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原名校2019年高中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考评语文答案(word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844268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9年高中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考评语文答案(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9年高中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考评语文答案(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9年高中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考评语文答案(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9年高中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考评语文答案(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9年高中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考评语文答案(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中原名校2019年高中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考评语文答案(word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中原名校2018-2019学年上期第一次质量考评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1考点说明: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B级。 参考答案:A 详细解析:因果不当。将主观可能当作客观事实。从文中第一段“可能被盗录和损毁。谁是谁非,当事人各执一词”及后面论述,不能得出中华有声历史资料数字化工程惹上官司是质量堪忧且存在盗录和损毁母版文物的可能这两个原因。2考点说明:考查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挑战大于机遇”曲解文意,从原文中间传统文化资源面临着双重悖论论述来看,应是机遇

2、与挑战并存,不能得出孰大孰小。3考点说明: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 参考答案:A 详细解析:B项逻辑颠倒,不是传统文化让我们在全球化浪潮中扎根并获得文化身份和价值情感认同,是只有接续传统文化的根脉,复兴传统文化资源,我们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根,获得文化身份和价值情感认同。C项,“必将遭遇淘汰”说法片面,在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传统文化资源面临着双重悖论,掘墓与复兴、威胁与生机,其实也就是说,机遇与挑战并存。D项说法绝对化,由文章最后一段可知,传统文化再度获得复兴和繁荣的前提条件很多,不仅包括借助技术力量和改变呈现形态,还包括借助大众流行文化的承载力和传播

3、力,以及使其成为大众文化趣味、艺术审美的一部分等。(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4考点说明:考查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C。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结合文本倒数第二段,说将军“也对自己过往行为的后悔”不正确,将军是对过去的人与物的思念和关爱,并不是后悔,文中“你就是再活一次,我还得毙了你”可以看出将军没有后悔。5考点说明: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和赏析语句的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E级。 参考答案:运用动作描写和肖像描写来刻画将军的形象。 写出了将军年岁已高和内心伤感。 表现出将军对自己部队里的士兵与马的思念之深。 详细解析:6分。答出1点给2分,意思相近即可

4、。注意题干是“赏析”,也要求答出手法。6考点说明:考查把握文章构思和探究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参考答案:内容上:表明木牌与将军的部队有联系,木排所代表的亡故的士兵或其它物品曾是将军部队的一份子。 形象上:以这样独特的部队来揭示将军的独特的心理特征,丰富了将军与不同的人物形象。 主旨上:写出箱子里的木牌是有灵魂的,深藏在将军心中,表现出将军对自己部队的深厚情感。 效果上:这样设置标题创设了悬念,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详细解析: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注意把握效果、好处、用意或作用题常见的几个答题角度。(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7考点说明: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

5、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参考答案:D 详细解析:“使得其所获的孽利与其所受的惩罚相比微不足道”表述意思语文相反,与原文对照,是“使得其所受惩罚与其所获得孽利相比微不足道”而非“使得其所获得孽利与其所受惩罚相比微不足道”。8考点说明: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家长们的担忧和愤怒没有太大的必要”曲解原文,通过材料二第三段以及文本中对如何消除大众恐慌情绪方法的论述可知。9考点说明:考查归纳整合信息、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的能力和探究文本的创作背景和意图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参考答案:“新华网”侧重于介绍国家食药局的要求,客观说明问题企

6、业、生产批号、疫苗数量、流向等具体问题。 新京报侧重于“疫苗危机”所引发的民众恐慌,重点分析民众恐慌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人民网”侧重于在这次疫苗危机中,监管部门应有的作用。 详细解析: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首先要审清题干,明确答题指向,然后结合材料归纳概括,同中求异。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10考点说明:考查理解文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能力层级B级。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要从整体把握语段,抓住人物对象,分析句子结构,注意断句常见的切入点。 原文应为: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 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

7、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11考点说明:考查理解文中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京师”在文中指“朝廷”。12考点说明: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以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因处理事务操劳过度而生病了”理解词语错误,文中指“有事情不能决断,感到忧虑”;“张循宪就推荐他担任监察御史”把握对象错误,文中是“武后延请任命张嘉贞为监察御史”。13考点说明: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C级。(1)参考答案:第二年,(张嘉贞)入朝,有人诬告张嘉贞谋反,审查发现没有这事,唐玄宗下令要处死

8、诬告者(想要将告发者治罪)。(5分) 详细解析:译出大意给2分;明年、或、按,各1分。共5分。(2)参考答案:近些年有些士大夫致力扩充田地住宅,(死后)这些东西是没有才能的子孙花天酒地的生活费用罢了,我是不会这样做的。 (5分) 详细解析:译出大意给2分;务广、不肖、是,各1分,共5分。注意:1强调直译,字字落实。 2“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大意”符合通顺即可,“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参考译文: 张嘉贞,本来是范阳旧姓。考中五经科,补任平乡尉,因事获罪丢掉官职。长安年间,御史张巡宪巡察河东,有事情不能决断,感到忧虑,询问官吏说:“你了解有德才兼备的门客吗?”官吏把张嘉贞推荐给他。张

