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社会学概论》网考实用资料(已排版)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8854779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社会学概论》网考实用资料(已排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大《社会学概论》网考实用资料(已排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大《社会学概论》网考实用资料(已排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大《社会学概论》网考实用资料(已排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大《社会学概论》网考实用资料(已排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社会学概论》网考实用资料(已排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社会学概论》网考实用资料(已排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38年10月,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在他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了社会学这个词,他又被西方誉为社会学之父。1948年,(英国)宣布已建成“福利国家“,标志社会保障制度在局部范围内已进入成熟阶段。(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最终消灭了剥削制度1963年 周恩来提出四个现代化,并指出四化的关键是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20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社会均衡论)A按照一定的社会集团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作标准划分的是(阶级)按照流动的(主体)划分,社会流动可分为个人流动、家庭流动、社会群体流动。B本原的社会制度包括家庭制度和经济制度。巴甫洛夫的条

2、件反射学说是解释人类学习活动、学习能力的权威学说。 “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竞争)不发达国家只有脱离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联系才能摆脱不发达状态,这是哪一种现代化理论的观点。(依附理论)剥削和阶级的根源是(私有制)。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间的不整合、不一致,是哪一种越轨行为的理论(社会失范论)。C初级集体行为通常包括(骚动、传闻、社会动荡不安、时间)初级社会群体一词是美国社会学家(库利 )首先提出的。 初级社会群体一般包括(家庭、邻里、儿童游戏群体)三种主要形式。初级社会群体把(满足其成员的需求)放在首位。初级社会群体是(社会化)的基本场

3、所。初级社会关系包括血缘关系、地缘关系 。初级社会群体保持较小规模。初级社会群体也叫首属社会群体,是由面对面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它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冲突最显著的特征是它的(破坏)。冲突学派有(辩证冲突论)和(功能冲突论)两类。管理结构和方式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人、任务)。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分工造成了社会的大分化。从起源和功能看,制度分为(本源社会制度、派生社会制度)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具体运算)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看,社会保障最重要的功能是(维持社会稳定)除了历史一循环论,关于社会变迁的理论还有(社会进化论、社会均衡论)

4、 D第三次浪潮是(指新技术,新材料开发的新的文明时期)。 “得到支持和友爱”属于哪种需要。(归属与爱的)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当社会中有几种社会规范发生冲击时,有一种比较定型的社会规范占有优先地位。这叫做(制度化优先)。对贫穷的定义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经济学定义)。对于组织目标的确定起决定性因素的是环境的需求、组织的资源、组织能力、上级指令。大规模的群体冲突乃至战争,产业结构、职业结构严重失衡等现象,是(社会关系)失调所造成的社会问题。丁伯根的社会趋同论的观点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正变得越来越相似)F服务型的、超过最低生活标准的社会保障是指(社会福利

5、)G个性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个性差异性的生理基础和前提是(生理素质),后天的(社会实践)对个性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个性具有稳定性,但也并不排斥个性的(可变性)。 个性的倾向性是指人的态度和积极性、选择性的动力系统。个人、家庭或群体在其所属的社会中不及常态生活生活条件和享受的状态。此地(相对贫穷)。高级集体行为就是通常说的(社会运动)。官僚主义是封建社会的一种官制,社会学中称为(科层制) 。关于社会变迁的几种理论中,我国战国时期的邹衍提出(五德终始)说。关于社会流动研究的真正开拓者是社会学家(索罗金) “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安全的)管理学家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

6、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麦格雷戈)。功能论的代表人物是(帕森斯)。根据交往的主体可以把交往划分为个人交往和群体交往。根据交往的性质,把社会交往划分为竞争、合作、冲突、顺应。革命是重要的社会变迁形式。J 角色扮演是指某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这一角色的规范行事。这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了解社会对角色的期望、培养角色意识和实践角色规范三个过程。角色扮演时会出现(角色不清、角色冲突 、角色中断、角色失败)等问题。家庭的社会功能有(经济功能、生物功能、抚养和赡养的功能、休息和娱乐的功能 )四种主要形式。家庭式的管理结构也叫(家长制)。家庭成员的组合形式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关系状态是(

7、家庭结构)。家庭制度是最初的、本原的社会制度。阶级的本质就是(剥削)。竞争和(共生)成为古典人文区学分析社区的两个重要概念。(精神文明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帕森斯)。居民的组织程度高,组织结构复杂的是(城市社区)。集体行为是指人们在一些行为方式上行动的一致,指那些非组织起来的时间上短暂的群众行为。其特点是(非组织性、突发性、反常性)。经济人假设是美国管理学家泰罗为企业管理设计的思想。K 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认为,人们是通过与他人交往并借助他人的反映来认识自己。科层制的最大优点是(能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康有为撰写了一篇最好的社会革命的檄文是大

