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槽)开挖安全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821481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基坑(槽)开挖安全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深基坑(槽)开挖安全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深基坑(槽)开挖安全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深基坑(槽)开挖安全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深基坑(槽)开挖安全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基坑(槽)开挖安全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基坑(槽)开挖安全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格式目 录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 -二、工程概况-2 -三、实施方案- 4 -(一)开挖准备- 4 -(二)施工工序及工艺- 5 -(三)施工监测- 7 -(四)施工注意事项- 8 -四、深基坑开挖安全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9-(一)安全管理目标- 9 -(二)成立安全组织机构及安全领导小组-10 -(三)安全保证制度- 10 -(四)安全保证措施- 11 -五、深基坑开挖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4 -(一)安全事故应急体系- 14 -(二)安全事故紧急处理预备措施- 17 -(三)现场恢复- 18 -六、文明施工及环保- 18 -(一)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8 -(二)环境保护保证措

2、施- 20 -. .深基坑(槽)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及原则(一)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5);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5;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2015;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5;7、“两横两纵道路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8、本方案依据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要求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编制;(二)编制原则1 本着优质、高效、经济、合理的原则,依据施工总承包合同和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标准。2 以确保工期及阶段性工期目标并适当提前为原则

3、,安排施工进度计划。3.以确保质量目标为原则,安排专业化施工队伍,配备先进的机械设备,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工艺。4.以确保安全生产为原则,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针对当地自然条件、高空作业、不良地质等特点,制定各项技术组织措施。5.以节约土地、保护环境、满足需要为原则设置现场临时设施、布置施工总平面。6. 充分考虑低温季节和雨季对施工生产影响,结合季节特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采用积极的对应措施,尽可能减少季节对施工总体的进度影响。7. 注意环境保护,采取适宜的技术措施。(三)编制范围 自贡市东部新城生态示范区一期工程开挖深度5m的深基坑(槽)工程。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述自贡市东部新城位于自贡市

4、中心城区东部,东临成自泸高速公路,北靠内宜铁路,西、南以釜溪河为界,整个新城跨越高新区、自流井区、大安区、沿滩区四个区域,规划总面积34平方公里,是自贡城市东扩和战略东进的聚集地。根据自贡市城市总体规划及自贡城市总体“东进”战略发展目标,随着东环线与东盐都大道的通车,东部新城的建设提上议事日程。起步区作为东部新城的先行先试区,肩负自贡城市发展腾飞之路,是自贡城市发展的方向。2、工程沿线地形、地貌本区处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属于浅丘陵低山剥蚀地形。地形多呈低矮而平缓的起伏,海拔高程一般在260-360m之间。本工程道路穿越区域多为浅丘低山剥蚀地貌,沟谷纵横,浅丘、低山、河谷、平坝相间,自然坡度15-

5、35,最大相对高差40米左右。地形起伏不大,但是砂岩地段多是陡坎,沟谷中多为耕土及水田,部分冲沟中有水量的小溪流。3、气象、水文特征本地区气候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暖夏热,雨量短路,年平均温度为17.5-18,一月平均气温7.4,七月平均气温27.2,极端温度为-6和42,年降雨量1100mm左右,全年无霜期约310天。主导风向:夏季西北风,冬季北风,夏季平均风速1.8米/秒,冬季1.5米/秒。最大瞬间风速34米/秒。场区丘陵斜坡及丘顶排水通畅,地下水不发育,地表水向低洼冲沟内及釜溪河排泄;冲沟等低洼地段包气带内上层滞水及基岩裂隙水广泛分布,但水量不大,且季节性变化大,冲沟内砂岩层中基岩

6、裂隙水有一定承压性。根据水分析结果,水质对砼不具侵蚀性。4、地质情况经勘察表明,东环线建设区域内,岩土层主要分布为侏罗系沙溪庙组基岩以及第四系坡积冲、洪积土。基岩为重庆统沙溪庙组砂岩、泥质砂岩、泥岩等互层,相变较大,常见透镜体产出。第四系土主要有:粘土、粉质粘土、砂土及人工填土。场区未见大的不良地质想象,不良想象多次发生在公路施工所形成之高路堑和高路堤,以及沟、塘中心分布不大的淤泥质土等会对工程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以及自贡市抗震设防区划,本场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综合判定场地为II类

