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公开课教学设计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18821294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PPTX 页数:8 大小:58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高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登高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登高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登高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登高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登高公开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高公开课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杜甫登 高,反复诵读这首诗,要求 读准字音、节奏; 读出情感。,一、初读,感其情,自主思考,合作讨论:请按照诗歌的“五读法”赏读诗歌,说说自己获知了哪些信息。 1、读标题: 2、读作者: 3、读注释: 4、读意象: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一个意象加以赏析? 5、读情语:请抓住三四联中的“情语”关键词,概括作者表达了哪些“悲愁”?,二、赏读,悟其情,登高一诗,阅罢尤觉“悲愁”铺天盖地, 无一景不如此,无一语不如此,顿觉无处遁逃之 感! 王国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

2、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 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的根深深地扎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别林斯基,三、展读,品其人,-兼济天下,无问穷达,四、书写,表己悟,写一段话,表达你对杜甫其人其诗的感受,30字左右。,杜甫与李白同为唐代诗坛上的两个巨人。 这两个巨人分隔在山顶的两侧:李白站在往上走的一侧,头是仰着的。看到的是无穷无尽的蓝天,悠悠的白云和翱翔的雄鹰,因而心胸开阔,歌声豪放; 杜甫站在往下走的一侧,头是低着的,看到的是小径的崎岖,深沟的阴暗,因而忧心忡忡,歌声凄苦 时代用冷酷的目光选中了杜甫,让他受尽种种折磨,用枯瘦的手去蘸起人民像墨汁一样的浓

3、黑的悲哀,来纪录盛唐这个伟大的时代如何走向没落。他从忠君爱国的立场出发,痛斥祸乱,关心人民,因而随着封建秩序的日益强化,他成了后代诗人学习的楷模,成了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诗人。 唐之韵,五、布置作业,结合意象,选择登高中你最喜欢的一联,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述,要求不少于80字。,写作背景,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