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和曲线地段建筑限界的加宽计算公式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18863554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58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缓和曲线地段建筑限界的加宽计算公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缓和曲线地段建筑限界的加宽计算公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缓和曲线地段建筑限界的加宽计算公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缓和曲线地段建筑限界的加宽计算公式(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B32/T 3700-2019 260 附录附录 D (规范性附录)(规范性附录) 缓和曲线地段建筑限界的加宽计算公式缓和曲线地段建筑限界的加宽计算公式 D.1 缓和曲线引起的几何加宽量,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D.1.1 缓和曲线内侧加宽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A 型车 p 31592 x e C 内 - (13) B 型车 p 20450 x e C 内 - (14) D.1.2 缓和曲线外侧加宽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A 型车 p 1 (30240222768)ex C 外 - (15) B 型车 p 1 (25280160107)ex C 外 - (16) 式中: p e 内,p e 外缓和

2、曲线引起的曲线内、外侧限界加宽量(mm) 。 D.2 轨道超高引起的加宽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x hh L 缓 - (17) 111h cossineYZY 内 - (18) 222h cossineYZY 外 - (19) sin 1500 h 缓 - (20) CL R - (21) 式中: h e 内,h e 外轨道超高引起的曲线内、外侧限界加宽量(mm) ; x 为计算点距离缓和曲线起点的距离(m) ; L缓和曲线长度(m) ; R圆曲线半径(m) ; h圆曲线段轨道超高值(mm) ; h缓缓和曲线上计算点处的超高值(mm) ; (Y1, Z1) 及 (Y2, Z2)计算曲线内、外侧限

3、界加宽的设备限界控制点坐标(mm) 。 D.3 引起加宽量的其他因素可包括欠超高或过超高引起的加宽量和曲线轨道参数及车辆参 数变化引起的建筑限界加宽量。其他因素引起的加宽量值,车站地段应取 10mm,区间地段 DB32/-201 261 应取 30mm。 D.4 缓和曲线上限界加宽总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D.4.1 曲线内侧: ph Eeee 内内内其他 - (22) D.4.2 曲线外侧: ph Eeee 外外外其他 - (23) 式中: 其他 e其他因素引起的加宽量值(mm) ,应按本标准第 D.3 取值。 D.5 缓和曲线段建筑限界加宽(见图 D.5)应分为内侧加宽和外侧加宽。 图图 D.5 缓和曲线段建筑限界缓和曲线段建筑限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