7、场地,特征周期值(s)为0.35。5、深基坑工程情况:两横两纵道路工程主排水管道及箱涵工程、雨污水管工程在部分挖方段基坑(槽)开挖深度超过5m。具体桩号如下:学堂街K2+320-K3+100右污水管道沟槽,开挖深度约6米。东城街K1+225-K1+339左(开挖深度约8米)、K1+643-870左(开挖深度约6米)、K1+225-+360右(开挖深度约12米)、K1+640-K2+070右(开挖深度约8-10米)污水管道沟槽路基挖方段的主排水工程管道沟槽(开挖深度约5-16米)三、实施方案 由于本工程深基坑(槽)只在挖方段才有,且为挖石方,因此开挖采用放坡法基坑开挖。放坡开挖适用于周围场地开阔

8、,周围无重要建筑物、管线,基坑开挖后能自稳。缺点是回填土方较大。 (一)开挖准备1、开挖前,应对应地质、水文和底下管线(如电缆、电讯管、排水管、给水管等)做好必要的调查的勘察工作。并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联系相关单位,清除挖方区域内所有障碍物,如地上高压、照明、通讯线路、电杆、树木、旧有建筑物及地下给排水、煤气、供热管道,电缆、沟渠、基础等,或进行搬迁、改建、改线。2、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置,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准基点。对开挖的基坑(槽)按照设计管道位置进行平面及高程放样,并经检查复核无误后,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3、组织作业队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技术方案及安全交底,根据基坑开挖特点及内容学习相关操作

9、规程。4、在施工区域内做好临时性排水设施,场地向排水沟方向做成不小0.2%的坡度,使场地不积水,必要时设置截水沟、排洪沟,以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基坑顶部有动载时,坑顶边与动荷载间距应预留不小于1m的护道。当动载过大时,必须加大护道。5、工程所需管材、砖、砂等均应堆放整齐,距沟边2米以外,土质较好、现场狭窄时,堆放位置至少也应距沟边0.8米以上,以免造成沟槽塌方。6、基坑四周和交通道口均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护栏等,晚间还应加挂红灯。危险作业区应悬挂“危险”或“禁止通行”的明显标志,如沟槽两端、易塌方地段等。夜间应悬挂红灯示警。场地狭窄,来往行人、车辆频繁地段、叉路等,应设临时交通指挥人员。(二

10、)施工工序及工艺1、施工要求基坑开挖的总体原则: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掌握好“分层、分步、平衡、限时”四个要求,遵循“竖向分层、纵向分段、快速封底”的原则,并做好基坑排水,减少基坑暴露时间。”在基坑开挖施工中,通过实际地质情况选择并确定安全合理的基坑边坡坡度,使基坑开挖后的土体依靠自身的强度,在新的平衡状态下取得稳定的边坡并维护整个基坑的稳定。2、开挖形式选择由于基坑为石方开挖,坑内渗水量较小,周围场地开阔,周围无重要建筑物,只要求稳定,位移控制无严格要求,因此采用放坡法明开挖。但开挖时应严格控制中线和边坡,以免造成挖偏或超挖等,影响沟槽的直顺和沟壁的稳定。3、放坡开挖法深基坑开挖作业方式以机械作

11、业为主,人工清理为辅。先以挖掘机挖至设计标高以上20cm30cm时停止,然后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以免扰动基底,确保顶面平实。深基坑(槽)开挖是结构物基础施工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基坑开挖施工时,必须抓好各环节的安全工作,根据所采用的不同开挖方法和土质情况,正确的选择开挖断面形式,确定合理的边坡来保证施工安全。为了有利于施工和安全,基坑开挖所放边坡大小要适当,边坡放的太小,就会造成坍塌事故。所以开挖基坑坑壁坡度应根据挖方深度土的物理性质和地下水的实际情况予以确定。本工程基坑开挖为石质,开挖大样图如下:4、机械开挖本工程基坑(槽)采用大型挖掘机直接开挖石方,车辆配合外运。如果基坑(槽)石方强度太高

