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设备振动技术管理监控技术要求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18845852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旋转设备振动技术管理监控技术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旋转设备振动技术管理监控技术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旋转设备振动技术管理监控技术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旋转设备振动技术管理监控技术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旋转设备振动技术管理监控技术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旋转设备振动技术管理监控技术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旋转设备振动技术管理监控技术要求(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旋转设备振动技术管理监控技术要求1.1 设计阶段汽轮发电机组应在保证寿命期内,满足夏季运行、机组老化以及考虑设计、制造公差等因素后,仍能带额定负荷安全连续运行。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各阶临界转速应与工作转速避开-10%+15%。轴系临界转速值的分布应满足有安全的暖机转速和超速试验要求。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稳定性应由设备制造商统一负责,进行轴系稳定性计算。为有效防止高参数、大容量汽轮机蒸汽汽隙振动引起的低频振动,应选择合适的汽封结构型式及间隙。汽轮发电机组在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到可能意外发生的超速、进冷汽、进冷水、着火和突然振动。依据GB/T 19873.1之规定,为汽轮发电机组配备永久性安装的在线振动状态监

2、测系统。氢冷发电机密封油系统及设备的设计、选型应可靠,以防止发电机进油、漏氢。给水泵的技术条件应满足JB/T 8059的相关规定。锅炉风机选型应符合GB50660、DL/T 468的相关规定,离心式风机的技术条件应满足JB/T 4358的相关规定,轴流式风机的技术条件应满足JB/T 4362的相关规定。1.2 监造阶段为了保证主辅设备的制造质量,应对设备制造过程进行监控和抽查,深入生产场地对所监造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对主要及关键零部件的制造质量及制造工序应进行检查与确认,特别是对机组安全运行影响较大的设备,应进行质量见证。监造单位应按技术标准和规范、合同文件、厂家正式技术资料等,编制监造大纲,并

3、经建设单位认可。主辅设备制造监控应按照DL/T 586之规定、监造单位出具的监造大纲、建造单位的企业标准和供货协议等进行;主要对监造合同、监造报告、监造人员资质、监造质量评价等进行监控,重点对主辅设备的制造质量见证项目进行监控。监造过程中,监造单位应定期出具报告;监造结束后及时提供出厂验收报告和监造总结。在监造总结中,建造单位应对设备质量和性能做出明确评价。技术监控人员应对验收报告和监造总结等进行查阅。检查内容应包括验收依据、验收项目、验收情况、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结论及建议。技术监控人员应检查监造过程中使用的仪器、仪表和量具是否根据有关规定进行管理,是否经有资质的计量单位校验合格并在有效期

4、内使用。如有不符或达不到标准要求的,监造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交不一致性报告,监督建造单位采取措施处理,直至满足要求。主辅设备应签发质量证明、检验记录和测试报告,作为交货时质量证明文件的组成部分。设备到达现场后,监造单位协助建设单位与建造单位,按商定的开箱检验办法,进行检查/验收。主辅设备制造质量主要见证项目及见证方式依据DL/T 586 之规定执行,建设单位与建造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协商增减设备的监造部件、见证项目和见证方式。1.3 汽轮发电机组安装阶段汽轮发电机组安装阶段的振动技术监控主要工作是根据设备制造厂家安装要求、有关设计、技术规范及相关质量要求,对设备安装开展技术监控,主要依据GB/T

5、21369、GB 50275、DL/T 438、DL/T 855、DL 5190、DL/T 5210等标准。汽轮发电机组基础1.3.1.1 本体安装前应和土建配合好进度,并提出必要的技术要求。对于预留孔洞、预埋部件和有关标高、中心线、地脚螺栓位置等应与设计、土建、安装提前取得一致。1.3.1.2 本体施工人员应熟悉所施工范围的有关技术文件,掌握设备机理、构造、施工规定及正确的安装程序、方法、工艺、精密测量技术等。1.3.1.3 本体基础交付安装应具备DL 5190.3中第4.2.1条之规定。1.3.1.4 本体基础沉降观测应在以下阶段进行:a) 基础养护期满后,应首次测定并作为原始数据;b)

