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18856793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资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省资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省资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川省资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川省资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资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资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资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 文第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由马克思主义文学观所决定的。一个民族优秀的作家大都是心怀人民的作家。19世纪初,普希金在论文学中的人民性中就提出了人民与文学的联系。正因心中装有人民,他最终才能成为俄罗斯文学的代表。同时,文学创作具有人民属性,还是由我们的社会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同于其它任何制度的一个根本点,就在于是否以人民为中心,是否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以某一个或几个少数阶层作为

2、文学创作与工作的目的,这是社会主义文学与其它文学的一个分水岭。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文学艺术成果的享有者,更是判别一部作品是否优秀的评判者。马克思曾指出,“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如何面对和迎接人民的判断,中国文学在百年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也用实践经历提炼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文学什么时候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文学之树就会枝繁叶茂;反之文学之树就会枯萎凋零。这一点,一再为历史所证明。 对于作家而言,真正实践人民文学的路径就是要自觉了解人民的理想愿望,走入人民群众,深入基层一线,听取人民的想法,学习人民的经验,表达人民的心声。人民是一切伟大作家写作的出发点。周

3、扬同志曾讲,“中国作家中真正熟悉农民、熟悉农村的,没有一个能够超过赵树理。”今天我们要了解中国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太行山区的生活,了解那个时代晋东南人民的基本生活情况,赵树理的文学是绕不过的。他的小二黑结婚写了一对农村青年男女小二黑、小芹冲破重重封建传统而最终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孟祥英翻身又写了一个太行山区的受欺压的年轻媳妇在党的引领下如何成为英雄的故事,还有李有才、田寡妇,这些农民身上代言着人民的理想。从某种程度上讲,赵树理小说中的人物是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农村发展情况的一面镜子,其背后蕴含着独特的时代内容。何以赵树理能做到?因为他不但来自农民,而且始终不脱离背弃农民,他讲述的是

4、真正属于农民的心灵故事。 另外,作家还要提高服务意识,使创作更好地服务人民。来自于人民生活的文学创造,必须以满足人民的理想愿望作为主要目标。这一目标要求我们要有服务于人民的强烈意识。建国初期,作家柳青任陕西长安县县委副书记,为更深入了解农村,1953年他辞去副书记职务,定居皇甫村,在一个破庙改成的住所里住了14年,从而创造出了创业史。他的全部心思都在如何使农民过上好的生活上,这也是他小说的来源。 人民是具体而不是抽象的,坚持文学的人民性,作家们还要认真研究不同群众的思想文化需求,以及需求的共性与个性,从而面对一个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政治环境均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时代,认清与辨识人民群众对精神产

5、品的需求的多元化、多样化趋势,精心取舍,多用心在内容、形式、风格方面的学习。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大凡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文学作品,都是由具备相当高的艺术传达力的作家所传递和表达的。这种艺术传达力的获得,没有捷径可走,必得通过增强艺术本领才能达到。真正优秀的文学,必得有能力提升有需要的读者的精神世界,有能力激发这些读者向上向善的情怀。 (摘编自铁凝与人民同心与人民同行,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俄罗斯文学的代表作家普希金心怀人民,他的文学创作体现了人民的属性。 B在百年发展中,我国文学有过与人民共命运的经历,也有过背离人民的时候。 C我们

6、能通过赵树理的作品直观把握我国20世纪中叶晋东南农村发展的特点。 D作家要满足人民的理想愿望,就要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用创作服务人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一二段的相关论述增强了后文分析“作家如何与人民同心同行”的说服力。 B马克思的言论有力支撑了“人民是判别文学作品优秀与否的评判者”这一观点。 C文章举作家柳青为例,说明了作家在服务人民之路上,有时需要付出艰辛努力。 D文章从“深入人民”“提高艺术本领”两方面详细论述了践行人民文学的路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与社会制度关系密切,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点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学的

7、特点。 B人民是文学作品的享有者、评判者,所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的地位至高无上。 C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变化会给作家的创作提出新挑战,增加他们文学创作的难度。 D优秀的文学作品具备了高超的艺术传达力,就能够满足不同群众的多元文化需求。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 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4-6题。 材料一: 未来5G应用有三大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海量物联网,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增强型移动宽带是为了发挥5G传输速率快与网络连接容量大的优势、满足人们对多媒体产品与服务等的接入需求与消费。通过这样的提升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更佳的消费享受和体验。当前因传输速率和低时延性达不到而不能充

8、分发挥作用的移动设备会借助5G提高性能。 与增强型移动宽带不同,后两者所带来的应用场景才是未来创新产业业态、创造就业岗位和贡献大量经济价值的支点。5G通过支持高密度的终端接入,促使海量物联网应用。据IHSMarkit对农业、交通运输、制造业等16个产业的评估测算,到2035年,5G在全球创造的潜在销售值将达到12.3万亿美元,占全球实际产出的4.6%。5G可实现精准分析、匹配海量数据,同时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低延时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这使得很多智能型应用场景得以顺利实现。以车联网为例,如果道路交通中所有设备之间能实现低时延的通信,那么汽车的安全距离就能缩短,从而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摘编自金雪

