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案例分析第1次作业答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847048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第1次作业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第1次作业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第1次作业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第1次作业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第1次作业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第1次作业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案例分析第1次作业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1、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思想是由( A 提出的A.孟德斯鸠B。洛克C。潘恩D、杰斐逊2、公共物品的最显著特征是(B A.大家共同占有B.消费的非排他性C.消费的排他性D.国家拥有3、为了弥补或完善决策而制定的决策方案,称为(B A.积极方案B.追踪方案C.临时方案D.应变方案4、西方行政学发展的新古典时期,也称为(C A.传统时期B.成熟日期C.行为科学日期D.现代管理时期5、我国由人民代表投票选举产生政府领导者的制度属于(D A.聘任制B.委任制C.考任制D.选任制6、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是(A A.决策权力B.归属权C.合法权力D.奖惩权力7、公共预算过

2、程的阶段不包括(C A.编制B.执行C.控制D.决算8、1980年,我国着手财政管理体制重大改革,实行(A 体制A.划分收支,分级包干B.划分税种、核实收支、分级包干9、我国许多地方行政法规都附有实施细则,制定实施细则的行政立法属于(A A.补充性立法B.执行性立法C.试验性立法D.自主性立法10、从国家行政法规的效力看(A A.它高于行政规章的效力B.它等于行政规章的效力C.它低于行政规章的效力D.它不能与行政规章比较11、行政文化在行政主体之间、行政主体和行政对象之间建立信任、沟通关系,这表现了行政文化的(B 功能A.规范B.维系C.引导D.选择12、处于行政活动起始阶段的行政文化构成形态

3、是(C A.行政规范B.行政意志C.行政心态D.行政评价13、某乡政府强令全乡农民将大片农田改成果园,给农民利益造成很大损害。为此,该乡农民向游击队状告乡政府,这种行为属于( D A.检举B.控告C.申述D.复核14、行政伦理是依靠( C 来维系各种行政关系的A.行政契约B.行政指导C.内心信念D.法律规范15、从协调性质看,可以将行政协调分为(B A.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B.促进协调和纠偏式协调C.认识性协调和利益式协调D.会议协调和非会议协调16、政府再造运动就是当代西方国家进行的一场政府改革运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以及其他内外因素的发展变化,政府行政改革在我国社会经济

4、发展过程中日益重要,并推动政府管理模式的变换,特别是从“重管理型”的政府管理模式向“服务型”政府管理模式转变。【问题】(1请你分析从“重管理型”的政府管理模式向“服务型”政府管理模式转变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什么?(2请你分析市场化管理条件下政府的地位与作用?答:1、从“重管理型”的政府管理模式向“服务型”政府管理模式转变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从只强调社会公众对行政的服从,发展到在强调社会公众对行政权力服务的同时还强调行政权力的行使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导向;从过去更多地强调“特殊集团”的意志到更多地强调社会公众的意志;从公共行政活动以行政主体的规则为导向到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依归;从强调

5、公共行政对维护统治的工具性到强调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服务性;从强调公共行政活动对上级负责到对社会公众负责,建立和发展广泛的社会公共责任机制。2、市场化管理条件下政府的地位与作用:第一,说明市场化条件下政府的职能;第二,说明市场化条件下政府的作用与角色。17、我国财政一方面是财政供给范围过大,包揽过多,财政支出伸到竞争性建设领域,超出政府职能范围;另一方面是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公共需要却无力保障。1999年初财政部部长项怀诚说,今年财税改革的重点是规范收费管理,这是财税改革的近期目标。财政部将以道路和车辆的费改税为突破口。初步设想是开征燃油税和购车税,以此两税替代一切不合理的收费,这一方案已提

6、交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争取当年尽快依法实施。财政部还打算用三年时间来解决如何规范农村收费问题。【问题】(1结合案例,谈公共财政收入的形式和渠道。(2结合案例,谈如何规范政府收费。答:1、公共财政收入的形式和渠道主要是税收和政府收费。2、我国目前各种收费达几千种、对于这些收费放任自流不行,盲目取消也不现实。因为,收费本身具有合理性,其能对其进行规范和加强管理。费和税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两种形式,因此,当我们研究如何规范收费的时候,不能就费论费,而应把它放入政府财政收入这一大系统中去加分析。只有从税和费两方面入手,规范整个财政分配秩序,政府收费才能真正得以规范。一方面,从税收的角度来说,我国税

7、收需要较大幅度的增长。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但我国的税收却表现为“缺位”,我国税收的“缺位”是导致收费“越位”的原因之一。诚然,我国政府收费项目的确过多,应取消一部分。但是,如果在取消部分收费项目的同时,税收的增长不能保证财政支出的需要,减少收费只能是一句空话。如中央一再强调减轻农民负担,可是在许多地方,农民负担却越减越重。要使税收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笔者认为:其一是加强税收征管,减少偷漏税;其二是减少各种税收减免和优惠。只要这两个措施取管齐下,把目前该征的税都征上来,税收收入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就为规范政府收费创造了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对于收费也要采用措施加以规范,使我国政府收费尽

8、快步入合法化、合理化、规范化、公开化的轨道,规范的思路大体如下:首先,要对现存收费项目进行清理整顿。对于这些不合法的收费项目,必须坚决取消。今后、要立足于收费的源泉控制,凡要出台新的收费项目,由财政部门提出方案后提交相应的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只有经过人民代表大会讨论批睢的收费项目才能成立,收费标准的调整变化也必须经过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其次,把一部分名为费、实为税的项目进行“费改税”,实现统一、效率的要求。如目前的养路费可改为燃油税、教育费附加可改为征收教育税。要确保“费改税”能顺利实施,必须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应当承认,地方出台的许多收费实际上是地方政府在缺乏税收立法权的情况下,迫不

9、得已而采取的变通手段。旦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的税收立法权,从自身利益出发,地方政府也会将这些费还其税之本来面目。第三,把所有保留下来的合法的收费项目全部纳入预算并加强管理。不同性质的收费应当采用不同的预算形式,其中的行政性收费应纳入预算统筹使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事业性收费与各项基金实行收支一条线管理,由财政审批预决算和监督瑗算的执行,事业部门具体管理收入的集中和支出的安排。这里的事业部门,指的是具有社会公益性的确有必要由政府办的行业,如供水、供电、公园等,对于那些可以由私人部门经营的行业,应完全推向市场,其收费自然也就不再属于政府收费的范畴。第四,随着税收收入的增长,应逐步减少行政性收费。政府提供的行政服务乃是比较典型的公共商品,其所需的资金主要来自于税收,其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的各种行政服务原则上也是不应该收费的。政府行政机关收费过多,容易造成政出多门。滋生“三乱”和腐败,最终损害政府的形象。宁可累死在路上,也不能闲死在家里!宁可去碰壁,也不能面壁。是狼就要练好牙,是羊就要练好腿。什么是奋斗?奋斗就是每天很难,可一年一年却越来越容易。不奋斗就是每天都很容易,可一年一年越来越难。能干的人,不在情绪上计较,只在做事上认真;无能的人!不在做事上认真,只在情绪上计较。拼一个春夏秋冬!赢一个无悔人生!早安!献给所有努力的人.学习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