6、汽轮机汽缸、发电机定子就位前、后;c) 汽轮机和发电机二次灌浆前、后;d) 整套试运行前、后。1.3.1.5 湿陷性黄土地质结构可增加沉降测量次数。 1.3.1.6 因基础沉降导致本体找平、找正、找中心的隔日测量数据有不规则的明显变化时,不得继续进行设备安装。 1.3.1.7 带弹性隔振装置的汽轮发电机组基础,应按技术文件要求检查、测量弹簧释放前后的高度,对弹簧的锁定情况进行检查。台板与垫铁1.3.1.8 垫铁的布置位置和荷载除应符合制造厂技术文件的要求外,还应符合DL 5190.3 的4.3.1 条之规定。垫铁的型式、材质及垫铁安装应符合DL 5190.3之规定。1.3.1.9 汽轮机台板的

7、检查与安装应符合DL 5190.3 第4.3.7条之规定。1.3.1.10 发电机与励磁装置的台板、垫铁应符合DL 5190.3 第5.1.7条之规定。汽缸、轴承座及滑销系统1.3.1.11 汽缸安装前的检查和记录应符合DL 5190.3第4.4.2条之规定。汽缸结合面不合格时应修刮或由制造厂处理,并作出最终记录。1.3.1.12 滑销系统检查应符合DL 5190.3中第4.4.4条之规定。滑销间隙过大时,允许在滑销整个接触面上进行补焊或离子喷镀,补焊或喷镀的金属硬度不应低于原金属。不得用敛挤的方法调整滑销间隙。1.3.1.13 汽缸推拉装置垫片厚度在汽缸定位后,按推拉装置与汽缸间的四角实测间

8、隙值预留0.02mm0.03mm 装配间隙配制,垫片装入时应无卡涩。1.3.1.14 汽缸膨胀指示器的安装应牢固、可靠,指示器的指示范围应满足汽缸的最大膨胀量。汽轮机首次启动前,在冷态状况下应将指示器的指示调至零位并做好标记。1.3.1.15 汽缸组合、汽缸和轴承座的安装、汽缸负荷分配等应符合DL 5190.3中的规定轴承和油挡1.3.1.16 轴承和油挡的安装应符合DL 5190.3中的规定。1.3.1.17 转子放入支持轴承后,椭圆或圆筒瓦轴承,转子轴颈与轴瓦巴氏合金的接触角宜为3045 ,沿下瓦全长的接触面应达75%以上并均匀分布无偏斜,当接触不良或轴瓦间隙不符合图纸要求时应由制造厂处理

9、。1.3.1.18 下轴瓦顶轴油囊深度应为0.20mm0.40mm,油囊面积应为轴颈投影面积的1.5%2.5% ,油囊四周与轴颈应接触严密,顶轴油通道应清洁、畅通。1.3.1.19 转子轴颈两端有凸缘时,凸缘应与轴瓦端面保持足够的轴向间隙,以保证运行时转子能自由膨胀。1.3.1.20 轴瓦的锁饼、制动销、温度计插座应与轴瓦保持适当的间隙,锁饼、制动销应能制锁但不卡死;锁饼应低于轴瓦水平结合面0.03mm0.2mm。汽轮机通流部分设备1.3.1.21 起吊转子应符合DL 5190.3 中第4.6.1条之规定,转子安装前外观检查应符合DL 5190.3 中第4.3.6.2 之规定,联轴器的检查应符

10、合DL 5190.3 中第4.6.3 条之规定。1.3.1.22 汽轮机转子的轴颈扬度确定、转子在汽缸内找中心、轴系找中心及中心复测、联轴器现场铰配及紧螺栓等工作应符合DL 5190.3 中第4.6 条之规定。1.3.1.23 汽轮机的喷嘴、隔板和隔板套、汽封套、双流汽缸中部分流环等通流部件的检查、安装及中心和间隙调整应符合DL 5190.3 中第4.7 条之规定。1.3.1.24 转子轴向窜动的最终记录,在完成汽轮机扣盖工作后,以热工整定轴向位移指示时测定的数据为准。1.3.1.25 通流部分间隙及汽封轴向间隙不合格时,应由建造单位确定处理方案。汽轮机扣大盖1.3.1.26 汽轮机扣大盖前应

11、完成下列各项工作并符合要求,且安装记录、签证应齐全:a) 垫铁调整结束,地脚螺栓紧固;b) 台板纵横滑销、汽缸立销和猫爪横销调整结束并记录;c) 内缸猫爪、纵横滑销和轴向定位销间隙调整结束并记录;d) 汽缸水平结合面间隙符合要求;e) 各汽轮机转子轴颈椭圆度、联轴器晃度及瓢偏、推力盘瓢偏、转子弯曲度符合要求并记录;f) 汽缸水平扬度、凝汽器与汽缸连接前、后的转子扬度记录;g) 汽缸已经按照制造厂要求进行负荷分配并记录;h) 汽轮机转子在汽封及油挡洼窝处的中心位置、转子轴系中心符合制造厂要求;i) 隔板中心调整结束并记录;j) 转子与汽缸已经相对定位,定位位置已作标记,数值己作记录;k) 汽封及

