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教案-圆柱的体积 人教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8842431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教案-圆柱的体积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教案-圆柱的体积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教案-圆柱的体积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教案-圆柱的体积 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教案-圆柱的体积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教案-圆柱的体积 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圆柱的体积说课稿昌黎县荒佃庄镇大营完全小学 王福海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圆柱的体积。一、说教材本节课是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中共安排了三个方面的活动:活动一,认识圆柱的体积;活动二,探索圆柱的体积公式;活动三,计算圆柱的体积。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圆柱,探索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以及圆面积公式等,本节课要求学生能够利用迁移规律,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为以后学习其他几何形体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说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初步学会应用公式

2、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数学理解,感受数学的魅力。三、说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四、说教法我的教学理念是: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乐中学,适当利用幽默性的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凝聚力。在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法选择上,以动手操作法为主,辅之以引导发现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等,采用微机辅助教学,让学生

3、全面、全程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五、说学法在学法指导上,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并学会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学会想象,学会与人交往。六、说电教手段我从远程教育网中下载了与之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包括把圆柱平均分后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课件,演示圆柱与长方体关系的课件及部分习题的课件等。七、说教学过程我为本节的教学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 温故引新,巧妙入境有句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精心设计了本节的导入方式:伴随着生日快乐的歌曲,多媒体屏幕上出现了一家人过生日的情境图,我把教材中的“亮亮”换成了我们

4、班某个正好或即将过生日的学生的名字,这样学生们会倍感惊喜与亲切。然后通过有关蛋糕的形状与大小等师生谈话引出本节课题圆柱的体积(板书)(二)演示推导,实际应用。(1)演示操作、分组讨论。借助课件演示,帮助学生回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为下面“等积变形”探究活动埋下伏笔。引导学生观察桌上圆柱体的底面和侧面颜色的区别。(设计意图:强化观察点,为学生顺利找出圆柱形体转化前后的对应关系架桥铺路。)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把切割好的圆柱体拼接成学过的几何形体。并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教师深入小组中了解活动情况,对个别小组予以适当的帮助。)a、我们把圆柱体切割拼接成了什么几何形体?体积发生变化了吗?b、圆柱的

5、体积、底面积和高与拼接后的几何形体有何关系?c、该怎样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使教学重点在学习过程中体现,教学难点在操作探讨中化解。)(2)抽象概括,推导公式。讨论完毕后,让每个组选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并演示出操作过程。然后,教师用教学课件演示圆柱形体转化前后的内在联系,并启发学生在小组内有条理地表述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最后,安排让学生质疑问难。(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中获取、内化新知,体现了我在教法与学法上的设计特点,使过程与方法目标得到实现。)(三) 学以致用,尝试计算圆柱的体积我首先进行由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求体积的简单

6、尝试。然后为了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我改编了教材中的例题,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材料提出问题:“你想不想知道自己手中的学具材料的体积到底有多大?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你可以进行哪些相关数据的测量?”学生们可能说:“测量底面半径和高。”也可能说:“测量底面直径和高。”还可能说:“测量底面周长和高。”那么,我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测量并计算,同时找三个用不同方法进行测量与计算的学生板演,之后交流与评价结果。(四) 巩固练习课堂教学的好与坏,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学生发展的有无,都要通过练习来检验,而且,巩固练习也能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与

7、运用,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玩中学,做中学,乐中学”,我特意设计了用“比赛”的方式来巩固新知的练习。比赛方法:以每排为一参赛小组,分“抢答题”、“必答题”和“挑战题”三种形式。“抢答题”是一些有利于口答的简单题型,“必答题”需要一定的思考与计算时间,而“挑战题”是由学生自己出题,向其他小组中的某一成员提出挑战。我认为这种设计更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挑战,同时还能拓宽教师出题的思路,也许有的学生出的题不算好,那么我就要进行适当的指导与鼓励。(五) 课堂总结让学生结合板书设计,说一说“今天你高兴的是自己学到了什么?”(六) 质疑问难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

8、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我留给学生充分质疑的时间,比如:“圆柱的体积是否还有另外一种推导方法?”这样的质疑又是本节的课后延伸。(七) 学习评价我根据本节的学习目标、学生的课堂活动及作业情况设计成评价表,要求学生与作业一起上交。评价方式分“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两种,通过学生填写“自我评价”,教师能够得到更加详细的反馈信息,知道每一个学生掌握了什么,哪些地方还有不足,有利于教师适时调整教学计划;通过“教师评价”,能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肯定与鼓励或对其指明努力方向。八、说板书设计我设计的板书简单而明确,下面的空白部分是留给学生们板演的。我认为这种设计能突出教学重点,又能展现对难点部分的探索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板书设计:我的说课到处结束,希望各评委老师多多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