

7、 工平分课程的内容 ,然后分组准备 , 我在这个期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 能够登上讲台讲课,对于他们来讲 自 然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同 时也是他们向同学展示自己的一个最 好机会,所以每一个同学都非常珍惜 这个机会 ,都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 程的准备工作当中。在这个准备的过 程中,学生的历史问题探究能力 、分 析问题、合作能力、对全文的把握能 力就能够很好的得到培养与提高了。 六 、讲解练 习题的时候 ,培养学 生的解题能力 每次考完试后 ,在讲解 习题的时 候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我非常 注重每次考试后的试卷讲解。在讲题 过程在中,首先要求学生对错题进行 二次选择 ,这样加深学生对错题的理 解 ,与 自我分析答错的原因。其次, 在我讲解 的过程 中把 选择题进行分 类 ,使学生了解在做各种类型不容的 选择题时候应采取什么样方法最有效 果。比如 :解答选择题的基本方法: 排除法 ( 即筛选法 )、推演法 、逆推 法 ( 即逆推排除法 )、优选法 、求同 辩异法、类比法等等 ,如果学生掌握 了这些基本 的解题方法,对于学生更 好地提高 自己的分析能力是有很大益 处 的。 总之 ,培养学生对 历史分析能 力,不是一朝一 夕的,方法也是仁者 见仁的 ,我愿意在不断的探索中寻找 到最佳的途径 ,为历史教学的发展做 出 自己的一 点贡献 。 教学实践牛培养学生的历 析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