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人教部编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8843294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人教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人教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人教部编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登鹳雀楼教材简析这首诗讲的是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象和产生的想法。前两行诗写了诗人在楼上所见到的,仅仅用十几个字,就把祖国雄伟壮丽的山河勾画出一个轮廓。后两行写诗人所想到的,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这首诗字与字、句与句都呼应对仗,充分反映了绝句的特点。这首诗之所以传诵至今不衰,一是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气质,二是那最后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简洁并带有哲理色彩,使人们能深刻领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3.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教学重点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古诗意思。2. 有感情地朗读

2、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体会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教学方法朗读法、想象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用诗句导入中国“四大名楼”,引出鹳雀楼。二学习生字“楼”1.“楼”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生字,你们能说出带楼字的词语吗?2.古时候人们是用什么来建造楼的呢?所以“楼”的部首是木字旁。3.指导写字“楼”。4.唐朝有位诗人叫王之涣。他来到这儿,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成一首诗。读课题。三初读古诗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认清字形、读准字音。四精读古诗1.同学们,写景的诗就是一幅画。它藏在诗句中,也藏在你们的想象力里。让我们登上鹳雀楼,放眼远眺,你们看到了什么?2.“白日依山尽”(1)理解“白日”。这

3、是什么样的山?(2)白日依山尽,能完整地说说这句诗的画面吗?(3)学习“依”字,理解字义。(4)太阳靠着群山藏了起来,带着你的想象来读诗。3.“黄河入海流”(1)孩子们,俯瞰脚下,你看到了什么?(2)播放黄河视频。(3)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黄河?指导朗读诗句。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还想看更多的景色吗?该怎么办?(2)红色的这个字怎么读?理解“欲”的意思。(3)理解“千、一”都是虚数。指导朗读。5.小结:学习了这首诗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吗?(联系生活理解,学会运用。)6.练习背诵古诗。五写字教学1.认读生字(楼、依、尽、黄、层)2.生描红、仿写六、感情朗读多种形式朗读古诗。七、背诵诗句,拓展运用1、背诵古诗2、推荐王之涣的另一首古诗凉州词3、推荐阅读登楼寄远八总结同学们,任何人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积极探索,只有更上一层楼,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