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道路计划及几何设计课件定线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18876534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2.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济大学道路计划及几何设计课件定线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同济大学道路计划及几何设计课件定线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同济大学道路计划及几何设计课件定线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同济大学道路计划及几何设计课件定线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同济大学道路计划及几何设计课件定线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济大学道路计划及几何设计课件定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济大学道路计划及几何设计课件定线(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章教学内容的课时安排: n纸上定线 1 课时 n实地定线 0.5课时 n定线的解析计算方法 0.5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定线的基本原理; 2、掌握纸上定线、实地定线的设计方法。 3、了解定线的解析计算方法 。 引子 定义:按照已定的技术标准,在选线布局阶段选定的“路线带”(或叫定线走 廊)的范围内,结合细部地形、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三面 的合理安排,具体定出道路中线的确切位置的过程。 定线方法: 直接(实地)定线:适用于标准较低的路线。 纸上定线:适用于技术标准高的、地形、地物复杂的路线。 第七章 道路定线方法 纸上定线:在大比例尺(一般以1:5001:2000为宜)地形图上 确定

2、道路中线的位置的过程。 越岭线纸上定线 的方法: n (一)定导向线 1确定路线方案。 2纸上放坡(绘均坡线) 3定导向线。 第一节 纸上定线 等高线间平距:a = h/i平均 B 确定路线方案 绘均坡线 定导向线 n(二)修正导向线 o 穿直线:按照“照顾多数,保证重点”的原则综合考虑平面线 形设计的要求,穿线交点,初定路线导线(初定出交点)。 o 敷设曲线: 按路中线计划通过部位选取且注明各弯道的圆曲 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等。 o 设计纵坡:沿路线中线在图上地形纵横向变化处敷设加桩, 标出地面标高,再点汇纵断面地面线,按照纵坡要求、土石方平 衡、路基稳定等设计纵坡。 n(二)修正导向线 1

3、点绘纵断面草图。 2纵断面修正导向线。根据纵断面设计填挖情况,对纵断面 高程进行修正(挖方过大,降低高程;填方大,升高高程), 在平面对对应路段进行平面线位调整,称为修正导向线。 3横断面修正导向线(横断面校核) n(三)定线 为了更经济合理定出路线,将纵断面上量出的各桩的设 计高度在平面“试线”的相应各桩号的横断面左右方向上点出与 上述设计高程相等的点,这些点既具有理想纵坡,横断面中心 高程又不挖不填的经济线。但这时又是转折多的折线,在此基 础上根据平面线形要求做修正后再定中线。获得较为理想的线 形。 多次试线才能获得理想的线形。 经过几次修正导向线后,最终确定出满足标准、平纵线形 都比较合

4、理的路线导线,最终定出交点位置(一般由交点坐标 控制)。 定 线 第二节 实地放线 一、穿线交点法 穿线交点法是根据平面图上路线与施测地形时敷设的控制导 线(以下简称导线)的关系,把纸上路线的每条边逐一而独立 地放到实地上去,延伸这些直线支出交点,构成路线导线。 1支距法 2解析法 拨角放线:根据纸上路线 在平面图上的位置与导线 的关系,用坐标计算每一 条线的距离、方向、转向 角和各控制柱的里程,按 照资料直接拨角量距。 二、拨角法 三、直接定交点法 在地形平坦,视线开阔,路线受限不十分严,路线位置能根据 地面目标明显决定的地区;可依纸上路线和地貌地物的关系, 现场直接将交点定出。 1. 采用

5、统一的坐标系统对路线导线进行坐标计算(计算导线点 坐标)。 2. 实测地形图,进行纸上定线后,计算路线中线上各桩号的坐 标(逐桩坐标)。 3. 按路线逐桩坐标表进行实地放线。 4. 采用极坐标法进行坐标放线。(即拨角测距法,至少需要两 个导线点,采用全站仪)。 四、坐标法 JDn d P DDi DDi-1 适用情况 1.线位明确 2.路线等级不高的阶段测设。 基本步骤 1.分段安排路线根据选线结果定出控制点,逐段确定路线方 案。 2.放坡 3.调整坡度线产生导向线(二次修正导线) 4.穿线交点,定出交角点(打木桩) 5.测角:测偏角测视距打转点 6.中桩:曲线设计中桩丈量钉桩曲线敷设 7.水

