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国标《商业企业品牌评价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南》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822018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释义国标《商业企业品牌评价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释义国标《商业企业品牌评价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释义国标《商业企业品牌评价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释义国标《商业企业品牌评价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释义国标《商业企业品牌评价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释义国标《商业企业品牌评价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释义国标《商业企业品牌评价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南》(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ICS 03.120.10A 0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79252011商业企业品牌评价与企业文化建设指南Evaluation of business enterprise brand and guide of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释义)2011-12-30发布2012-02-01实施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学习参考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商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北京五洲创意营销策划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大学、中

2、国消费者协会、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中国质量协会、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五粮液股份公司、广州中标联检验认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四川沱牌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美的精品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城乡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殿友谊商城、恺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浙江金洲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梦金园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民、谭新政、褚峻、王寿魁、邱建国、傅瑞云、侯贵良、张鸿雁、曾强、郭新峰、虞晓冬、丰文平、徐浩然、赵凝凝、戴钢、周和平、郭天雨、王灿平、沈淦荣、张秀芹。学习参考商业企业品牌评价与企

3、业文化建设指南注:本文中为释义的内容,未带方框为标准正文部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对商业企业品牌进行评价时应遵照的原则、指标和方法,并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指南。“商业企业”在品牌建设、评价过程中,它有广泛而深刻的外延和内涵。“商业企业”不是“狭义的商办工业”、“商品贸易企业”,它包含的外延是两个层面:即:“商业”、“企业”。它的内容是两个交替方面:企业创造的品牌必须通过商业环节,而商业的基础又必须有企业(产品、服务)作支撑。因此,本标准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商业企业品牌评价。(2)企业品牌评价。(3)企业文化建设指南。 在实际运用中,也可参照附录A的内容对企业文化建设水平进行评价。*什

4、么是商业?商业是一种有组织的为顾客提供所需的商品或服务的一种经营性行为。大多数的商业行为是通过以成本以上的价格卖出商品或服务来赢利,如微软、索尼、IBM、联想、通用等都是盈利性的商业组织典型的代表。然而某些商业行为只是为了提供运营商业所需的基本资金,一般称这种商业行为为非赢利性的,如各种基金会,以及红十字会等。一般认为,商业源于原始社会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它的本质是交换,而且是基于人们对价值的认识的等价交换。商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商业是指所有以营利为目的的事业;而狭义的商业是指专门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营利性事业。本标准中的商业是广义范围,在品牌范畴,企业和商业是不可分割的,除非把产品永远关

5、在仓库里。 本标准适用于组织内部和外部(包括第三方机构)对商业企业品牌的评价,适用于组织内部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品牌和企业品牌都属于“商业”范围。无论何种产品,只有进入商业领域以后才形成商品,商品通过贸易流通、口碑传播、文化积淀才能逐渐形成品牌。 对品牌的评价应关注三层含义: (1)企业品牌:企业(产品)进入商业领域,其综合形象被相关方识别,形成品牌。(2)商业品牌:某一类或多类商品的品牌,通常是企业的子品牌。一个企业(品牌)之下常含有多个商品品牌,也有的企业品牌与其商品品牌相一致。服务业的企业通常只有企业品牌。例如:a)某企业自身品牌不为人知,但它的商品品牌广为人知; b)某企业的商品品牌不

6、为人知,但其企业品牌广为人知。(3)商业企业品牌评价:对企业品牌和其商品品牌的综合评价。本标准第5章的评价指标,是对企业品牌和商业品牌的综合评价。实际运用时,可对企业品牌单独评价,或对(大商业企业包含的外延和内涵)单个或多个商业品牌进行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011-2003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企业品牌 enterprise brand企业(包括其商品和服务)的能力、

7、品质、价值、声誉、影响和企业文化等要素共同形成的综合形象,通过名称、标识、形象设计等相关的管理和活动体现。1、什么是品牌的核心?品牌是商品和服务的综合形象的体现,它需要与顾客接触才能彰显,它影响的是市场、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它存在的核心意义是创造良好的顾客感受和体验,追求顾客满意。2、什么是服务?服务是在对顾客提供的有形产品或无形产品上所完成的,为使顾客满意或得到良好感知的活动。“服务:服务提供者与顾客接触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其结果通常是无形的。”GB/T24620-2009 服务标准制定导则 考虑消费者需求通过与顾客接触的过程,商品或服务的综合形象成为了品牌,是一种结果。与

8、顾客接触,在售前、售中、售后,对商品或服务的品质、外观、价值、声誉、文化等方面进行介绍,使顾客认同(得到良好感受)并(持续)购买,该过程是一种宣贯活动,提供的是一种感知服务。服务的提供涉及六大方面:(1)在顾客提供的有形产品(如汽车、家电)上完成的活动。(2)由特殊商品完成的系列活动,如银行、保险,其特殊商品是人民币、有价证券。(3)在为顾客提供的有形产品加文化理念的活动(如风景名胜区、酒楼、饭馆)。(4)在顾客提供的无形产品(如为准备税款申报书所需的收益表)上完成的活动。(5)无形产品的交付(如提供策划方案、知识传授、信息提供等)。(6)为顾客创造氛围与传递文化相结合的活动(如演出、节庆等等