12、通流部分间隙符合制造厂要求并作记录;l) 汽轮机转子在合实缸的情况下,已进行轴向间隙推拉检查、测量及定位,且应符合制造厂设计要求并作记录;m) 对汽缸几何尺寸、轴系中心、通流间隙、轴封间隙有影响的热力管道已完成连接。1.3.1.27 汽轮机扣大盖工作应符合DL 5190.3第3.3.9 条及第4.9.4条的规定。1.3.1.28 上猫爪支撑的内、外缸,在由下猫爪临时支撑换为上猫爪支撑时汽缸中心变化允许偏差为0.03mm;猫爪垫片总数不超过3片并应接触严密,用0.05mm塞尺检查无间隙;垫块材质应符合制造厂规定。汽轮机本体质量验收应提交的项目文件1.3.1.29 汽轮机本体安装完毕质量验收时,应

13、提交下列施工技术记录:a) 基础及预埋件验收记录;b) 基础沉降观测记录;c) 汽轮机基础垫铁或砂浆块配制记录;d) 汽缸、轴承座台板找平找正记录;e) 汽缸、轴承座台板与汽缸、轴承座间隙记录;f) 轴承座、汽缸台板地脚螺栓紧固记录;g) 轴承座滑动部位检查记录;h) 推力瓦接触及推力间隙检查记录;i) 轴瓦垫块及轴瓦与轴颈接触检查记录;j) 轴承座中分面水平记录;k) 径向轴承及推力轴承安装记录;l) 油挡间隙记录;m) 轴颈的椭圆度及不柱度记录;n) 转子弯曲度记录;o) 推力盘端面瓢偏记录;p) 联轴器端面瓢偏和径向晃度记录;q) 联轴器止口尺寸记录;r) 汽缸组合记录;s) 汽缸就位找

14、正记录;t) 汽缸隔板洼窝找中心记录;u) 汽缸内缸纵、横销安装记录;v) 内缸支撑键安装记录;w) 内缸中分面水平记录;x) 内缸中分面间隙记录;y) 隔板膨胀间隙记录;z) 汽缸负荷分配记录;aa) 各部通流间隙记录;bb) 最小轴向通流间隙记录;cc) 转子定位尺寸及外引标记;dd) 靠背轮垫片厚度记录;ee) 汽封间隙检查记录;ff) 汽缸中分面螺栓紧固记录;gg) 汽轮机转子联轴器找中心记录;hh) 转子螺栓、螺母配重记录;ii) 联轴器连接后同心度记录;jj) 转子螺栓、螺孔配合间隙记录;kk) 联轴器螺栓紧固记录;ll) 滑销系统间隙记录;mm) 轴承座与汽缸间定位中心梁安装记录

15、;nn) 推拉杆安装记录;oo) 盘车装置齿轮间隙记录;pp) 连通管冷拉记录;qq) 连通管螺栓整定记录。1.3.1.30 汽轮机本体安装完毕质量验收时,应提交下列隐蔽签证:a) 台板接触检查签证;b) 轴承座灌油试验签证;c) 轴承座扣盖签证;d) 汽缸外观检查签证;e) 汽轮机转子外观检查签证;f) 高、中压喷嘴室检查封闭签证;g) 汽轮机扣缸前检查签证;h) 汽轮机扣盖签证;i) 基础二次灌浆前检查签证;j) 导汽管及连通管安装检查;k) 设备缺陷处理签证。1.3.1.31 汽轮机本体安装完毕,质量验收时,应提交下列检验检测报告:a) 机组本体基础沉降报告;b) 基础二次浇灌混凝土试块强度试验报告;c) 合金钢部件光谱复查报告;d) 轴承巴氏合金探伤报告;e) M32及以上高温紧固件的硬度复测、探伤报告及20Cr1Mo1VNbTiB、20Cr1Mo1VTiB材料的金相抽查报告。发电机定子和端盖1.3.1.32 氢冷发电机定子安装前,应符合DL 5190.3 第5.3.3条之规定。1.3.1.33 定子与台板之间的垫片,应符合DL 5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