9、涛5G:引领社会新发展,打造经济新动能) 材料二: 伴随着5G技术的逐渐落地应用,未来将会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马源。他认为,从2G到4G技术更迭历程看,都增强了网络能力,带动了速率提升。对比之下,5G拥有全新的移动通信系统架构,能力上可提供至少十倍于4G的峰值速率、毫秒级的传输时延和千亿级的连接能力。与此同时,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能力也在倍增,人工智能技术更是可以从海量数据中萃取洞见。这些技术的叠加融合为传统产业在研发、生产等环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一方面,可以为各行业提供高清视频、无人机、机器人等通用能力;一方面,与各行业具体场景

10、结合起来,可产生海量新兴融合应用,如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可以预期,5G将促进人类交互方式再次升级,为用户提供3D超高清视频、浸入式游戏等更加极致的业务体验;与医疗、汽车等行业融合渗透,很可能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与城市管理、抄表、应急处置等行业结合起来,也将进一步改善社会治理方式。 (摘编自马源5G商用时代来临) 材料三: 目前5G商用的步伐在不断加快,但仍有一些发展难题。从网络基础设施上看,关键网络设施的数字化转型和网络支撑是5G技术商用的前提之一。因此,要继续深入推动互联互通建设,提升网络的整体质量。此外,在高频、中频、低频等频段上配置足够的频谱资源,对频谱重耕等问题做全方位的考量,才能

11、合理化解用户担忧。其次,5G技术以用户体验为导向,其万物互联的特点决定了不同终端的不同需求,个性化、定制化的应用要求企业转变传统思路,在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更加主动、及时、智能地满足不同行业的多样化需求。另外,政府要及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以监管大量的新兴业态。 (摘编自5G时代,将让你的生活更美好) 4下列对“5G”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5G应用于三大场景,其中海量物联网与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所带来的应用场景对未来产业业态、经济价值的影响大。 B5G运用于交通中,会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因为5G能实现精准分析与匹配海量数据,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低时延要求。 C5G与4G

12、等前几代移动通信系统相比,表现出超高速、低时延、海量连接的特点,这些特点是4G根本无法企及的。 D5G能够促使万物互联应用,也能提高那些凶传输速度慢、低时延性达不到而不能发挥作用的移动设备的性能。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运用列数据、举例子等方法,有力地说明了5G在未来生活中的影响,5G会成为经济新动能的增长引擎。 B加强网络的互联互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分配频谱资源、解决频谱重耕,能推动5G技术的发展和加快商用步伐。 C企业要想更好地利用5G技术创造财富,就需要具有创新理念转变传统思路,主动及时地满足用户的智能化需求。 D三则材料均围绕5G技术展开,

13、分别从运用场景、应用影响以及发展难题等方面展开阐述,内容上各有侧重点。 6. 2019年是“5G元年”。5G技术将对未来经济社会产生哪些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 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7-9题。又是一年春天侯发山 那年我高三,有一天,妈告诉我,妗子捎来信儿,让我周六去给她帮忙,刨树。 终于盼到周末,又要干活啊。我把书包甩到沙发上,很不痛快。还是到舅家去,我心里就更不愿意了。舅家在小关南边的大山里,虎脑村,路也不好走,还要走好远。有时走上半天也瞅不见个人影,瘳得慌。 看到我一脸不高兴,妈说:“你舅,还有你表哥都不在家,难为你妗子了

14、。她有了难,轻易不来信,这次张了口,你就去吧。” “妈,高三课程紧张,还有作业呢。”我推辞道。 “你舅,还有你妗子,平时白疼你了。不说别的,哪年少吃人家的核桃了?”妈恼了。 舅家的门前有条蜿蜒小路,路边长着一棵又高又大的核桃树。核桃每年都结得嘟噜连串,从不空枝。上小学时,一到星期天,就缠着爸妈到舅家去,害怕核桃长熟了,被表哥他们摘吃完。稍微懂事了,知道核桃树是舅家的摇钱树,表哥表姐也很少吃,核桃都卖了,卖核桃的收入要维持全家人平时的一应开销。再到核桃成熟的季节,即便有其他事,我也就不好意思去了。不过,每到过年的时候,舅和妗子到镇上来卖核桃,总要留一些送到我家。 想到这里,我对妈说:“好吧,我明

15、个去” 当时是春天,那个核桃树已经开花了。一串串、绿绿的核桃花挂在枝头,像女孩的小辫子,在微风中轻盈地舞蹈,煞是好看。 妗子看到我来了,很高兴,忙抓把柴禾去给我煮荷包蛋。 我吃了荷包蛋,背上馒头跟着妗子去刨树。等来到那棵大核桃树下,我愣住了:怎么刨这棵啊?听妈说,这棵核桃树一年结好几百斤核桃,有上千元的收入。树又没干枯,怎么舍得刨啊? 妗子也不说话,使劲抡起镬头,发狠地刨着。 “妗子”我心里藏着多个问号,想弄清刨这棵树的原因,张开嘴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妗子不说话,也没抬头。 “妗子,您咋啦?”我又叫了一声。 妗子扔掉馒头,抱着树干哭泣起来。 我一下子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安慰妗子。没了这棵核桃树,等于妗子家的银行被盗了,她能不伤心吗? “瞧我这没出息样儿村里要修水泥路,这棵树碍事,不刨掉不中。”妗子朝我凄然一笑,细碎的泪珠如朝露般挂在她长长的睫毛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