6、准测量 8.横断面测量 第三节 实地定线 分段安排路线 根据选线结果定出控制点,逐段确定路线方案,拟订路线轮廓 方案。 放坡 控制坡度 按平均坡度放坡5.05.5%。对整个路线起控制作用。 放真坡:按真实纵断面放坡。 放坡 工具花杆、手水准。10=1.75% 30=5.25% 2052=5% i1 i2 h2 h1 放坡原理 放坡步骤 手水准定好角度-指挥另一人跑-插旗-得到导向线 放坡应注意几个问题 放坡者要有距离的概念和实地测定距离的能力。 测距法: a目估法 b用手水准读视距 c用花杆量距 d步测 放坡者要有线型的概念 a合成坡 b沟、山嘴的跨越 要根据地形、地质情况,长短坡、大小坡结合

7、。 调整坡度线产生导向线,穿线交点 穿线交点,定出交角点 测角 打中桩 水准测量,纵断面设计 横断面测量 道路中线坐标定线法 X Y P(Xp,Yp) x y 道路中线坐标定线法 缓和曲线1: P点为ZH 圆曲线: P点为HY点 缓和曲线2: P点为HZ 定线方法:直线型定线方法 曲线型定线方法 一、直线型定线方法 o1交点坐标确定: (1)直接采集法 在绘有网格的地形图上直接读取各交点坐标。 适用于交点前后直线方向和位置限制不严的情况。 (2)定前后直线间接推算交点坐标 在相邻两条边各取2个点坐标,再用相邻直线相交的解析法计 算交点坐标。 第四节 定线的解析计算方法 交点前直线上两点:(x1

8、,y1)和(x2,y2), 交点后直线上两点:(x3,y3)和(x4,y4), 则交点坐标(x,y)为: (2)定前后直线间接推算交点坐标 n2交点间距、偏角交角计算 设起点坐标为JD0(X0,Y0),第i个交点坐标为(Xi,Yi), i=1,2,n,则 坐标增量: 计算方位角: 如果DX0,路线为右偏; 如果i0,路线为左偏。 交点间距 : (1)直线段上任一点M(Lcz)的坐标计算方法: 1)以交点坐标计算逐桩坐标 式中:Lm直线段上任一点M到JDi的距离( JDi前直线) , Lm=Lcz-JDi (注意:Lm0) 直线段上任一点M的计算方位角。 n3逐桩坐标计算: xq=Xn+ lqc

9、os q yq=Yn+ lqsin q (2)曲线上任意一点Q的坐标计算方法: q =n-1+ 180 - q =n + (2)曲线上任意一点Q的坐标计算方法: q =n-1 + 180-( 上半支曲线) q =n+( 下半支曲线) JDn与Q点连线与缓和曲线切线的夹角。 公路转向系数,右偏=1,左偏=-1。 式中: (2)曲线上任意一点Q的坐标计算方法: 上半支 下半支 (2)曲线上任意一点Q的坐标计算方法: 上半支 下半支 (2)曲线上任意一点Q的坐标计算方法: 计算方位角: 上半支缓和曲线 下半支缓和曲线 上半支圆曲线 下半支圆曲线 式中:公路转向系数,右偏=1,左偏=-1。 (2)曲线

10、上任意一点Q的坐标计算方法: 2)以圆曲线起、终点为基点计算圆曲线点(Lcz)坐标 设圆曲线起点坐标(xHY,yHY),起始边计算方位角为i-1。 则曲线起点与计算点Lcz间的距离为 : l = Lcz HY 或 l = Lcz ZY 切线方位角: 弦切角: (1)以起点(ZY、HY)为基点(计算HYYH) 计算方位角: 坐标:同后 (2)以终点(YZ、YH)为基点(计算YHHY) 设圆曲线终点坐标(xYH,yYH),计算方位角为i(JDi的前 视边计算方位角)。 l = YH Lcz 或 l =YZ Lcz 弦切角: 2)以圆曲线起、终点为基点计算坐标 坐标: 切线方角: 计算方位角: (1

