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8884067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30小题,共60分) 1.在中国古代社会,“国”和“家”对统治者而言是紧密相连的。从政治角度看,中国古代社会中“国”和“家”的重要联结点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2.以下四种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郡县制分封制行省制郡国并行制B. 分封制郡国并行制郡县制行省制C. 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D. 行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分封制 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 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B. 嬴政自称始皇帝C. 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D. 统一度量衡4.春秋时期,楚、秦、晋等国在新扩张土地上设置县,战国晚期,“县”已经成为各国较为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这一变化表明( )A. 贵族特权已被完全剥夺 B. 诸侯国强化对地方管理C. 中央集权制度已经确立 D. 诸侯争霸战争逐渐平息5.下图分别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空白处应该填写( )A 三公九卿制 B 内阁制 C 二府三司制 D 行省制6.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能够体现宋代“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是( )A 通判 B 御史大夫 C 刺史 D

3、监察御史7.唐代宰相会议在最后决策时,通常采取协商一致通过的方式,宰相必须在议决后上报皇帝的奏章联合署名,如某一宰相拒绝在奏状上署名,则此状即成为废状。这一做法有利于()A 提高宰相议事的效率 B 削弱皇帝的决策权C 避免官僚之间的内斗 D 加强相权间的制约8.有学者指出,吕不韦任秦国丞相时,就经常不自觉地越位,他精于怎样获得权力,但是不懂得放弃权力。为防止出现这种不自觉地越位现象,秦始皇采取措施是()A. 设尚书令以制约三公 B. 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C. 明升暗降丞相的地位 D. 重用侍从建立“中朝9.某同学在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中看到下图。这幅行政区划体系图最早出现于哪位君主在位时期

4、 ()A.周武王 B.秦始皇 C.汉高祖 D.汉武帝10.“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特别的政府部门”中的成员是指()A 丞相 B 殿阁大学士 C 尚书令 D 军机大臣11.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C 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 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12.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降,州县政

5、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导致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B 唐朝城市管理非常严格C 北宋采取“制钱谷”措施 D 宋代城市经济发展迅速13.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在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下列皇帝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的是( )A. 秦始皇 B. 唐太宗 C. 宋太祖 D. 明太祖14.美国史学家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指出,在宋朝,得到选拔的官员中,有多于三分之一的人来自平民家庭,如此大的社会地位升迁比例是惊人的。下列各项中,与此现象的出现直接相关的是()A 宋朝尽夺藩

6、镇之权 B 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发展C 当时统治者实行文武并重的政策 D 王安石变法的积极影响15.以下为十二铜表法的部分内容,该材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注重()A保持道路畅通 B保留原始的古老习俗C规范人们行为 D协调贵族与平民关系16. 下列所示的民主政治的基本构架最早形成于()A 梭伦改革 B克利斯提尼改革 C伯里克利改革 D亚历山大改革17.随着雅典城邦的兴起,市政广场、公民大会会场、露天剧场、体育场、摔跤场、神庙、祭坛等规模巨大的公共建筑开始出现,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场所。这些公共空间的出现()A加剧了公民的贫富分化 B强化了公民的等级观念C抑制了公民的个性发展 D增强了公民的参政意识18

7、.古希腊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在骑士中有一段“通过一个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政治职位”的对话。对话表明作者()A意在讽刺统治者的愚昧无知 B表达对社会等级分化的不满C对社会道德沦丧的严历谴责 D揭露和批判政治制度的弊端19.公元六世纪晚期,一位罗马公民因故意伤害一名外邦自由民,被宣判有罪。法官对其量刑的依据,最有可能的是 ()A十二铜表法 B习惯法 C民法大全 D公民法20.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城邦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任职期限均为一年;已任过公职者,在其他公民尚未任过一次之前,不得连续担任公职。这一规定()A保障公民决策的正确性 B强化公民参政的责任意识C保证公职人员的廉洁性 D体现轮番而治

8、的民主精神21.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4条: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25阿司的罚金。这笔钱在当时价值不菲,足以威慑胆敢以身试法者。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贬值,25阿司就轻于鸿毛了。所以有人以捉弄此条为乐,他遇人就打一个耳光,然后赔偿25阿司。于是,裁判官决定废除此条款,改由主审法官估计造成的侵辱决定赔偿额。出现这种情况说明()A帝国时代的罗马法官可以不按相关法律原则判案B罗马帝国的扩张导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C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公民法条款过于僵化D法官不断解释法律条文从而废除了原有的公民法22.有学者指出,“罗马人”是一个法律概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罗马人”的

9、范围不断扩大,但其核心标准依然是()A是否拥有共同的血缘 B是否具有自由人身份C是否属于奴隶主阶层 D是否获得罗马公民权23.下图所示为某论文的基本框架。其中方框空白处所填写的内容应是()A欧洲资本主义兴起 B欧美法律体系发展与完善C欧洲的复兴与崛起 D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24.“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的正确理解是()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 B实现了民族独立C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 D开创了共和制的近代政体25.“国王不能为非”是近代英国著名的宪法原则之一,即国王永远没有

10、是非错误,国家政策中出现的一切错误都不能归咎于国王,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英国的这一惯例()A制约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力 B意在为国王的过失进行开脱C落实权利法案基本精神 D体现国王“统而不治”原则26.2016年美利坚合众国总统选举于11月8日举行,同时众议院全部435个席位及参议院100个议席也会进行改选。美国总统选举和国会选举体现了()A联邦体制原则B总统中心原则C议会中心原则 D主权在民原则27.下图是有关近现代美国的政治体制的漫画。该漫画意在批评()A邦联制下国家结构松散 B权力制衡导致效率低下C政党政治引发利益之争D三权分立影响政治民主28.按照英国权利法案的设计

11、:国王是国家元首,拥有行政权;上院代表是大贵族,由国王任命,可以否决下院通过的法律;下院代表是骑士和市民,由选举产生,握有国王征收新税计划的最终批准权。这表明当时英国()A国王依然掌握实权 B下院成为权力中心C资产阶级主导政权 D形成三权分立机制29.下列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表述,正确的是()是融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为一体的混合物 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国王有权废除任何法律 首相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A、 B、 C、 D、 30.1787年5月,在美国费城会议通过了“同意新的法案需要获得13个州中的9个州的批准才能生效”,进而从事实上改变了独立战争后“只有所有州一致同意才能修改邦联条例”的规定。这一

12、变化()A直接确立了共和政体 B利于改变松散邦联体制C促进地方权力的加强 D推动了美国法治的建立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40分) 31. 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摘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材料二: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