8、同书。L (劳动资料)是人类脱离动物界的主要标志。(劳动就业)是解决劳动者的社会和经济问题的杠杆之一。劳动就业问题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未能从事劳动或有效劳动,而产生的不利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劳动就业问题的实质就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资资料再生产不能合理配置。劳动就业问题主要表现形式为待业和失业(包括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流动主体流动前后的情况相比较,社会地位有了彻底的改变,这是(垂直流动)。理论社会学又称(纯粹社会学)劳动者虽然在职,但不能充分发挥其劳动能力考核成绩,或人浮于事,或无事可干。这是属于(隐性失业)历史上的社会分层现象,最使人瞩目的约有三种,即等级制、种姓制 和阶级。M

9、马克思把人的需要划分成两大块,即(社会创造)和自然的需要。马克思关于人类需要发展的三个阶段是生存、享受、发展。马克思的需求的社会性和相对性论点至关重要,它奠定了马克思关于工人阶级相对贫穷和绝对贫穷的理论。美国学者素罗金提出(文化类型)学说,维科提出了(历史三阶段)来解释社会变迁的现象。民主化过程包括(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 N农村社区基本上采取了大聚居、小分居的居住方式。(农村资金互助社)是维持农村社会运行的主要纽带。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除了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外,第二个伟大创造性成就是(乡镇企业)发展 。 Q群学肄言是严复翻译英国早期社会学家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的一个绪论部分。群学肆言是“如何

10、学习社会学”的意思。1897年,先为上海国闻报社翻译了前两篇,名为愚篇和倡学篇。群学肆言出版于1903年,共十六篇。启蒙运动的信仰特点是人们想通过(神学)和(形而上学)研究来理解和控制宇宙。权威的三种类型是(法理权威、传统权威、神召权威(魅力权威) R“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享受主义)。人际关系具有两个明显特点,即直接交往和情感性。人类学可以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个部分。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依赖关系、顺应关系和(掠夺) 关系。 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社会制度有经济制度、家庭制度、政治制度、宗教制度、教育制度五类。人的社会需要的类型可分为物质需要、精神

11、需要 、 社会综合性需要。人的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 )。 人的需要的满足方式和满足的可能具有(社会制约性)。人口问题的实质是 (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 不相适应。人口数量变化的三个主要组成因子是 (出生数、死亡数、人口迁移数) 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城市化)。人文环境失调包括社会关系失调、(人与环境) 失调。 人文区位学的分析框架是由(芝加哥学派)提出来的。人要进行两种生产:一种是生活资料的生产,一种是人自身的生产。在生产中体现出两种关系即自然关系和社会儿童和少年社会化的基本场所是(家庭、学校、邻里社会 )认为社会结构缺乏整合会造成极度

12、紧张,从而引发越轨行为,这是(社会失范论)认为国际贸易是西方发达国家剥削非西方不发达国家的一种途径的观点是哪种社会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S (需要 )是社会生活的起点。 孙中山写下了天下为公 世界大同的座右铭 “社会”一词源于( 中国 )。“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社会进化论)社会化的对象是社会中的(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个人。 社会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是人们活动的积极的动力资源。社会学按知识结构,它的内容可以分为理论社会学 、应用社会学 和经验社会学三大类。社会学学科按传统分类方法大致分为理论社会学、经验社会学、应用社会学。社会学家米

13、德是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研究。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大发展,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开始逐步暴露的时代社会学产生的科学条件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已取得许多重大成果,社会思想家用精确的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 社会学的主要特征有(A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来看待。B社会学的研究是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的。C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D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

14、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进行研究。E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包括(选题 、准备、实施调查、分析总结)四个步骤。 社会学研究的方式有两种,即(理论与技术相结合 、方法论) 社会环境就是人所生活着的具体社会,包括社会结构、( 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关系与活动诸要素。社会组织一般划分为四种类型:(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教育组织、军事组织)社会组织利益受到社会利益及(组织成员个人利益)的影响。社会组织的非正式结构是社会组织中存在的各种非工作关系的总和。社会阶层是社会阶级内部的分层化和阶级外部的游离化。(社会分层)是社会分化的一个最重要形式。 社会分层的三个标准是

15、(财富、声望、权力)社会分层的不同结构中或不同队级、阶层中,个人、家庭、社会群体在不同层次或等级间的流动,称为(垂直流动)。社会流动是指个人、家庭及其他社会群体在不同的社会部门间的运动。社会流动是指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社会制度)是进行社会分析的焦点。 社会制度构成的四个要素是(概念系统 、规则系统、组织系统、设备系统)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有:普遍性、变异性、相对稳定性、阶级性。社会制度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此相联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它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社会学研究中观的社会制度。社会制度之所以能够使人们接受,其内部都有一套理论作为自己存在的根据和令人接受的理由,我们名(概念系统)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其原因一般是由于劳动分工的需要。社会分化的因素基于生物的和社会文化的条件。社会舆论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形成方式。社会行为规范既指群体规范,也包括(社会规范) 。 社会问题是由于(人文环境) 失调造成的。社会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