11、)以第一缓和曲线起点(ZH)坐标计算 3)以缓和曲线起点为基点计算缓和曲线段坐标 缓和曲线弦偏角: 计算方位角: 缓和曲线弦线方位角: 坐 标: (同前) 计算方位角: (2)以第二缓和曲线起点(HZ)坐标计算 缓和曲线弦线方位角: 3)以缓和曲线起点为基点计算缓和曲线段坐标 4)以缓和曲线起点(ZH、HZ)坐标计算圆曲线点坐标 圆曲线弦角: 计算方位角: 坐标: 弦线方位角: 习题: 已知某二级公路有一弯道,偏角左=235636,半径R=700m ,缓和曲线Ls=150。JD=K3+763.39。交点坐标x=65230.56, y=21238.72,起始边方位角为263 1528。 试计算K

12、3+500K4+000每隔50m整桩号及主点里程桩号的坐 标及计算方位角(列表计算)。 o1定线步骤 (1) 徒手画出线形顺适、平缓并与地形相适应的路线概略位置。 (2)选用直尺和不同半径的圆曲线弯尺拟合徒手画线,把该画线 分解成规则的数学单元一圆弧和直线。 (3)在每一被分解后的圆弧或直线上各采集两个点的坐标,从而 将直线和圆固定下来。通过试定或试算,用合适的缓和曲线将 固定的线形单元顺滑地连接,形成一条以曲线为主的连续面线 形。 二、曲线型定线法坐标计算方法 回旋线参数A的确定常用方法有: 1)回旋曲线尺法 n2确定回旋线参数 回旋线参数A的确定常用方法有: 1)回旋曲线尺法 n2确定回旋

13、线参数 回旋线参数A的确定常用方法有: 1)回旋曲线尺法 n2确定回旋线参数 式中:D圆弧之间距离; R换算半径, S型曲线 卵型曲线: 2)回旋曲线表法 3)近似计算法 S型、卵型曲线,回旋线参数A可用下式计算: n2确定回旋线参数 (1)直线与圆曲线连接 已知直线上两点D1(xD1,yD1)和D2(xD2,yD2),圆曲线上两 点C1 (xC1,yC1)和C2(xC2,yC2), 圆曲线半径为R。 4)解析计算法: 要求设计缓和曲线LS连接圆曲线并与直线D1D2相切。 。 (1)直线与圆曲线连接 圆心坐标M(xm,ym) C1C2两点之间距离: xm=xC1+Rcosm ym=yC1+Rs

14、inm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直线D1D2斜率: 回旋线参数A及长度Ls 圆曲线与直线之间的距离D即曲 线内移值p,即 p = D。 若按回旋线参数A2=RLS设计, 则 GQ q2q1 p1 p2 (2)两反向曲线连接(S型) 两曲线间距D: 用牛顿求根法可解出A1,A2 建立方程: (3)两同向曲线连接(卵型) 两圆心间距: q2-q1 R1+p1-R2- p2 建立方程: 用牛顿求根法可解出A。 1)单曲线计算方法: 由两段缓和曲线把圆曲线与两条直线连接起来。 n3. 曲线型定线坐标计算方法: (1)曲线主点坐标计算: ZH、HZ点到圆心M的方位角: ZH、HZ点坐标: 圆心M到HY、YH

15、的方位角: HY、YH的坐标: (2)曲线主点里程桩号计算: 平曲线长度 设前直线上点(x1,y1)的里程桩号为Lcz, HY=ZH+Ls1,HZ=ZH+L,YH=HZ-Ls2 (2)曲线主点里程桩号计算: 平曲线长度 设前直线上点(x1,y1)的里程桩号为Lcz, HY=ZH+Ls1,HZ=ZH+L,YH=HZ-Ls2 (3)曲线上任意点坐标计算: (方法同前) 习题: 两直线上分别有两个点的坐标为: D1(10203.65,20328.62)、D2(10526.08,20665.11)和 D3(10837.56,20733.76)、D4(11324.71,20692.14)。 拟设计一个半径为265m的圆曲线与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