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Word版答案全--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月考历史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18890935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校Word版答案全--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月考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校Word版答案全--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月考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校Word版答案全--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月考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校Word版答案全--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月考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校Word版答案全--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月考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校Word版答案全--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月考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校Word版答案全--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月考历史(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年级历史试题第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1【考查先秦儒家思想,知识运用能力】孔子认为,所谓“儒”者,不会因为处境困苦贫贱而灰心丧志,不会因为富贵而得意忘形,不会连累长辈,不会使官员糊涂。因为有这样的美德,所以才叫做“儒”。儒家主张()无为而治以法治国兼爱非攻克已复礼2【考查先秦法家思想,获取信息能力】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地固然是化育万物之本,但如果万物不经君主圣人整治梳理,只能以散漫的形式存在,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由此可见,这一认识()

2、是诸子学说趋向统一的体现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支持表明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意味着百家争鸣的基本结束3【考查百家争鸣,材料理解能力】风水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下列主张与这一核心思想吻合的是()道法自然,逍遥自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不期修古,不法常可4【考查主流思想演变,知识运用能力】有学者指出,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法两家尖锐对立。秦朝尊崇法家,厉行法治,遭到儒家批评。秦朝灭亡后,取代法家的是道家。文景以后,道家淡出政治舞台,儒家取而代之,登上正统学说的宝座。这表明秦汉时期()根据统治需要选择治国思想延续了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对待思想流派

3、态度随意逐渐认识到法、道思想的弊端5【考查汉代儒学,知识运用能力】董仲舒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在此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春秋大一统三纲五常儒学独尊6【考查程朱理学,获取信息能力】有日本学者指出,朱子学体系的主要构成具有鲜明的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学性质;李約瑟认为,朱熹的理气二元论像是依照爱因斯坦的理论而架构出的世界观。据此可知,朱子学()正确揭示了世界的本原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蕴含着自然科学的理念与西方科学具有一致性7【考查陆王心学,材料理解能力】明中叶以后,王守仁标榜“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这引发了士大夫对君主圣贤偶像的怀疑,此后,有些士大

4、夫们一反陈规旧说,指责论语、直斥六经,张扬个性。这()强调了人的自我价值是西学东渐的产物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是对儒学思想的否定8【考查宋明理学,知识运用能力】南宋朱熹主张“格物致知”,而格物就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明代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以“致良知”。他们的共同之处是都强调()道德修养思想自由科学真理经世致用9【考查明清思想,知识运用能力】李贽的思想特别朴实,接地气,说出人世诸多真相,可谓“童言无忌”,而著名的“童心说”正是他提出的。他说:“夫童心者,真心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下列关于李贽这种思想的解读,正确的是()背离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5、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体现了发展独立个性的愿望10【考查明清思想,知识运用能力】以下明末清初思想家的主张,属于顾炎武思想的是()“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天下为主,君为客”“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凡为帝王皆贼也”11【考查明清思想,知识运用能力】谭嗣同称“孔教亡而三代下无可读之书矣以冀万一有当于孔教者,则黄梨洲明夷待访录其庶几乎!其次为王船山之遗书。皆于君民之际,有隐恫焉!”谭嗣同在此赞扬两人都()批判君主专制赞成民主政治主张工商皆本提倡经世致用12【考查古代科技,知识运用能力】史载,唐以前,士人以藏书为贵,藏书少,士人精于雠对,诵读精详。到宋朝,士人易于得书,不再重视藏书,诵读也懈怠了

6、。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应是()两宋商品经济繁荣,生活优越印刷行业不断进步,书籍增多社会娱乐生活增多,士人堕落政府轻视文化教育,学风淡薄13【考查古代文学,材料理解能力】在美学论集中指出:“与前一阶段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对富贵荣华、功名利禄的渴望钦羡恰好对照,这里充满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隐忍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这一论断()强调了明代市民文艺的浪漫主义色彩肯定了清代小说体现的批判现实主义风格是对宋词元曲所反映时代特色的概括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世俗化、大众化趋势14【考查古代书法艺术,知识运用能力】梁武帝萧衍评价某书法家:“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书体既工整清晰,又飞洒

7、活泼。这种书体是()篆书隶书行书楷书15【考查古代戏曲,知识运用能力】在中国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是被视为“官腔”。随着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清中叶以后昆曲没落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等级观念的增强统治阶层旨趣的变化民众文化水平的下降市民阶层发展的必然16【考查近代新思想萌发,获取信息能力】“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反映了魏源的思想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法者天下之公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7【考查近代思想解放,材料理解能力】鸦片战争前后对西方国名的翻译,基本是带“

8、口”旁的音译名,如英咭咧、咪唎、咈囒哂,提到西方各国时译名通常加上:“夷”“逆”或“酋”,如“米夷”“咈囒哂夷”“法夷”;近代后期,对各国国名的翻译多用褒义词,如“美”“英”“德“法”。这种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对西方认识的不断深入依然以天朝上国自居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实现了外交的近代化18【考查维新思想,知识运用能力】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多篇文章,重点围绕“公德”“自尊”“爱国心”“独立性”“自由观念”等进行了探讨。梁启超发表这些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批判封建伦理旧道德强调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增强国民的公民素养为建立民国作思想准备19【考查新文化运动,知识运用能力】下图人物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贡

9、献是()创办新青年提出“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发表文学革命论开展“问题与主义”的讨论20【考查新文化运动,知识运用能力】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较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主要是因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新文化运动促进民众觉醒21【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获取信息能力】1919年7月,当西方列强官方对华仍固守传统的殖民路线之时,莫斯科的工农苏维埃政府代理外交人民委员则在一项宣言中提议“废除沙皇政府与中国签订的所有秘密条约与其他不平等条约,无偿放弃一切的在华特权和利益”。这一宣言()使中国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

10、社会制度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加深了苏俄对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吸引力22【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知识运用能力】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思想界仍采用“体”、“用”范畴来说明东西方文化的关系。1919年以后,瞿秋白等人以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不同文化高下的标准,打破了东西方文化的截然划分。这反映出()中体西用已被彻底抛弃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中西文化逐渐走向融合23【考查三民主义,知识运用能力】孙中山在天下为公的理念下,发展出自己的三民主义理论:民族、民权、民生,探索使中国由贫弱到富强的办法,但其民生主张带有“空想”色彩。“空想”主要是

11、因为()基本上不变更土地所有性质根本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注重政党建设忽视民生问题缺乏实现国富民强的具体举措24【考查三民主义,材料理解能力】国民党改组后,有日本记者问及孙(中山)“所主倡之三民主义”是否“再制列宁”,“踏袭列宁等之所说”时,他明确表示“决非如此”,并详细解释说,国民党的“三民主义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据此,孙中山认为自己的思想()直接从传统思想发展而来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没有受到西方的任何影响仍依从中国文化传统25【考查毛泽东思想,知识运用能力】“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因此

12、,他们能在艰苦的斗争中不出怨言。”毛泽东的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井冈山的斗争论十大关系新民主主义论26【考查毛泽东思想,知识运用能力】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你们独裁。可爱的先生们,你们讲对了,我们正是这样。中国人民在几十年中积累起来的一切经验总之是一样,就是剥夺反动派的发言权,只让人民有发言权。”毛泽东此文发表时,中国()国民革命运动如火如荼革命根据地已成燎原之势工农红军正在战略转移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27【考查邓小平理论,知识运用能力】英国前驻华大使、邓小平传记作者理查德埃文斯爵士说:“邓小平是一位伟大的人物,是20世纪下半叶世界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确立了中国持续发展的前进方向”。邓小平对中国发展的贡献不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