12、挖掘机不能直接开挖,则采用大型履带式岩石破碎机破碎岩石,然后采用小型挖掘机挖装破碎后的土石方,车辆配合外运。机械挖槽时,沟槽分层的深度按现场机械性能确定为4米。机械装土时,任何人不得在机械操作面范围停留,以保证装土安全。若有不安全因素,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5、运输车辆通道的设置每段深基坑(槽)开挖起点从路基填挖交界处开始。在机械开挖基坑(槽)上部4米深度土石方时,土石方运输车辆停靠在基坑(槽)坡顶外场地等待装土运土;当机械开挖下部基坑(槽)土石方时,在填挖交界处修建便道接至基坑(槽)中,车辆退入基坑(槽)中等待装土运土。6、堆土在开挖中,必须考虑回填土的余量及合理的堆放位置。

13、如不能合理堆放,将直接影响到施工安全。5.1堆土位置的选择堆土位置的选择根据工程现场的具体情况,施工现场开阔、周围环境不受影响和限制,为了方便进料、堆料和施工,采取一侧堆土,另一侧,作为施工临时便道。5.2堆土要求包括:坡顶一侧,均应距沟槽坡顶外缘不小于0.8米,其高度不超过1.5米,堆土顶部要向外侧作流水坡度。还应考虑留出现场便道,以利施工和安全。堆土不得埋压构筑物和设施,如上水井、煤气井、雨、污水检查井、管线等。如必须堆土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6、边坡防护 由于大于5米的基坑(槽)均位于挖石方地段,因此本工程开挖工程中未考虑支护措施。基坑(槽)开挖完成后结构物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边坡上孤石

14、滚落及岩石边坡由于日晒雨淋风化掉落石块伤害作业人员,在开挖边坡上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临时防护。(三)施工监测3.1基坑监测为保证基坑开挖的安全,施工监测在施工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监测结果,及时指导施工,以确作业人员的安全。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地表沉降、土压力、地下水位及平面尺寸。平面尺寸监测:成坑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基底高程、平面尺寸及垂直度,基坑挖至基底高程时,基底尺寸应与设计图纸基础轮廓一致。基底检验:基底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岩层基底应清除岩面松碎石块、淤泥。凿出新鲜岩面,表面应清洗干净;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和基底高程应满足设计要求。3.2毗邻建筑物及管线监测对毗邻基坑的地上、地下建筑物及管

15、线进行水平位移、沉降等进行监测,发现问题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后方能施工。(四)施工注意事项1、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两侧坡顶不得堆土、堆料。2、基坑开挖分层分段均匀对称进行,遵循“分层、分步、平衡、限时”施工原则。3、土方开挖过程中及时封堵墙体上的渗漏点,并确保排水系统正常运转。4、基坑开挖过程中严禁超挖,基坑纵向放坡不大于安全坡度,对暴露时间长或可能受暴雨冲刷的边坡采用铺塑料薄膜等坡面保护措施,严防纵向滑坡。5、对于无水基坑开挖后,也应设置坑内排水沟和集水井,避免雨水流入基坑,造成坑内积水。6、机械开挖的同时辅以人工配合,特别是基底以上30cm的土层采用人工开挖,以减少超挖、保持坑底土体的原状结构。7、加强基坑稳定的观察和监控,以便发现施工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四、深基坑(槽)开挖安全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一)安全管理目标实现“五杜绝、二控制、三消灭、一创建”:五杜绝:杜绝死亡事故,杜绝多伤事故,杜绝重大机械事故,杜绝重大交通事故,杜绝重大火灾事故。二控制:年重伤率控制在0.3以下,年负伤率控制在5以下。三消灭:消灭违章指挥,消灭违章作业,消灭惯性事故。 一创建:创建省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建设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