9、循宪叫来张嘉贞,拿那些经过长时间没有解决的事情询问,张嘉贞有条有理,分析无不透彻。张循宪大惊,又让他起草奏章,结果发现有很多内容连自己都没有想到。他日,武则天认为张循宪有才能。张循宪回答说都是张嘉贞写的,还请求把自己的官位让给张嘉贞。武则天延请任命张嘉贞为监察御史。张嘉贞多次升职担任兵部员外郎。当时报告立功情况的文书放满桌案,兵部的郎官不能决断,张嘉贞帮他审阅处理,不到十天,朝廷就没有了有待核查的文书。张嘉贞晋升为中书舍人。他还历任梁州秦州都督、并州长史,他治政严肃,是非分明,官吏都敬畏他。情况上奏到朝廷,唐玄宗认为他政事处理得好,多次慰问犒劳。突厥的多个姓氏族群刚刚归附唐朝,混杂共处在太原北

10、部,张嘉贞便上表请求朝廷派驻军队安抚保护那里的百姓,(唐玄宗)于是任命(张嘉贞)为天兵军大使。第二年,(张嘉贞)入朝,有人诬告张嘉贞谋反,审查发现没有结果,唐玄宗想要将告发者处死。张嘉贞(为那人)辩解说:“国家的重要军队都在边境,现在告发的人一有不对的地方就将他治罪,臣下恐怕会阻塞言路,而且会成为以后的隐患。”于是(诬告者)得以免除死刑。皇帝因此认为(张嘉贞)忠诚,于是许诺(将来授任他)做宰相。等到宋璟罢相后,唐玄宗果断地(把他)任命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升迁做了中书令。在中书令的官位上满三年,擅长奏对,对于裁断处理一类的事情非常机敏。但他脾气急躁,论者遗憾他气量不够宽大。秘书监姜晈获

11、罪,张嘉贞迎合皇帝身边权幸之人的心意,请求唐玄宗施以廷杖,致使姜晈不久死掉。恰逢广州都督裴伷先也因罪下狱,皇帝询问张嘉贞依法如何处置,张嘉贞又援引姜晈的案子,(请求施以廷杖)张说反对道:“不应这样,刑罚不施加在大夫身上,因为那是国君的近臣。士人可以杀死但不能侮辱。”皇帝认为张说的意见正确。张嘉贞退下朝堂,很不高兴地说:“你话说得太直切了。”不久被授予工部尚书的官职,担任定州刺史,被封为河东侯。等到(他)出发的时候,皇帝写了一首诗,下诏朝廷百官在上东门(为他送行)。后去世,享年六十四岁,(朝廷)追赠(他)为益州大都督,谥号恭肃。张嘉贞性格简单粗疏,虽然职位尊贵,但不置买田宅。有人规劝他,他回答说

12、:“我曾担任相国,不到死亡,哪里会有饥寒这种忧虑?如果因皇帝斥责去职,那么即使有再多的田产,也不能拥有了。近些年有些士大夫着意扩充田宅,(死后)这些东西是没有出息的子孙放纵不检的生活费用罢了,我是不会这样做的。”(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14考点说明: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D级。 参考答案:D 详细解析:“守住中原,恩泽天下”分析错误,南宋朝廷己偏居江南,中原己被金国占领。颈联陆游所写是希望南宋收复中原大好河山。15考点说明:考查理解句子含义和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能力层级D级。 参考答案:想象中原遗民被外敌侵占,处于悲苦流泣之中;秋日时节,北宋的故都大梁城外的捣衣声,让人思

13、念对流离失所的亲人。 表达了诗人的故国之思(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希望南宋朝廷能够恢复中原的愿望。 详细解析:6分,每点3分。意思相近即可。首先要破译尾联诗句,把握表层含义,然后结合诗人生平和时代背景,理解主旨来分析深层含义。(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考点说明:考查识记、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参考答案:(1)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2)其出人也远矣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3)长河落日圆 长烟落日孤城闭 详细解析:6分,一空1分。该空有一个错别字就不给分。注意形近音近字。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考点说明: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E级。 参考答案:B 详细

14、解析:注意前后句的暗示与限制,前面的句子中“跨越时空”暗示应该先讲时间“承接古今”,再说空间“连接中外”;可排除A、C,后面的两句中先说“古丝绸之路”后说“时代潮流”这暗示应该是“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可排除D,故选B。18考点说明:考查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能力层级E级。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例句有两种语病,一是成分残缺,“在下”与“使”的结构组合,常常导致句子缺少主语;二是不合逻辑,前面的“五年来”是过去完成时,后面的表述是正在进行时,而画线句子“将使”是将来时,时态矛盾。 A项结构混乱,前面句子没结束,缺谓语和宾语,后面又是一个句子;且将来时态与前后文时态不符。 B项将来时态与前后文时态不符。 D项成分残缺,“在下”与“使”的结构组合,常常导致句子缺少主语。19考点说明:考查理解成语的意义和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E级。 参考答案:A 详细解析: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远见卓识:有远大的眼光和高明的见解。二者都是有远见的意思,但侧重点和用法有差别。高瞻远瞩侧重强调看问题的高度,常作状语和定语;远见卓识侧重看问题的深度,常作主语、宾语。故选“高瞻远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