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习题第十三章检验与方差分析报告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896554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习题第十三章检验与方差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统计学习题第十三章检验与方差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统计学习题第十三章检验与方差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统计学习题第十三章检验与方差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统计学习题第十三章检验与方差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学习题第十三章检验与方差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习题第十三章检验与方差分析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格式第十三章 检验与方差分析第一节 拟合优度检验拟合优度检验(比率拟合检验)正态拟合检验第二节 无关联性检验独立性、理论频数及自由度频数比较和连续性修正关系强度的量度第三节 方差分析总变差及其分解自由度检验统计量Fo的计算相关比率方差分析的几点讨论第四节 回归方程与相关系数的检验回归系数的检验积差系数的检验回归方程的区间估计一、填空1方差分析可以对多个总体( )是否相等进行检验。2列联表是按( )标志把两个变量的频数进行交互分类的。3在使用检验法进行列联表检验所使用的自由度为( )。4在对( ) 的列联表进行检验时,存在着的关系。5列联表检验是通过( )而不是通过相对频数的比较进行的。

2、6方差分析是( )检验的推广,一般用于处理自变量是一个(或多个)定类变量和因变量是一个定距变量之间的关系。 7在对65 的列联表进行方差分析时,与组间平方和相联系的自由度为( ),与组内平方和相联系的自由度为( ),与总平方和相联系的自由度为( )。8方差分析中把已解释的变差对总变差的比值称为( )。9检验两个总体变量(定距定距变量)是否具有线性关系,主要是检验总体的( )是否等于零。10对于定距定距变量计算积差系数r时,要求相关的两个变量均为( )变量。在回归分析中,只有( )变量才是随机的。11在实际运用中,方差分析的结果常用一种称为( )的标准形式的表格表示出来。12取1SY/X ,那么

3、在散点图上约有( )的观测点落在其间。13取2SY/X ,那么在散点图上约有( )的观测点落在其间14取3SY/X ,那么在散点图上约有( )的观测点落在其间。二、单项选择1在比率拟合优度检验中,对于选定的显著性水平求临界值,此时的自由度是( )。A 实验数据总数n1 B 变量X的取值种类数cl C 实验数据总数n 变量X的取值种类数c D 实验数据总数n + 变量X的取值种类数c2在正态拟合优度检验中,对于选定的显著性水平求临界值,此时的自由度是( )。A 数据的分组数 B 数据的分组数l C 数据的分组数2 D数据的分组数33使用检验法对nc列联表进行无关联性检验,与这个检验统计量相联系的

4、自由度( )。A n1 B cl C n c D (n1)(c1)4对于一个复杂的列联表,还可以把它进一步分解为许多子表,以确定表格的那一部分卡方影响最大。这是利用了卡方分布的( )。A 恒正性 B 方差为期望值的2倍 C 可加性 D 前三者5在方差分析中,自变量是( )。A 定类变量 B 定序变量 C 定距变量 D 定比变量6在直线回归分析中,相关比率PRC=0.750。那么,积差系数r=( )。A 0.750 B 0.5625 C 1.333 D 0.866三、多项选择1可以用于拟和优度检验的方法有( )。A 检验 B F检验C 累计频数检验 D 游程检验2方差分析法( )。A 可以用于一

5、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检验 B 可以用于两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检验C 可以用于三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检验 D 可以用于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检验3对拟和优度推断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试验规模很小而作出维持原假设决定时,这可能只是数据太少,不是真的表明实际情况切合零假设 B 数据少如果否定了零假设,这一否定的可靠性是很大的 C 规模极大的试验可把零假设有极细微的差别检测出来,而这种差别可能并无多大实际意义 D 若试验规模很大而仍能维持原假设,则可视为是对原假设的有力支持 4使用检验拟和优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对频数相同的列联表,在统计检验中其显著性相同 B 相对频数相同

6、的列联表,在统计检验中其显著性并不相同 C 相对频数相同的列联表,样本容量增加K倍,不变 D 相对频数相同的列联表,样本容量增加K倍,变也扩大K倍 5相关比率PRE度量的可以是( ) A 定类定距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B 定距定距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C 线性相关 D 非线性相关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方差分析的优点在于,一个检验可以代替多个均值差检验 B 方差分析总是优于一系列的均值差检验 C方差分析中的自变量X如果是二分变量,不论采用方差分析或均值差检验,其结果完全相同 D总变差分解的思想可以直接推广至多因素显著性检验7方差分析所包含的假定包括( )。 A 正态分布 B 独立随机样本

