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习作四人教新课标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8845124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习作四人教新课标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习作四人教新课标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习作四人教新课标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习作四人教新课标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习作四人教新课标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习作四人教新课标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习作四人教新课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语交际习作四.通过交流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或者经历过的感动的事,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感受人与人之间令人感动的真情。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有耐心。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完整清楚地叙述出这件感动或难忘的事。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定习作对象,确定习作内容,并想一想该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哪些要详写,哪些要略写,列出习作提纲。教师:搜集电视广告中感人的实例,两篇优秀范文。学生:回顾单元课文内容。三课时。教学过程口语交际一、激发

2、情趣感动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我们的心湖会不断地因一些人和事而荡起阵阵涟漪。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令人潸然泪下,草地上的老班长为小战士而放弃自己的生命的故事感人至深,在生死关头,无私无畏、舍生忘死的老支书形象让人久久挥之不去,而6岁的小瑞恩为梦想不懈努力的决心让我们每个人为之动容。我们的身边,时时会发生许多令人感动的事,它让我们体会到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你们看,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用他稚嫩的双手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洗脚水,要给妈妈洗脚。(观看电视公益广告)再看,一个穷苦的学生为了完成学业,背着病患的父亲去上学。(投影书中图片)当我们被这一幕幕感动时,我们的心灵也正一次次得到洗涤。二、拓展思路像

3、电视广告中这样的令人感动的故事还有许许多多。古今中外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你都知道哪些?指名回答,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而感动。小结:一切真善美的事情都能触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为之震颤。三、互动交流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经历过让自己感动的事呢?想一想在曾经看到、听到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中,哪些深深地触动过你的心灵,令自己特别感动,难以忘记。从这些事情中选出一件最使你感动的事情,认真回顾事情的经过,再想一想应该怎样讲述,才会打动别人。(学生自由练说) 指名回答,其他同学当记者,现场进行“答记者问”。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说清楚受感动的原因。(请个别同学讲述,教师作指导,属指导性讲述

4、) 在小组里说说感动的故事,然后推选其中说得最好的一位同学参与集体交流,评选出最让人感动的小故事。评选条件:把感动的事件说清楚,说具体;表达时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语句通畅。 集体交流,注意评价。四、教师总结习作一、谈话揭题从同学们上一节课的讲述中,老师知道你们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经历过一些让自己深受感动的事情,可是我无法完全分享每一位同学记忆中精彩纷呈的感人故事。这样吧,把你们那精彩而具体的,最令人感动、难忘的事写下来,老师就全知道了。我们今天就来进行一次习作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板书: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二、明确要求 看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应把自己的感受最深的部

5、分写具体。) 课文中又告诉我们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呢?(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选择生活中所发生的令人感动的事,包括难忘的事。要求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 讨论、交流后明确:()写一件令你感动的事。()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要认真修改。三、指导构思 回忆从这组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想一想自己准备怎样写,才能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打动人心。(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四、独立试写学生独立习作,教师巡视,重点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学生。五、讲评修改 按这次习作的重点讲评。请学生把自己写的片段展示出来,读后请同学评一评,哪里写得好?哪里还可以改进?()教师选几篇优秀习作并请作者上台朗读,其他同学听一听习作好在哪里。()请习作者陈述写作思路。()学生阅读自己的习作,找出好的地方,讲给他人听。 自评自改,小组互评互改。六、布置作业将修改好的习作誊写在作文本上。本次习作,大部分学生能够写出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情,但是部分学生写的内容还不够具体。经过讲评修改后有所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