9、)。3、综上所述,品牌是一种服务。本条术语对“企业品牌”、“商业品牌”的定义、核心内容是一致的。3.2企业文化enterprise culture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确立的,被内部认可和外部各方普遍认知的基本理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风尚、习俗等心理积淀的总和。1、什么是文化?简言之,“习惯、规则和心理积淀的总和”就是文化。通常意义上,文化包括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法律制度、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首先是一种信息,是可以感知的(获得心理积淀),外部受众通过不同的接触来了解文化,它是一种综合形象的表现。例如:一个国家的历史、地理、

10、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法律制度、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通过国际交流,被其他国家感知,形成了该国的国际形象。可以认为该国的国际形象等于该国的品牌。所以,企业文化是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企业文化不等同于品牌。有优秀的企业文化的组织,不一定有优秀的品牌(品牌还受到商品品质、价值、声誉、名称、标识、形象设计、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影响)。2、企业文化的认可和认知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的文化表现,受到组织的历史、环境、组织架构、行为习惯、制度、价值观等的影响而产生,从被组织内部的人员认可。*注:组织内部的人员也不一定全部认可企业文化,但必然受其影响,并按其模式、制度、习惯等适应组织活动,

11、否则无法长期在组织中存在。由此也可以认为,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组织,会获得内部多数人认可。反之,没有优秀企业文化的组织,无法获得内部多数人认可,会频繁发生人员流失,甚至业绩下滑(不认可企业文化的员工往往不愿按组织的行为和制度工作,从而无法保障企业的商品和服务的品质)。所以,有优秀品牌的组织,通常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从外部来说:(1)很少对外传播文化的组织,外部认知较少,顾客不知晓该组织的存在,也不知道组织提供了何种商品和服务。(2)对外传播的文化信息中负面消息较多的组织,其品牌感知较差,市场萎缩或招工困难。(3)对外传播优秀文化的组织,其社会知名度较高,顾客认同度高。(4)一般来说,发展到一定阶段

12、和层次的企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统一,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3.3企业精神enterprise spirit企业员工所表现的共同内心态度,体现对企业文化和企业个性具有的群体意识,并以此作为行为准则和理想追求。指内部员工认同组织的企业文化,形成一种价值观,并愿意将其作为行为准则并指导日常工作。它表现的方式可以从内部和外部进行感知,其特点是多数性、普遍性、群体性。它也可以通过企业的经营宗旨、管理信条等体现。本标准中指的企业精神是正面的,企业精神往往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3.4品牌保护 brand protection对品牌的相关各方,以及品牌所承载的品质与声誉实行预防保护、风险

13、预警、损害修复等机制或措施。品牌的形象建立在社会公众对其的认知和认同的基础上。而品牌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可能包括负面信息,如对商品品质的质疑、对服务的负面报道等。品牌保护是组织为维护企业品牌,对发生负面或不利影响的情况时,消除影响或降低损害的措施。品牌保护的措施(制度)从组织内部产生,并通过在内部和外部的活动实现。品牌保护是与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紧密联系的,只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作支撑,才能是品牌在保护中发展壮大。3.5品牌评价 brand evaluation对企业品牌能力、品质、价值、声誉、影响力和企业文化等要素做出的判断。对品牌的评价包括该有关模块,详见本标准第5章的评价指标。品牌评价包

14、含四个方面,企业内部评价;有资质的中介组织对企业评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认证中心)对企业评价;相关方(顾客)的评价。3.6顾客满意customer satisfaction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程度的感受。注1: 顾客抱怨是一种满意程度低的常见表达方式,但没有抱怨并不一定表明顾客很满意。注2: 即使规定的顾客要求符合顾客的愿望并得到满足,也不一定确保顾客很满意。顾客满意是一种感受,是一种可以通过访问了解的信息。顾客的愿望是没有上限的,通常情况下也不宜过度提高顾客的期望值(如售前的相关承诺过高,实际无法做到),反而会导致不满意。通常认为顾客表示“可接受”即为满意。“顾客忠诚”见3.8的释义。但也

15、可能因为某一次的产品和服务不完善,顾客也就不满意了,因此企业需要考虑顾客满意度的持续性。顾客满意度测评的权威性、公信性以运用相关标准测评为最佳。3.7员工忠诚employee loyalty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和竭尽全力的程度,表现为员工在思想意识上与企业价值观和政策等保持一致,行动上竭尽所能为企业做贡献,体现了职工和企业之间价值理念的相容性,行为的协调性。员工忠诚表现在愿意长期与组织共同发展,其表现在人才流失率、员工流动率等方面。它通过组织给员工提供的薪酬、福利、文化影响等发生变化。3.8顾客忠诚customer loyalty顾客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认可、依赖、坚持长期购买和使用该企业产品或服务所表现出的在思想和情感上的一种高度信任和忠诚。顾客忠诚度反映出顾客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产生了一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