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六章同步教学课件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共46张PPT)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8905902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PPTX 页数:46 大小:7.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六章同步教学课件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共46张PPT)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六章同步教学课件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共46张PPT)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六章同步教学课件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共46张PPT)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六章同步教学课件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共46张PPT)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六章同步教学课件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共46张PPT)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六章同步教学课件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共46张PPT)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六章同步教学课件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共46张PPT)讲解(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1.崇拜自然被动适应环境 阶 段 时 期 生产力水平 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崇拜自然 采猎文明 水平低下,发展缓慢 改造环境能力微弱 恐惧和依赖 2.改造自然人地关系思想萌芽 阶 段时 期生产力水平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 改造自然 农业文明 生产力发展 灌溉和农耕 依附减弱,对抗增 强环境趋于恶化 环境科学萌芽 二、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地理环境 决定论 人定胜天 天人相关论和 因地制宜思想 中国古代的人地关系思想 发展经历了: 3.征服自然人地关系深化 阶 段 时 期 生产力水平 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征服自然 工业文明

2、发展速度惊人 全面不协调,人地矛 盾激化,局部地区环 境污染演变为公害 人类试图成 为环境主宰 二、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4.谋求人地协调人地关系思想完善 阶 段 时 期 生产力水平 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谋求人地协调 20世纪60年代以来 人口激增,资源欠缺,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达到较高的水平 环境和发展得到关注, 20世纪70以来可持续发展 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 认,人口、资源、环境和 发展相互协调 三、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地理环境 决定论 可能论 适应论 生态论 和谐论(人 地协调论) 可持续 发展论 小结: 工业社 会时期 古代人地 关系思想 原始社 会时期 农业社 会

3、时期 人 地 关 系 思 想 现代人地 关系思想 二战以后 被动适应环境 人地关系思想萌芽 人地关系思想发展深化 人地关系思想完善 直 面 环 境 问 题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产 生 的 原 因 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人口压力 环境自净能力: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废 弃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 生态破坏 概念 先污染、后治理 二、直面环境问题 课本P93 读图思考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 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环境对人类、生活的 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 清除能力 2、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 自净力的时候就会形成的问题。

4、 人类任意排放 废弃物和有害物质 ,导致环境质量下 降。 一、环境污染一、环境污染 (三)、环境问题的表现 工厂三废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 案例 : 1952年12月5日9日,伦敦出现 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烟雾事件,在雾的初 期,伦敦市民感到胸闷、咳嗽、喉痛以 至呼吸困难,进而发烧。在浓雾后期, 死亡率急剧上升,几天时间内因支气管 炎,肺炎等病死亡者达数千人。 工厂三废水污染 四川沱江河污染事件 你知道“痛痛病”吗? 农药土壤污染 生活生产中产生污染 固体废弃物 交通、工厂产生污染-废气、噪音等 案例: 1998年,美国西雅图机场的50多名居民不堪忍受 机场100分贝以上的噪音,致使精神错乱。上万名工

5、人开始 罢工,甚至还冲进波音公司总部,居民手持木棍,铁秋与 警察对峙,扬言要砸掉机场,如在一周内问题不能解决就 一天烧掉一架飞机。当地居民在体检中,大多发现心血管 病、神经系统疾病。 噪音污染 其他的污染: 放射性污染 海洋污染 1973年以后在莫斯科工业区附近,已经出生了90名四肢不全的畸形儿 人类对环 境的破坏,导 致环境恶化, 从而影响人类 生产和生活。 2 2、生、生态破坏态破坏 环境问题的表现 滥伐森林 土地荒漠化 沙尘暴 土壤次生盐碱化 全球气候变暖和臭氧层破坏 主要环境问题 城市 农村 1.1.城市和农村的比较城市和农村的比较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大气污染,噪声污染, 水污染等

6、水土流失、荒漠化 土壤盐碱化、森林 减少、水源枯竭、 物种减少 (三)、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三)、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2.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比较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比较 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环境问题更为严重 (1)环境承受经济发展和人口快速增长的双重压力 (2)经济、技术水平落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 (3)发达国家污染将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谁的环境问题更严重? 为什么? 1995年2月1998年9月,全 球环境基金针对全球福利的项目 和活动,向发展中国家几个重点 领域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读图分 析全球环境基金关注的主要领域 有哪些?为什么这些领域得到了 特别的关注? 37

7、% 生物多样性 35% 气候变化 13% 国际水域 6%其他 9%臭氧的消耗 思考: 3.3.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趋向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趋向 (1)酸雨随着大 气的运动,能影响 到很远的地区;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和臭氧层的破坏,威胁 着全人类。 国际性河流上游被污染,将使全流域受到影响; 热带雨林的破坏,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影响; 3.3.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趋向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趋向 除了酸雨,还有哪些全球化的环境问题? 3.3.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趋向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趋向 分析图中的案例 ,哪些地区的环 境问题有可能影 响到其他地区甚 至全球?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1.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这 样

8、的发展,它既满足 当代人的需求,而又 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 需求的能力。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2.内涵 社会系统 (含人口、科技) 经济系统 人的管理调控 生态系统 (含资源) 物质产品、资金等 劳力、科技等 生活废弃物 环境资源 生产废弃物 环境资源 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3.三个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 同代人之间 代际之间 物种之间 地区之间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3.三个基本原则 (2)持续性原则 经济活动 社会发展 保持在资源和环境 的承载能力之内 处理好关系 合理开发和利用 保持适度规模 自然资源 人口

9、 经济与环境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3.三个基本原则 (3)共同性原则 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 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 性问题。 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 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 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 策。 二、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1)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一 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 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改 变,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 革 公众是否认识、愿意接受 并积极参与是这些变革的 必要条件。 二、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2)公众在行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 我们能为可持续 发展做点什么? 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使用再生纸 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自备篮

10、子或布袋购物 采用节水措施 将旧东西、书籍捐献 以节俭为荣 二、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2)公众在行动清洁生产 产品生产制造产品包装运输产品包装运输 产品利用回收 产品废弃处理环 境资源的摄取 原材料加工 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 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二、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2)公众在行动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 更多的环保标志 环境标志表明该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 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优点。 人类与环境关系 密切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作用、 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 关系。 环境问题的表现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环 境 问 题 的 表 现 和 分 布 环境问题的 分布特点 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严重 全球化趋势 资源短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