7、C 等方差性 D 非负性四、名词解释1拟和优度检验2列联表3理论频数4方差分析5方差分析表6总变差 7组内变差8组间平方和9.相关比率 10估计标准误差五、判断题1理论频数fe与观测频数fo越接近,经验分布与理论分布拟合程度越好。 ( )2对于拟合优度检验,在试验规模大时,否定零假设的意义大,接受零假设的意义不大。 ( ) 3规模极大的试验可把零假设有极细微的差别检测出来。 ( ) 4如何求得列联表中的理论频数就成了独立性检验的关键。 ( ) 5检验法用于对交互分类资料的独立性检验,有其它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 ( )6检验不适用于定类变量和定序变量的相关统计。 ( )7在22列联表中,若不能从

8、卡方表中准确得到所需要的临界值,可以取事先未预测方向的 (Z/2)2来找出的近似值。 ( )8相对频数相同的列联表,在统计检验中其显著性也相同。 ( )9组内变差反映了数据的c个“中心”的散布程度。 ( )10组间平方和反映了数据围绕各“中心”的散布程度。 ( )11方差分析是用(可以解释的方差)/(不能解释的方差)作为检验统计量。 ( )12我们不可以从总平方和减去组间平方和来求组内平方和。 ( )13只可用于一个定类变量与一个定距变量的相关程度的测定。( )14方差分析的优点在于,一个检验可以代替多个检验。 ( )15如果仔细运用均值差检验,它可能会提供比方差分析更多的信息。( )16拟合

9、值Yc上下设置一个合适区间,那么Y被估计到的可能性便会大大增加。 ( )六、计算题1一位社会学家想知道私立本科大学每年的生源是否呈均匀分布。为此,他在某校随机抽取了4500个本科生,这些学生的分布是:一年级1200人,二年级1100人,三年级1150人,四年级1050人。试问,在给定显著性水平为005下,四个年级学生人数构成是否均匀? 2 一位遗传学家想知道某种紫花的颜色是否符合孟德尔隐性遗传规律,按照这种规律两种粉色杂交后,后代将以白粉红 =121的比例出现。他做了一项杂交实验,植株了100株后代,结果发现:21株白,61株粉,18株红。试问,在给定显著性水平为005下,是否植株后代以白:粉

10、:红 =121的比例出现?3某种动物的两个品种杂交后可能出现四种特征。某种理论分析表明,可能出现的四种特征的数量将以 9331的比例出现。生物学家为此做了一项实验,检查了160个后代,结果发现具有着四种特征的后代的数量分别是72、38、32、18。试问,在给定显著性水平为005下,是否杂交后代以9331的比例出现?4某公司对电视机的可靠性进行了一次调查,使用100台电视机作样本,记录了在电视机出现故障之前所经历的月份。根据经历的月份(按等级划分),下表给出了出现故障的实际分布月份和故障按照正态概率分布月份:出现故障之前的月份(等级)出现故障之前的实际月份出现故障之前的期望月份17以下17202

11、1232426272930以上624281814109172725157要求:检验故障的实际分布与正态分布是否有明显差别(取005)。5下表是三个年龄组的100名居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分布频数(按高、中、低分类):年龄(岁)生活质量要求总计高中低1730113545651211815131013117403520总计31 3831100试问,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与年龄是否有明显的关系(取005)。6下列表中是有关车祸事故的频数与司机单程驾车的路程分布资料。小于5次510次5次以上合计10公里以内1020公里20公里以上42321931237305111036037合计936146200试问,车祸事故的频数与司机单程驾车的路程是否有明显的关系?(取005)7为研究职业的代际流动问题,在某地随机抽取了160名职业区民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父辈职业合计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农业劳动子辈职业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农业劳动25155835751050386062合计455065160试问,子辈职业与父辈职业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取005)8某中学想知道城市学生家长和农村学生家长对延长学生在校时间是否持不同看法。研究者随机抽出来自农村和城市的两个家长样本,调查结果表明:在来自城市的200位家长中, 123人支持,36人反对,41人没有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